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2,(6)
萧红和张爱玲这两个看似并无直接关联的作家,其成长经历、人生轨迹却多有相似之处;就写作意义而言,彼此也有殊途同归之处。她们以其对十里洋场的"现代"日常生活和乡土中国的"前现代"日常生活的描绘,分别表达了对现代中国的"两极想象"。由张爱玲反观萧红,后者对中国乡村生活形式的描绘,为中国现代作家的现代性思考提供了具有启示意义的参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3)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同她的传奇人生一样,美丽而苍凉。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特殊城市,上海与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张爱玲与上海是相互成就的。作品中不论是悲剧意识的体现还是都市欲望的侧写都脱离不开这座孤岛。张爱玲以一种"苍凉"的底色描绘着身处上海这个都市的弱势个体所遭遇的生存悲剧,用她的文学创作折射沦陷区的上海人民特别的心理,以上帝的视角去诉说着那个特殊的动乱年代弱势个体的无奈与悲恸。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6):58-61
张爱玲特别重视读者,她不仅不断以自己预期的读者接受来调整作品,而且还建立了一整套构建作者与读者的良好关系的理论。读者的阅读期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张爱玲的艺术创作取向,她的写作模式主要有:"传统+现代"、"东方+西方"、"边缘+猎奇"、"人性+兽性"四种,目的是为了适应更多的读者,满足他们不同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5)
<正>一、前言朱天文,中国台湾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编剧,是中国台湾文学界标志性作家之一。早期受父亲朱西甯的影响,朱天文自小熟读张爱玲的作品,她曾在文中提到:"在台湾可以说,我们是读张爱玲长大的。"(1)而父亲与张爱玲的通信,朱天文亦是翻来覆去看得差不多会背了。1976年,胡兰成住在朱西甯家隔壁,著书讲学,从此成为朱天文的老师,朱天文在十八岁到二十五岁的时间里深受胡兰成文学思想的影响,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些都属于她的"花忆前身"。20世纪末,朱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6)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多数美学家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它是对审美的亵渎、审美的贬值以及传统美学开始土崩瓦解的象征。文章试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究竟是否表明美学"由崇高沦为可笑"。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
《金锁记》被誉为张爱玲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中曹七巧这个人物被张爱玲认为是"最彻底的人物"。本文试从少女时代、嫁入姜家后、守寡后的七巧三个阶段来剖析金钱对她人性的异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36)
《伪满洲国》是迟子建的历史小说代表作之一。在书写历史的方式上,她没有采用英雄传奇或者历史演绎的宏大叙事方式,而是从日常生活入手,以一种民间的关怀视角,去描述那个时期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形态,从而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
张爱玲是一个善于描绘女性的优秀作家,她不仅深刻透析女性的心理,又细致地刻画出了女性的形态。她笔下的女性有着超乎常人的外貌与身材,为了生存摆尽了丑态。从表面上看,她们拥有着美貌这种资产,似乎充满着"笑",但是可以看出在这种"笑"中也透露出的一种冷意与讽刺。本文探究张爱玲笔下女性"含泪的笑",可以再现这些女性身上所折射出的悲剧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62-66
"百科全书式"叙事源于福楼拜的"客观化写作",特点在于发掘平淡、自然的日常、世俗及人的活动,只表现出人类日常生活的日常行为。原住民作家小说创作中特有的普化宗教叙事与"百科全书式"叙事特点相吻合,故称之为普化宗教"百科全书式"叙事,该特征建立起原住民作家小说乡土审美具有原创性价值的特有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1)
<正>张爱玲在当代青年人之中很走红,近几年,我的学生中不少人手头都有一本张爱玲作品集。于是我也得进一步了解了解张爱玲的作品。但是,就像我不太喜欢琼瑶作品一样,我也不太喜欢张爱玲的作品。我觉得她的作品总是写灰蒙蒙的城市里那些灰蒙蒙的所谓爱情,说它是"城市文学",充其量只能算是以特定年代城市中某一部分人的生活为背景的城市生活的一面,特色是有的,能够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