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0)
互文性对文学文本翻译有着一定的解释力。在后现代文本理论中,《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在跨文本语际翻译中已进入一个开放性的空间,与他者文化相互对话、碰撞。本文从互文性的视角分析了《红楼梦》在跨文本语际翻译过程中的源语文化重建的必要性,及其和译入语文化的关系,突出其日益明显的文本交流性、开放性和全球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31)
把互文性理论的思想植入到小学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互文本,让学生在互文本和原文的对比研究中,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教学方式称为互文性教学。由于文本互文性、学科互文性的广泛存在,将互文本引进课堂,对学科知识及跨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文本中进行比较、印证和考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电影和建筑都是关于空间的艺术,两者存在内在审美的一致性。互文性作为一种源于文本理论的概念,可以有效地建立电影与建筑的互动。该文应用互文性理论,将姜文的两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邪不压正》与建筑元素并置,以具体的屋顶、门窗和楼梯为例,阐明了两类异质文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探讨了建筑意象在电影中是如何实现自身文化精神与观众荧屏认同的对接。最终,揭示出电影与建筑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及其三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5)
玛丽娜·卡尔诗当代爱尔兰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其代表作为《猫原边……》。本论文试从三个角度探讨该剧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6):11-13
《远去的白帆》是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走向混沌》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实性回忆录。两部作品虽然对创伤书写存在差异,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后者对于前者存在着一定"复写"成分,两部出自于同一作家,但来自不同时代的作品呈现出互文与对话交流关系。本文即是在互文视野下,通过分析小说《远去的白帆》与纪实性回忆录《走向混沌》对苦难创伤书写呈现的复写以及互异,并进一步总结两部文本创伤书写呈现互文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5)
互文性作为现代文本理论,指的是从文本中抽出的语义部分超越存在的文本而指向的先前的一个文本,而典故由来已久,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二者虽分属两个不同的理论范畴,但却在人文精神的传承过程中起到相同的作用,本文将文学典故在作品中的运用当作一种文学现象,和本文的互文性放在一起,通过考察文学典故的互文性运用,不仅可以追溯文学渊源,更可以见证人文精神是怎样传递。  相似文献   

7.
陈简  罗林 《建筑与文化》2020,(8):202-205
文章从互文性角度出发,分支出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两大维度,将"禅"文化与禅修空间(场所)两种不同语境下的文本并列,寻求二者之间存在的互文性。以五个实际案例的四种不同视角,探索建筑对禅的美学解读与文化观照。通过空间分析与禅文化的交叉探讨,进一步了解和补充禅修类型空间的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8):73-74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英国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她以女权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流浪汉小说、"互文性"尤其是"戏仿"的运用而闻名于世。本文首先介绍了安吉拉·卡特及其著名的短篇小说,又由"互文性"的理论基础上升到安吉拉·卡特短篇小说中的"互文性"分析,最后以《爱之宅的女主人》为例,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小说中用到的"互文性"。  相似文献   

9.
艺圃相关文本与图像的史论研究大多关注文学修辞与复原,而少考证与分析。利用明末清初姜氏园居期间所留存的文献,作图像志与图像学分析与互文性解读。指出《艺圃图》的受画人应并非姜埰而是其仲子姜实节,图中所呈之景也是两代人营园所成。父子两人处境及想法的差异,也显现在这一时期的园林布局中。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
《论风格》是"语言学转向"远古探索迈出最重要的一步,"语言学转向"对网状互文性文本的追求正是《论风格》的此岸性,"语言学转向"不过是仅仅斩断《论风格》自然主义的"上帝之手"。当科学享受着"语言学转向"带来的广阔前景和始料未及的大丰收而沾沾自喜自鸣得意之际,蓦然回首,希腊化时期的科学已为现代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