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龙  贺光华 《人民长江》2008,39(20):50-51
伊犁河流域水资源丰富,但人们节水意识不强,农业水资源的利用存在着很大的浪费。根据伊犁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降水、蒸发、气温、水文地质的不同特征及作物组成、耕作制度、灌水方式、经营水平等各种因素,将规划的灌区划分成高耗水区、中耗水区、低耗水区3个不同的灌溉区和6个不同灌溉亚区。针对各耗水区的情况,分别提出了节水措施及节水规划目标。为落实水权,建设节水型社会,还要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耗水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水循环中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式和耗水平衡原理、径流过程和需水过程的特点,简述了水资源配置系统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在分析不同地区生态保护目标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水资源模拟中生态耗水的计算方法,建立了以湖泊或湿地耗水、河道生态用水约束、区域地表生态耗水以及流域出境下泄水量构成的流域生态耗水系统,与水资源配置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以松辽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嫩江流域的成果简要地说明了生态耗水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3.
青铜峡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本文根据青铜峡灌区四水转化的特点和灌区规划的要求,提出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水土资源平衡应进行水资源的3个平衡分析,即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引水、耗水与排水平衡分析,水资源耗水平衡分析.水资源的3个平衡分析的目标与内容不同,但科学基础与依据都是灌区的四水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中,节水是前提要求。海河流域是资源性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100%,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如何真正实现节水是解决流域水问题的关键。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蒸散发(ET)是水资源的最终消耗途径,降低ET是实现节水的根本途径,探索基于ET的区域耗水监测可作为推进水利行业强监管的突破性手段。从耗水管理理念入手,基于近15年海河流域水资源公报和遥感监测ET数据,分析了海河流域水循环要素变化情况,提出了基于耗水理念的流域节水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如下问题:(1)农业节水意识、水资源利用全局观念亟需加强;(2)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田间耗水严重;(4)丰水区土壤盐碱化严重;(5)灌溉方式亟需改进,高耗水作物种植未得到有效控制;(6)农业灌溉水费偏低。按照《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的要求,对加快塔里木河流域农业节水建设提出几点建议:(1)提高流域内广大干部群众的节水意识;(2)积极稳妥地进行农林牧结构调整,严格控制灌溉面积;(3)遵循当地水资源承栽能力,发展节水经济;(4)大力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5)实行严格的取水许可制度;(6)建立合理的水价和收费制度;(7)加强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配套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8)明确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思路和重点,稳步推进节水步伐。  相似文献   

6.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在考虑基本生态耗水、人均生活耗水、人均粮食耗水和人均GDP耗水前提下,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计算模型,采用不同生活水平和规划水平两种方案研究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在同一水平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石羊河流域可承载人口呈下降趋势,相对承载指数近乎呈直线上升趋势;在同一生活水平下,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可承载人口呈增长趋势,相对承载指数呈下降趋势;在规划水平下,2010年和2020年流域相对承载指数分别为0.90和0.97,流域能够承载规划的人口和经济规模。  相似文献   

7.
海河流域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近年(2002一2008年)年均降水量495.7mm,而同期平均耗水量(ET)511.1mm。随着海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日益增加,加剧了流域内水资源的供耗矛盾。基于遥感监测反演的海河流域ET耗水信息,分析流域内ET耗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下垫面条件对ET耗水的影响等,可以为节水、高效用水及基于耗水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地评价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出耗水视角下水资源支撑的最大经济规模和最大人口规模指标,构建了考虑流域节水、调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判模型。以汉江流域为例,分别对流域不同水平年、不同调水规模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2020年、2030年规划水平年,流域在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调出水量95亿m3、引汉济渭工程调出水量10亿m3 后,流域水资源不仅仍能维持本流域发展,还能向外流域调出的最大水量分别为19.7亿m3和15.6亿m3。然而,2030年加大调水规模,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出水量130亿m3后,流域水资源不足以维持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外流域补水。在此基础上,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考虑耗水因素的水资源承载系统序参量,建立协调度评估模型,以汉江流域襄阳地区为例从宏观层面评估水资源支撑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襄阳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协调态势在2011—2017年间由较不协调逐步发展为基本协调,在考虑节水情况下水资源承载能力整体趋于良性发展。研究成果可为汉江流域远景跨流域引调水规模研究和确定长江补水规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平流干旱模型用于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生态耗水计算.以MODIS数据、中巴卫星数据、有关气象与水文监测数据等为主要数据源,以景观生态分区为单位,分区计算流域景观生态耗水。为保证结果的合理性、可靠性,分别从水平衡和生态耗水定额两个方面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0.
西辽河平原区河道沙化现象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匮乏是河道沙化的主要原因。利用MIKE BASIN软件,建立了西辽河平原区水资源管理规划模型,根据平原区水循环的特点,在流域关键节点径流量、供水量及水资源蓄变量3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令人满意。利用建立的模型,基于3次平衡理论对研究区2020水平年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辽河平原区缺水程度为24.7%,属资源性缺水,强化节水及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本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采取强化节水措施后,减少需水占一次平衡缺水的63.6%,引绰济辽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施后,受水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得以缓解,通辽市科尔沁区地下水位有望每年回升0.16 m。  相似文献   

