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晚明是中国文化艺术重要的变革转折期,景德镇陶瓷艺术也不例外。晚明景德镇民窑瓷业以青花瓷为主导,其艺术风格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表现出与前大不相同的艺术风格。影响晚明景德镇民窑青花瓷艺术风格发生大转变的因素很多,而徽商的巨大影响则显然处于其中最核心的地位,几乎所有的影响因素最终都可以归结到徽商身上。因此,对徽商与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生产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晚明青花民窑窑口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民窑青花瓷生产以景德镇为主流,但也不乏各地其他青花窑场,给晚明青花瓷鉴定带来断窑口的问题.本文试从胎釉及青花发色和纹饰等方面简要比较景德镇窑与其他诸窑之差别,以期对晚明民窑青花瓷窑口的断定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景德镇瓷器历史悠久,世界闻名。而其民窑的兴盛,为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艺术的繁荣功不可没。回顾景德镇民窑的的起源、分布与审美风格,有助于人们从不同方面去认识民窑,发掘民窑,促进民族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光大。  相似文献   

4.
姑苏版画在明中叶已经发展成熟,至清代时成为最重要的版画类型之一,具有很高艺术水准和鲜明特色,对清代景德镇民窑釉上彩瓷风格形成重要影响。清代景德镇民窑釉上彩瓷在移植与借鉴姑苏版画的过程中,大大丰富了题材和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从民窑和官窑的制度关系着手,分析景德镇窑业制度的发展历程.传统景德镇陶瓷生产包括官窑和民窑两大体系,景德镇陶瓷业发端于民窑,成熟于官窑,官窑又进一步促进民窑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形成了官窑和民窑共同发展的局面.民窑制度是规范窑业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为了民窑业稳定有序;而官窑制度是政府对窑业的关注和管理方法及其手段.民窑制度是官窑制度的基础,而官窑制度在民窑制度的基础上深入而严格.两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进而清朝形成“官民竞市”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御厂雇役制萌芽于明后期,清代御窑厂雇役制得到全面实施。雇役制下,清代御窑厂管理制度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对清代景德镇官窑和民窑瓷业生产的发展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明代水墨写意画与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就表现内容而言,具有类同性,都是源于人类对自然观照和表达需求。从传统艺术视角诠释了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笔墨审美意趣,旨在对现代青花的创作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渣胎碗是明清时期景德镇民窑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产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吴越文化、赣文化,特别是徽州文化等各种文化的交融作用,以及商品经济和景德镇民窑业的发展塑造出了与众不同的民间艺术品。渣胎碗的独特风格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景德镇民窑青花装饰,从工艺材料、装饰载体、布局、装饰题材、装饰技法、表现手法、装饰内在意蕴等多个方面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深入分析与探究景德镇民窑青花装饰,对我们进行现代青花瓷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窑雅器     
曹新民 《陶瓷研究》2005,20(1):43-46
Z:老师,上次您介绍了官窑以及官窑烧造的御器,今天能不能给我讲讲景德镇的民窑和民窑瓷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明清景德镇民窑和官窑器物美学风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华 《中国陶瓷》2007,43(10):62-65
从明清景德镇民窑和官窑器物的造型、胎釉、装饰、纹饰、工艺等比较出发,在找寻景德镇陶瓷器物的材质之美、装饰之美、釉色之美、纹饰之美、人文之美的前提下,分析官窑和民窑器物在美学风格上出现的精和粗、雅和俗、端正和自由、大传统与小传统等分野,以求更客观地评价民窑和官窑的历史地位、更好地欣赏精美的景德镇陶瓷器物,更恰当地理解、继承和发扬民窑和官窑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精髓。  相似文献   

12.
景德镇明末民窑写意青花山水自然、简洁,洒脱、飘逸,意境奇妙,体现了文人画的艺术特色。绘画者通过山水景象表达思想情感,反映人们向往淳朴、自然田园生活的精神追求。本文从景德镇明末民窑写意青花山水的艺术表现诠释其深邃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
景德镇瓷业真正迈向历史高峰应始于明代。明代是景德镇民窑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景德镇陶瓷作为商品大量远销国外的时期。这一时期,青花瓷成为明代景德镇民窑陶瓷生产的主流,可以说青花瓷印证了明代景德镇民窑发展的痕迹。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然而唐青花并不是唐代陶瓷装饰的主流,在扬州唐城出土的青花瓷片上,青花主体及装饰多为植物纹,如花草相缠的蔓草纹、宝相花,团形花等,只有少量动物纹、青花色调虽鲜艳,并有晕散现象,但色调浓处有黑色小斑点、胎釉灰、釉质多气孔,加之唐代尚豪华、器丰满、色华丽,多采用釉色装饰,这使  相似文献   

14.
赵明景 《陶瓷研究》1998,13(4):45-46
明代是我国青花瓷生产的高峰时期。明代民窑青花瓷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这就更进一步促进了青花瓷画艺术的发展。如果说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瑰宝,那么景德镇民窑青花则是这瑰宝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以其独特的风格蜚声于陶瓷艺术之林。近年,笔者在临摹景德...  相似文献   

15.
5月1日,景德镇(珠山)民窑青花瓷片展正式开幕,本次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片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景德镇汉光瓷器博物馆承办,“汉光瓷”的创导者李遊宇大师指导,舒惠学先生策展,知名青花瓷片藏家吴忠信先生倾其十多年所有,不吝示人。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陶瓷》2006,16(4):I0022-I0022
颜冬梅 1964年出生于景德镇,1975年随父在景德镇市美术瓷厂学习陶瓷绘画艺术,1980年考入景德镇市古窑瓷厂,师从杜浩生学飞陶瓷绘画艺术。现为浮梁景德镇瓷源民窑学会常务理事,高级研究员,民窑学会名人名作专业委员会会长,高级工艺美术师。  相似文献   

17.
《景德镇陶瓷》2010,(3):I0116-I0117
颜冬梅 1961年出生于景德镇,1975年随父在景德镇市美术瓷厂学徒。1980年考入景德镇市古窑瓷厂,跟随大师杜浩生学习陶瓷绘画艺术。现为景德镇市高级陶瓷美术师,景德镇瓷源民窑学会常务理事,民窑学会名人名作专业委员会会长.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高岭陶艺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8.
秦弦 《景德镇陶瓷》2013,(3):J0022-J0023
晚明是青花仕女图的大发展时期,仕女人物是民窑产品重要表现题材之一。本文以仕女人物日常生活场景(课子习书、弹琴取乐、春日郊游、与童戏耍)中的精彩一幕展开,  相似文献   

19.
民窑青花瓷文化艺术成就卓越,景德镇民窑青花瓷更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璀璨明星。民窑陶瓷表面粗糙,质地不够细腻,但功能结构合理,形体比例恰当,艺术风格独特。民窑青花装饰最大的艺术特征是追求洒脱自由,并注重人与自然的结合,这正是其平民性的生动具体表现,也是其区别于官窑青花的最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20.
~~颜冬梅的作品@颜冬梅$浮梁景德镇瓷源民窑学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