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荧光素钠法测定β-葡聚糖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荧光素钠与β-葡聚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等结合后荧光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发生的变化,探索在有多种糖存在的溶液中鉴别测定β-葡聚糖含量的一种方法,结果显示,荧光素钠与β-葡聚糖混合前后的紫外吸收分别为436.5nm和510.6nm,荧光素钠与β-葡聚糖结合后荧光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发生的变化,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由487.3nm,517.6nm变为475.9nm和510.6nm,而与其他糖类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结合后荧光性质不发生变化,荧光素钠与β-葡聚糖结合适合比例为6:1(百分含量比)、线性浓度范围在0.1μg/mL~0.25μg/mL,回归方程为Y=-2.014x+1.0757,回归系数为R^2=0.9978,用此工作曲线测定青稞粗品中β-葡聚糖粗提物的纯度为95%(标准酶法测定结果为96%)。  相似文献   

2.
荧光光度法测定白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邻苯二甲醛(OPA)衍生法,OPA在β-巯基乙醇(β—MCE)存在下与游离氨基酸迅速反应生成1-硫代-2-烷基异吲哚,此加成物具有荧光,从而利用荧光光度法测定市售白果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实验对该法的精密度、稳定性以及准确性均进行探讨。在激发波长EX为330nm、发射波长EM为470nm荧光条件下,标准直线方程为Y=0.9950X 0.2063、相关系数7=0.9999,回收率达99.10%。结果表明:白果中含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其总量达0.8—1.0g/100g。  相似文献   

3.
采用邻苯二甲醛 (OPA)衍生法 ,OPA在β-巯基乙醇 (β-MCE)存在下与游离氨基酸迅速反应生成 1-硫代 - 2 -烷基异吲哚 ,此加成物具有荧光 ,从而利用荧光光度法测定市售白果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实验对该法的精密度、稳定性以及准确性均进行探讨。在激发波长EX为 330nm、发射波长EM为 4 70nm荧光条件下 ,标准直线方程为Y =0 .995 0X + 0 .2 0 6 3、相关系数γ=0 .9999,回收率达 99.10 %。结果表明 :白果中含丰富的游离氨基酸 ,其总量达 0 .8- 1.0g/10 0g。  相似文献   

4.
研究槲皮素被过氧化氢氧化后的产物在硼砂溶液中的荧光性质,确定最佳条件.在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05 nm和355 nm时,发射荧光强度和槲皮素的浓度在0 mol/L~3.2×10-5mol/L的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2.5+1.641 96 C(10-6mol/L),相关系数r=0.999 7.将此方法应用在菜芙蓉样品中的槲皮素含量的测定,精确度可达到1.435%,回收率为97.1%~103.7%.  相似文献   

5.
荧光法测定小麦胚中的谷胱甘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小麦胚中的谷胱甘肽,其荧光的波长为激发波长EX:340nm,发射波长EM:420nm。回收率为99.7%-100.1%,变异系数(CV)为0.423%。  相似文献   

6.
孙艳辉  李波  吴霖生 《食品科技》2011,(5):283-285,290
为快速测定滁菊总黄酮含量,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与Al3+形成荧光络合物原理,以芦丁为标样,发射波长和激发波长的差值Δλ为40nm,狭缝均为10nm,测定437nm处的同步荧光强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6×10-8g/mL,线性范围在0~4.28×10-6g/mL之间,线性回归方程:y=26.6868x+17.7878,相关系数R2为0.9904,平均回收率96.5%~100.7%,相对标准偏差为0.732%。本法操作简便、快速,能够准确测定滁菊总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7.
苯酚-硫酸法测定β-葡聚糖含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分别以β-葡聚糖和葡萄糖为标准品测定青稞提取物中β-葡聚糖含量。以β-葡聚糖为标准品时,线性浓度范围在6~13μg/mL,回归方程为y=0.0445X-0.0071,回归系数为R2=0.9568,青稞中提取β-葡聚糖粗提物纯度为22.3%(脱脂)和10.7%(未脱脂);以葡萄糖为标准品时,线性浓度范围在0-21μg/mL,回归方程为y=0.0588X+0.0326,回归系数为R2=0.9934,青稞中提取出β-葡聚糖粗提物纯度为12.5%(脱脂)和4%(未脱脂),二者之间测定结果有78.4%左右误差。在β-葡聚糖含量测定过程中不能用葡萄糖代替β-葡聚糖作标准品,用β-葡聚糖作标准品时苯酚-硫酸法工作曲线线性回归性不强,直接用苯酚-硫酸法测定β-葡聚糖方法不可取。  相似文献   