11.
西辽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的水资源配置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运筹学方法和规则模型方法,构建了面向经济耗水与生态耗水总量控制的基于优化技术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和基于规则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结合西辽河流域实际情况,根据水资源"三次平衡"的配置思想,通过不同组合方案的长系列逐月调节计算,提出不同规划水平年水资源配置系列成果,实现了优化模型与规则模型相互校验和印证,使水资源配置结果科学合理和简单实用,为编制西辽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黑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黑河流域水资源现状,采用了AHP法,分析了黑河流域水资源的敏感性、适应性能力及脆弱性,并对2010年黑河水资源的脆弱性水平做出了预测;得出了黑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接近临界状态的结论;并在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管理和规划全流域水资源、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水资源规划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水资源的特点、用水特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研究城市水资源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着重阐述了急需解决城市水荒问题,节水治污是解决城市缺水的首要任务,要立足当地水资源,必要时实行跨流域调水,城市水资源规划必须服从流域水资源规划。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黄河流域最大矛盾,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黄河保护法的颁布施行,黄河流域节约用水管理也面临新的形势。为落实“节水优先”治水思路,探索破解现状难题的有效途径,归纳了黄河流域节水发展历程,分析了流域节水现状,探究了现阶段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还存在对节水认识不到位、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差别化管理不足和节水激励新政策新制度有待制定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了进一步增强节水意识、深化流域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管理、强化节水管理和多管齐下助力节水发展的对策建议,更好发挥流域机构对节约用水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峪河灌区是山西省较大灌区之一,由于高耗水区资源利用率低,因此开展节水工程喷灌非常必要,根据灌区地质状况和对地下水资源计算,拟建高耗水区实施喷灌工程,并就节水工程实施后对洪积扇区地下水动力场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宁夏灌区节水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裴源生  张金萍  赵勇 《水利学报》2007,38(2):239-243
通过广义水资源配置模型和平原区水循环模型的有机耦合,分析了宁夏的真实节水潜力——耗水节约量,并建立了宁夏平原区取用水节水与耗水节水二者之间的定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宁夏耗水节水潜力远远小于取用水节水潜力。在宁夏平原区,随着水利用系数的提高,农业取用水量和耗水量不断减少,且减少幅度越来越小。随着水的利用系数的提高,农业取用水节水量和耗水量不断提高,且取用水节水量和耗水节水量的增加幅度越来越小。随着取用水量的减少,耗水量也逐渐减少,但减少幅度越来越小。当取用水达到极值点时,取用水量等于耗水量。随着取用水节水量的提高,耗水节水量也逐渐增加,但增加幅度越来越小,最后趋近于零。  相似文献   

17.
淮河区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构建流域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在分析了淮河区城市中水利用总体状况以及耗水大户火电行业利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流域城市中水利用的相关法规建设和典型城市青岛市的实施状况,探讨了当前流域城市中水利用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法规、管理制度、规划建设、水价评估、技术规范、公众意识等层面提出推进流域中水利用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海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其中农业灌溉所占用水量和耗水量比例最大,而其水分利用效率相对偏低,因此节水潜力较大,为合理调控区域灌溉用水,本文将田间试验观测为基础的灌溉节水理论和方法与遥感数据反演区域耗水(ET)的点面优势相结合,提出了基于作物耗水定额管理的农业灌溉管理模型,通过控制区域上的作物耗水量分布,促进区域灌溉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用,实现资源性节水。模型主要功能包括遥感反演数据统计分析、区域耗水目标分解、作物ET定额分配、种植结构调整、节水潜力分析以及净灌溉需水量估算。可实现从区域综合耗水控制目标向主要作物ET定额的分解,并转化为灌溉用水管理中可控制的灌溉定额,通过逐年设置主要作物的ET控制定额和种植结构情景方案,分析区域的节水潜力,消除奢侈耗水,实现不同水文年和耗水控制阶段目标下的灌溉定额管理,为区域灌溉水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水利科技》2003,(2):15-15
目前 ,我国节水工作仍然存在 8个方面的不足 ,应当加以改进 :(1)节水理论不够清晰。要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具体情况 ,形成建设我国节水防污型社会的理论 ,科学地指导节水工作。(2 )节水目标不够明确。全国总的节水目标应以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为基础 ,为节水为前提 ,与开源相协调 ,对不同的流域、区域按照不同时期资源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目标分解。(3)规划不够系统 ,约束力不强。目前的全国节水规划只由部门执行 ,造成了一些地区和不同行业节水目标不配套的混乱现象。(4)工作重点不够突出。生产用水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应以…  相似文献   

20.
金占伟  孙波  刘和昌 《人民珠江》2023,(12):110-119
围绕水资源承载主体、承载客体、途径3个维度,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模型、耦合协调模型以及生产函数模型,对珠江区27个重点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渡江、桂江、万泉河、北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排位居前,九洲江、黄泥河、钦江、鉴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排位居后;重点流域水资源系统内部要素之间以濒临失调为主,濒临失调流域17个、轻度失调流域9个、中度失调流域1个;重点流域水资源承载效率曲线呈低、中、高3种类型,低效率型流域4个、中效率型流域12个、高效率型流域11个;综合水资源承载力排位、耦合协调程度以及承载效率,九洲江、鉴江、钦江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不佳,北江、西江、武水、贺江、汀江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相对较佳。研究结果可作为珠江区及重点流域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