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为使直井抽油杆扶正器分布更加合理,首先进行了抽油杆柱受力分析,在抽油杆柱受力分析时综合考虑了直井抽油杆柱与液体之间的摩擦力、井液对抽油杆柱的浮力和油管内液柱作用在柱塞上下面的液体压力差,接着在抽油杆柱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能量法推导出了相邻扶正器间距的计算公式,并利用Matlab和VB语言编制了计算软件,最后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抽油杆柱与液体之间的摩擦力和井液对抽油杆柱浮力这两者对扶正器的间距布置影响不大,实际应用中为简化计算可以忽略不计;但油管内液柱作用在柱塞上下面的液体压力差,对扶正器间距影响远远大于前两者,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
3.
坚直井抽油杆扶正器安放间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竖直井抽油杆柱下部最小轴向力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相邻扶正器间抽油杆柱失稳临界状态方程。以相邻扶正器间抽油杆柱不发生失稳为条件,建立从泵端沿抽油杆柱向上扶正器间距的计算方程。 相似文献
4.
5.
说明了在斜直井抽油杆柱上使用扶正器的必要性;对扶正器进行了分类;重点讨论了扶正器沿斜直井抽油杆柱的合理分布问题。最后按讨论结果明确指出,沿杆柱从下到上每根抽油杆上扶正器个数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6.
斜井有杆泵采油的发展使抽油杆扶正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斜井部位扶正器间距的确定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应用材料力学原理,通过对斜井部位每两个相邻抽油杆扶正器之间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到计算通式,并据此对不同管柱、杆柱配合进行计算,得到一系列简化了的计算式。为了使用方便又将典型的管柱和杆柱配合、不同的井斜率和杆柱拉力经计算后制成图集,应用时只要根据油井管柱和杆柱配合,并知道井斜率和杆柱拉力即可从图中查到杆柱各段每两个相邻扶正器之间的间距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无油管采油系统工作时受力分析,采用变形能原理,推导出空心抽油杆扶正器的安放间距.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防止空心抽油杆与油管的偏磨,降低对套管的损伤,为国内从事该技术应用的同行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斜井采用有杆泵抽油时,必须在抽油杆柱上安装扶正器以避免杆管的磨损,而扶正器的配置间距是影响扶正器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用位移变分原理,以三角级数形式建立了相邻两扶正器之间抽油杆柱弯曲的挠度曲线方程,给出了抽油杆柱最大挠度与扶正器合理配置间距的计算公式。指出配置间距随井斜角的增加而减小,同时轴向压力对扶正器的配置间距有较大的影响,轴向压力越大,扶正器的配置间距越小。 相似文献
9.
10.
斜直井抽油杆扶正器安放间距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斜直井中抽油杆柱任意一点最小轴向力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计算相邻扶正器间抽油杆变形的力学模型,并以抽油杆与油管的间隙作为抽油杆最大允许挠度,假设相邻扶正器间抽油杆柱变形曲线为抛物线,进而求出了扶正器处抽油杆的最大允许转角。最后建立了从泵端沿抽油杆柱向上扶正器间距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油管和抽油杆产生偏磨的原因,指出防止油管和抽油杆偏磨的有效措施是采用抽油杆扶正器。针对现有扶正器存在的问题,研制了具有扶正和刮蜡功能的新型抽油杆尼龙扶正器。新型扶正器分活动式和热固式两种。前者是由形状相同、内壁带凸校的两部分扣在一起,靠锁齿锁紧固定在抽油杆杆体上,而后者是将扶正器注塑在抽油杆杯体上。介绍了两种新型扶正器的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热固式尼龙扶正器的现场使用情况表明,抽油杆断脱率大大降低,油管断裂、穿孔事故减少,检泵周期延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螺杆泵采油井杆柱有效扶正问题.研制开发了卡装式抽油杆扶正器。它相对接头连接式抽油杆扶正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安装使用,能够根据生产需要布置在抽油杆柱任意位置的特点。卡装式抽油杆扶正器现已用于400多口井,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装有扶正器的斜直井抽油杆柱摩阻力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斜直井的特点出发,推导出装有扶正器的抽油杆柱所受液体粘滞阻力及与油管摩擦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实例表明,抽油杆柱与油管的摩擦力是杆柱自重的5.01%;所受液体粘滞阻力相当于稠油竖直井的阻力。指明斜直井用抽油机除采用长冲程、低冲次外,还应具有下冲程比上冲程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斜井抽油杆扶正器安放间距三维计算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斜井抽油杆上合理布置扶正器可减缓抽油杆与油管的相互磨损,延长油井免修期,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力学分析的方法,结合井眼轨迹数据,由下到上逐跨计算了抽油杆柱的扶正器间距和轴向力。假定抽油杆柱上只有扶正器处与油管接触,通过反复试算确定了两相邻扶正器之间的合适间距、上扶正器处的轴向力和侧向力。研究结果表明,相邻两扶正器的间距取决于上述轴向力、侧向力、井眼几何尺寸、杆抗弯刚度和杆与管间隙的大小。抽油杆柱最下端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液体压强、柱塞重量、摩擦力、液体阻力和惯性。而侧向力的大小取决于井眼见何尺寸、轴向力和抽油杆重量。计算实例及现场应用均表明三维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斜直井有杆抽油系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描述抽油杆、油管和液柱运动的偏微分方程,即预测有杆抽油系统动态参数的三维模型。这个改进模型综合考虑了抽油杆、油管、液体的轴向振动及抽油杆与油管、抽油杆与波柱、油管与液柱之间的摩擦力。给出了预测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以及偏微分方程组数值计算的差分格式。这种三维预测模型可用于有杆抽油系统动态参数预测、诊断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斜直井有杆泵抽油杆扶正器安放间距计算通常只考虑抽油杆本体与油管的摩擦,而没有考虑抽油杆接箍与油管的磨损问题,采用变形能原理推导出新的计算公式,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与目前常用的几种计算方法对比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条件,并进行了实例计算,证明该方法准确可靠。根据计算的安放间距安放抽油杆扶正器,可大大减轻斜直井有杆泵抽油系统中抽油杆和油管的磨损。 相似文献
17.
抽油杆在深井中的断裂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原石油勘探局文留油田抽油杆的断裂统计为基础,分析了抽油杆断裂的特点和原因,就整个抽油杆柱而言,45.79%的断裂发生在井下900~1500m杆段;就单根抽油杆而言,50%~89.8%的断裂发生在抽油杆接头的圆弧过渡区。断裂的原因是抽油杆头部圆弧过渡区断面变化大,加工时镦锻造成加工缺陷和应力集中,使用时这一部分又是不稳定变形的施力点,因此成为抽油杆的易断裂区域。针对这一情况,提出预防措施一是改进抽油杆的结构或加工工艺;二是实现抽油杆使用管理系列化;三是改进抽油杆柱设计。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