8.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衍生,采用反相C18色谱柱XB—Cfsf4.6mm×250mm,5μm),以乙腈-0.02moL/L乙酸纳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lmL/min;设定荧光检测器中激发波长为233nm,发射波长为600nm,对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50.0-250.0μg/L添加量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2.9%,相对标准偏差为4.5%(n=6)。方法的检出限为10μg/L,线性范围为100~1500μg/L(R=0.9995),测定结果与标准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基本相同。所建立的方法可以作为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槲皮素(QCT)和钨(Ⅵ)形成二元荧光络合物.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30nm和500nm时,发射荧光强度和槲皮素的浓度在3.2×107~5.76×10-6mol/L的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3.35425 8.46895C(10-6mol/L),相关系数r=0.9992.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并且成功的运用于测定菜芙蓉茎中槲皮素的含量,回收率为98.8~102.6%.  相似文献   

10.
采用葡萄糖分别与天冬酰胺和甘氨酸在160℃下反应建立美拉德反应的模拟体系,通过在激发波长419nm,发射波长507nm测定荧光强度,探讨了4种抗氧化剂BHA、BHT、TBHQ、Vc对美拉德反应产物中荧光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种抗氧化剂后MRPs的荧光物质强度都有所增加,并且甘氨酸-葡萄糖体系的荧光强度大于天冬酰胺-葡萄糖体系。添加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会影响其荧光强度,影响其荧光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荧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邻苯二甲醛(OPA)衍生法,OPA在β-巯基乙醇(β—MCK)存在下与第一级氨基酸迅速反应生成1—硫代—2—烷基异吲哚,此生成物具有荧光,从而利用荧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实验对该法的精密度,准确性以及稳定性均进行探讨。在激发波长Ex为360nm,发射波长Em为420nm时,标准直线方程为Y=1.3303X 0.2329,相关系数γ=0.9999。结果表明: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为2.7—3.2g/100g,回收率达99.14%。  相似文献   

