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12日,天津杨村迎来了新涂装的三架歼-10表演机。自八一飞行表演队1962年成立以来,先后使用过歼-5、歼-6、歼教-5,歼-7EB、歼-7GB、歼-10等六种表演机型,涂装也历经四次演变。2009年空军做出八一飞行表演认换装歼-10的重大决定后,为歼-10表演机"量体裁衣",再次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热点。八一飞行表演队政委刘培龙说:"这次涂装设计融入了很多时尚元素,特点非常鲜明。"表演队预计在9月份形成6机表演能力,11月份将参加珠海航展。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起飞》杂志2011年12月14日报道,中国军方已着手将老式的歼-7系列歼击机从一线部队撤出,转移至二线部队。随着中国三代机大量装备和四代机的出现,作为二代机的歼-7退出历史舞台是符合装备发展规律的,一些军事专家甚至给出了歼-7退役的时间表。歼-7堪称米格-21的"异国血亲",当然也引起俄罗斯航空专家的高度关注。最近俄罗斯《航空航天》杂志回顾了中国歼-7飞机家族的成长经历,他们所用的标题是"永无止境",这正好反映了中国人在该机身上所付出的辛劳与汗水。本刊发表此文,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50年代中期,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问世了。歼—5飞机以其良好的性能受到人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在战备训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防空作战中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歼—5飞机展翅蓝天 1949年新中国诞生不久,航空工业在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迅速崛起。为加快航空工业的发展步伐,以适应人民空军发  相似文献   

4.
歼-7战斗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该机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性能好、轻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歼-7的原型米格-21在前苏联空军装备体系中属于前线战斗机,主要执行争夺战区制空权和拦截敌方战术攻击机的任务,在技术上属于第一代两倍音速的战斗机。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引进歼-7战斗机的生产技术后,国内基础薄弱的航空工业用了接近20年的时间才使歼-7战斗机真正达到实用化。在此期间,米格-19的仿制型歼-6战斗机一直是中国海…  相似文献   

5.
秦蓁 《兵器知识》2013,(1):22-26
产品种类丰富航展已经举办了9届,中国企业的展台产品越来越丰富,一方面,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航空航天企业的实力越发强大,产品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先进;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政府、军队和企业的心态越来越开放,陈旧的保密观念逐步改良,愿意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最先进技术和能力。适度放宽的保密和展示,其实也是一种威慑,一种自信。飞行表演队是空军的窗口。"八一"飞行表演队,从第一届、第二届航展的歼-7EB表演机,换成了当今空军主力歼-10,飞行表演动作难度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具观赏性。我们的飞行员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环球战略网"曾报道,2012年以来,素有"欧洲硬核桃"之称的塞尔维亚打算采购24架多用途歼击机,并将中国的歼-10列入候选对象。据称,塞尔维亚军事代表团多次实地考察过歼-10,尤其是塞国防部长德拉甘·舒塔诺瓦茨在2012年8月访华时特意前往列装歼-10的解放军空军某师观摩,他称赞:"中国能生产现代化武器,相信这些装备也能在塞军中找到用武之地。"他这一席话被外界解读为塞官方认可了歼-10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196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航空兵用国产歼-6战机,在粤东沿海地区上空击落1架窜扰大陆领空的美制国民党空军RF—101型超音速侦察机。消息传出,人们纷纷对人民空军飞行员精湛的技艺予以高度赞赏,为国产飞机的良好表现拍手叫好。新机问世倍受欢迎新中国的航空工业起步虽晚,发展却很快。继50年代中期我国成功仿制米格-17歼击机之后,紧接着又开始仿制米格-19第一代  相似文献   

8.
《兵工科技》2008,(12):14-15
英国《空军月刊》杂志2008年9月号刊登了一篇采访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的文章,文中重点谈论了巴基斯坦空军现代化的种种措施,例如采购中国的“枭龙”、歼-10和美国的F-16战斗机,以及瑞典的“萨伯”-2000及中国的某型预警机等。本刊刊登此文,并非证实其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罗孚 《兵工科技》2009,(12):20-27
今年,被誉为“蓝天仪仗队”的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开始换装歼-10飞机。目前已经装备了4架单座机和1架双座机。而且在空军六十周年庆典上。歼-10表演机也首次对观众进行了地面展示和特技飞行表演。  相似文献   

