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10):136-13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两种检测方法的不同。方法:将198例疑似MP感染的患儿根据年龄分为两组:A组(03岁,n=75)、B组(33岁,n=75)、B组(312岁,n=123),分别取咽拭子用PCR法测MP-DNA,取血清用IIFA法测MP-IgM,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MPDNA检测阳性率为57.07%,MP-IgM检测阳性率为47.4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MPDNA阳性率48.00%明显高于同组MP-IgM阳性率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MP-DNA和MPIgM阳性率分别为62.60%、60.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与IIF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MP感染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1,(2)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特征,为防控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9年8月期间住院患儿1 040例,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和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分析感染情况。结果检出病原体452株,阳性率43.46%,冬春季检出率高于夏秋季(χ2=9.305,P=0.002),5~14岁组,MP检出最多。MP(肺炎)平均住院时间最长和住院费用最高。结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非典型性病原体检出率因季节、年龄不同存在差异,造成的疾病负担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7):127-128
目的:分析常见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感染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12月住院患者中进行过呼吸道九项病原体Ig M抗体检测的1821例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嗜肺军团菌(LPN-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lu A)、乙型流感病毒(Flu 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等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Ig M抗体。分析在不同性别、年龄段、季度情况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1821例标本中,男性患者1102例,女性患者719例。共检出Ig M抗体阳性843例(46.29%),其中,检出单一病原体感染阳性标本433例,病原体混合感染阳性标本410例。住院科室中,儿科受检例数最高,为1291例,其中检出Ig M抗体阳性例数为674例,阳性率为52.21%。14岁以下儿童中,≤1岁组病原体检出率为25.93%,1~14岁组病原体检出率为67.41%;14岁以上人群中,14~20岁组病原体检出率为35.71%,20~60岁组病原体检出率为39.26%,≥60岁组病原体检出率为19.31%。不同季度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不同。第一季度病原体检出率较高(59.34%),第二季度病原体检出率较低(34.15%)。结论: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与年龄、性别、季节有关;儿童是呼吸道病原体的主要易感人群,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是其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人血清中9种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的Ig M抗体,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8):96-97
目的:观察清远市患儿呼吸道病原学的流行性病学规律。方法:选取本院呼吸道感染患儿1000例,采用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进行检测,观察记录患儿感染病原体类型及发病时间与患儿年龄和季节的关系。结果:患儿混合感染率秋季最多,其次为春季,且秋季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P<0.05);肺炎支原体以2岁以下患儿感染最多,占肺炎支原体总检出率的17.6%;病毒总检出率为38.3%,说明本市患儿呼吸道感染仍以病毒感染为主。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疾病,且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如能了解一个地区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可以为治疗起到指导作用,并且能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8):65-68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联合检测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400例年龄为3个月~3岁的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按有无喘息分为喘息组和无喘息组,每组200例。所有患儿入组后均联合检测MP和RSV,比较两组MP和RSV阳性率、检测满意度、特应性体质及家族病史情况。结果:喘息组MP和RSV阳性率、特应性体质及家族病史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患儿存在下呼吸道感染时,通过联合检测体内血清MP和RSV抗体滴度,快速鉴别诊断出喘息性疾病,可明显减少检查费用及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外周血白介素5(IL-5)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IL-5及VEGF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50例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MP1组)、50例支原体肺炎无喘息患儿(MP2组)及50例非支原体肺炎无喘息患儿(对照组)进行血清IL-5和VEGF检测.结果 MP1组血清IL-5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MP2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P2组血清IL-5和VEGF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的喘息与外周血IL-5和VEGF的水平高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0)
目的:探讨儿科肺炎患者与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方法:我院儿科门诊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诊治慢性咳嗽肺炎患者做支原体(培养加药敏)和衣原体用检测试剂盒监测分析。结果:1.在210例患者中,慢性咳嗽MP特异性抗体IGM阳性56例,阳性率42%。CP特异性抗体IGM阳性25例,阳性率15%。MP和CP均阳性13%。健康对照组仅一例,占2.35%MP阳性。两组间阳性达显著差异。结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在儿科门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提供诊断依据,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呼吸道疾病传播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哮喘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与免疫蛋白E(Ig 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患儿47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非感染性哮喘患儿53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儿童的MP抗体阳性率、Ig E水平以及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Mp抗体阳性率、Ig 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本组患儿中发热、心肌酶异常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患儿通常具有明显临床特征,检测Mp抗体与Ig E水平可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2):145-146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MP感染一般具有自限性,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多数预后良好。但近年来临床中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发病率有所上升,部分患儿病情重,进展快,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后遗症,该文就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3):45-46
目的:探讨EB-VCA-IgM和EB-DNA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检测呼吸道感染与非呼吸道感染患儿的EB-VCA-IgM和EB-DNA,将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呼吸道感染患儿EB病毒(EBV)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呼吸道感染组;呼吸道感染患儿EBV检出率以8岁以下为主;EB-VCA-IgM和EB-DNA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阳性率高,差异显著(P<0.01)。结论:进行EB-VCA-IgM和EB-DNA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诊疗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