12.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与四碘荧光素(TIF)的荧光性质,建立了一种检测微量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9.42的氨性缓冲溶液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使四碘荧光素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体系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529.0nm和560.0nm。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质量浓度在0~20.0μg/mL范围与ΔF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348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6%~102.3%。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选择性,用于环境水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排除羟钴胺素干扰,测定维生素B12在糖液中的含量变化,测定主波长为356.0nm,参比波长为344.7Bin,平均回收率为101.71%,RSD为4.41%(n=6);结果表明,加糖后维生素B12在日光灯照射存放3d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其中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和麦芽糖变化最为明显,而在避光存放过程中均无明显降解;随着蔗糖浓度增加,维生素B12降解程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不同碳源对黑曲霉产糖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源对黑曲霉产糖化酶活力有很大影响。研究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β-环糊精为碳源时,分别对黑曲霉产糖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酶活力最高,最高可达350.34±14.06U/ml;其次是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为碳源时酶活力没有显著性差异;乳糖为碳源时酶活力低于蔗糖和麦芽糖;β-环糊精的酶活力最低。不同碳源发酵培养基中生物量研究表明,黑曲霉能充分利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对乳糖的利用较差,几乎不能利用β-环糊精。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β-葡聚糖酶法测定β-葡聚糖含量的基础上,用纤维素酶代替昆布多糖水解酶水解β-葡聚糖,用β-葡聚糖酶代替β-葡萄糖苷酶,用苯酚-硫酸法代替葡萄糖试剂盒法测定β-葡聚糖酶解后得到葡萄糖含量,设计了适合我国应用的β-葡聚糖酶法测定方法。此法测定过程为:1.5mL浓度为60μg/mL的标准β-葡聚糖和一定浓度的样品,用浓度为50U/mL纤维素酶0.5mL酶解60min;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30mL,从中吸取0.5mL到另一试管,再加入浓度为2U/mLβ-葡聚糖酶1mL,作用15min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标准β-葡聚糖和样品酶解液中葡萄糖含量,计算出样品中β-葡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利用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DCFH-DA)作为荧光探针来测定极地雪藻Chlymydomonas nivalis中自由基的含量.DCFH-DA进入雪藻细胞后由还原型二氯荧光素(DCFH)迅速氧化成氧化型二氯荧光素DCF,其氧化过程的氧化量与自由基的含量成正比,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可直接进行检测.研究表明最佳的测定条件为:荧光探针DCFH-DA用量为60 μmol/L,反应时间1~2.5 h,藻液细胞数为5(106~20(106 个/mL.荧光强度的测定条件为:激发波长:485 nm,发射波长:520 nm.在上述条件下能够稳定、快速地测定藻类细胞中自由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苏丹红Ⅳ号在不同溶剂、在乙醇溶液中不同温度、p H、浓度条件下以及乙醇-水混合体系中的紫外-可见、荧光光谱特征;探究了溶剂、温度、p H对苏丹红Ⅳ号峰高和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丹红Ⅳ号荧光光谱的激发波长位于255nm左右,发射波长位于355nm左右,紫外-可见光谱的主要吸收峰位350nm及510nm左右,研究苏丹Ⅳ的光谱性质,可以为建立检测各种食品中苏丹Ⅳ的方法作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酶法测定大麦提取物β-葡聚糖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际认可β-葡聚糖含量测定方法是酶法,此法测定成本高,我国目前多采用苯酚- 硫酸法测定,但测定结果准确性较差。该研究在国际β-葡聚糖酶法测定基础上用纤维素酶代替昆布多糖水解酶水解β-葡聚糖,用苯酚-硫酸法代替葡萄糖试剂盒法测定β-葡聚糖酶解后得到葡萄糖含量,设计适于我国应用的β-葡聚糖酶法测定方法。此法测定过程为:1.5 ml浓度为60μg/mL 标准β-葡聚糖和一定浓度样品,用浓度为50U/mL纤维素酶0.5 ml酶解60 min;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30 ml,从中吸取0.5 ml到另一试管,再加入浓度为2 U/mL β-葡聚糖酶1ml,作用15 min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标准β-葡聚糖和样品酶解液中葡萄糖含量,计算出样品中β-葡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9.
以荧光增白剂VBL为标准物质建立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学生作业用纸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荧光激发波长为350 nm、发射波长为430 nm,VBL浓度在O~1.0 μ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448.96x+8.4649,相关系数R2=0.9986.分别探究了萃取温度、乙醇浓度及其用量、...  相似文献   

20.
在利用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进行以葡萄糖为基质的乳酸发酵过程中通过外加商品纤维素酶可以显著增加乳酸产量。为探讨其中原因,用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β-葡聚糖标品,建立了刚果红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发酵提取液中β-葡聚糖的稳定体系,用以测定乳酸发酵液中的β-葡聚糖含量。实验证明当Na+浓度为0.025~0.175mol/L,Ca2+浓度为0.001~0.005mol/L,蛋白质质量浓度为0~40mg/L时,这几种杂质对β-葡聚糖测定的干扰可以忽略。刚果红法测定β-葡聚糖的最佳条件为:最大吸收波长550nm、pH8.0磷酸缓冲液、测定时间15min。实验结果显示乳酸发酵液中β-葡聚糖含量很低,纤维素酶水解发酵液中的β-葡聚糖类物质不足于显著增加乳酸产量,其增产作用一定另有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