10.
《兵器》2013,(7):47-53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空军先后装备、仿制了米格-15、米格-17、米格-19,并逐渐跻身世界空军强国。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很长的时期内,歼-6这种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一直是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换代一度停滞。20世纪70年代,中国空军开始换装歼-7,这种飞机按照西方标准应当算作二代机。  相似文献   

11.
《兵器》2013,(7):67-68
在获得苏27及国产歼-11飞机后,空军非常满意。不过往这一时期,美国空军的高科技精确打击能力给中国空军决策层带来了巨大的震动,空军开始逐渐由注重防空作战向往重空中进攻作战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军航空兵在海军建立之初就作为重点发展的三个兵种之一,经过55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海军应对高技术现代化战争的重要作战力量。中国军队在“本土防御”国防政策影响下,一直将空军作为空中作战力量的核心发展。海军航空兵虽然是海军中的一个独立的兵种,但是其在装备发展上却始终排在空军之后。从国外引进的苏-27SK战斗机和国产歼10都首先装备空军作战部队,海军航空兵装备的JH-7战斗轰炸机也是空军暂时放弃后才由海军接手发展的机型,而歼-8  相似文献   

13.
歼9,这是一个曾经令人激动的编号。歼9,这是一架曾经寄托了一代中国军人和中国航空科研人员期望的战机! 然而,由于种种原园,大鹏未能展翅,最终只给一代中画人留下了美好的想像和无尽的遗憾。决定上马上世纪60年代,我国航空工业在仿制苏联米格-19、米格-21(分别命名为歼6、歼7)获得成功之后,科技工作者雄心勃勃,提出了发展下一代新型战机  相似文献   

14.
《兵工科技》2008,(2):4
最新出版的12月号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透露,俄罗斯“礼炮”发动机公司2008年将向中国提供50台AL-31FN发动机,而中国方面将用于歼-10A战斗机的生产。2008年中国歼-10A战斗机的产量至少是一个团的规模,即第四个歼-10A团将会出现。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歼-10B战斗机依靠矢量推力发动机,表演了"眼镜蛇机动"、"落叶飘"等特技动作,让军迷们大饱眼福。这是本刊漫画作者根据歼-10B的精彩表演绘制的艺术画。飞机嘛,当然是变得Q萌了一些,但这丝毫不影响歼-10B霸气凌云的表演。  相似文献   

16.
现代战争中,是否拥有制空权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之一,这直接体现着双方空中作战能力的强弱,而空空导弹在这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大陆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了歼-7、歼-8等第二代战斗机的现代化改进型及引进的第三代苏-27、苏-30MKK战斗机,而台湾空军也从美国购入了150架F-16战斗机,从法国购入了60架“幻影”2005-5战斗机及130多架自制的IDF战斗机,完成了由第二代战斗机向第三代战斗机的换代。在装备和引进的同时,双方新型战机所使用的空空导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将对两岸现役或即将入役的空空导弹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届珠海航展于1996年举办,笔者第一次和航展结缘是2000年的第三届航展。18年来笔者一共参加了6届航展,特别是2010年后次次不落。珠海航展自举办至今的22年,笔者以及广大军迷通过航展见证了中国军工产业不断走向辉煌的历程。本届航展,某种意义上又是中国军工产业一个阶段性的巅峰。歼-20和歼-10B TVC的意义航展,顾名思义首先要说航空航天。战斗机的飞行展示是航展的标签。飞行表演队的特技飞行表演固然精彩,本国顶尖战斗机的出场才是"节目"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正>出口失败的原因伊拉克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筹备歼-8ⅡM项目(最初计划名称为歼-8ⅡB)时瞄准的一个重要用户。以该国为市场目标,是因为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的空军消耗很大,而且其既装备中  相似文献   

19.
王晔 《兵工科技》2010,(1):64-67
歼-8是中国沈阳飞研究所和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研制和生产的高空高速战斗机。自1969年7月原型机首飞至今,歼-8已经走过了40年历程。40年中,歼-8已经发展了一系列型号,形成了一个大家族。  相似文献   

20.
钱兆权,空军上校,国家一级飞行员,试飞员。1979年7月招飞入伍,进入空军第一预备航校开始飞行生涯,1980年3月进入空军第十航校学习,两年后以全优成绩毕业,进入我空军某部一线作战部队服役。1984年钱兆权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驾驶歼-7战斗机执行了战斗巡逻任务,并荣立三等功。在作战部队的实践中,钱兆权逐渐由飞行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一直成长为空军某师的副参谋长。1998年,钱兆权被选拔到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担任试飞大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