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15):217-218
在教育改革大环境下,戏曲艺术教育也需要反思目前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把握当前时代形势,将自媒体引入到戏曲艺术教育当中,推动教育活动的发展进步。文章首先针对自媒体背景下戏曲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然后探讨了自媒体所具备的教学价值,最后提出创新戏曲艺术教育教学的几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
传统戏曲动画创作对于戏曲艺术来讲,角色表演的设计更注重外在动作、情绪的表达。所以,传统戏曲动画在创作之初需要根据导演的整体设计把握角色表演风格。在叙述方式上遵循传统戏曲表演的特点,将唱、念、做、打的程式化表演以动画夸张的造型、表演加以演绎。既然所有艺术形式中的角色形象都是人为创造的,那么创作者就应根据自己的需要使传统戏曲中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象"活动"起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3)
作为戏曲演员,嗓音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而发声不够科学、人物塑造与剧情需要、超负荷的演唱、长期得处于疲劳状态生活习惯与不规律的作息都会对嗓音有极大的伤害。如何正确发声和有效的嗓音保护,是戏曲演员艺术生命长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
根据2011年音乐新课标颁布三年以来,地方戏曲实施的成效与问题,也针对调查的现状,笔者在形成原因和教育观念的层面上进行探讨,进而提出:要想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同时促进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我们要依靠学校、社会、政府的力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也需要加强对戏曲师资的培训;还应该改进地方戏曲的传播方式,因地制宜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5)
戏曲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戏曲对于其他文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戏曲元素在中国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方面都有其明显的身影存在。中国舞的编创可以积极运用中国的传统元素,增强中国舞的生命活力。将戏曲元素应用到中国舞的编创过程中,能够增强中国舞的审美意义,同时还能够对于戏曲元素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国舞编创具体应用戏曲元素的过程中,需要对于戏曲元素的突出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出更多适合中国舞的成分。本文试从戏曲元素的内涵入手,对中国舞编创过程中对于戏曲元素的运用进行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3)
《牡丹亭》是中国戏曲经典曲目,经历了数百年的传播和演绎。在新旧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牡丹亭》经历了剧本框架、表演形式、传播方式等的转变。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牡丹亭》不仅承载了传统的戏曲艺术,同时在经历转变时期的不断完善。本文通过《牡丹亭》为案例,探究戏曲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山西的地方戏曲,有浓郁的山西本土气息,发生在三晋大地的故事,让诸多山西名人都成为戏曲人物中的一员,从雁北地区到晋南黄河中下游地区山西戏曲中不同的人物面部造型艺术,色与形的人物艺术表现,民间装饰性的技艺。夸张的装饰方法,各个地域艺术表现的交融和对各种地方艺术成分的变化、润色、统一,都使得山西戏曲脸谱特有的面部造型技巧与配色法则,华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文化的交汇,中原文化与雁门关外文化的影响使得山西戏曲文化丰富而又格外动人,装饰设计与山西戏曲元素的结合会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6):288-289
根据当前我国安徽戏曲艺术的发展情况来看,黄梅戏作为安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一种较为成熟的综合艺术,不断涌现的经典黄梅戏作品《天仙配》、《牛郎织女》等,使得黄梅戏这一戏曲艺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但是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有关黄梅戏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使其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本文主要以栏目《相约花戏楼》为例,分析研究了当前黄梅戏戏曲借助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对策,希望能对我国黄梅戏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进入教学领域后使得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信息技术逐步深入教学领域的今天,需要人们对其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它不是多种媒体简单的组合,不能用普通媒体替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服从教学目的,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选用常规的教学媒体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使之有机结合、合理分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取得优化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6)
2014年3月8日凌晨,马航MH370航班与吉隆坡雪邦空中管制区失去联系。相对国外媒体,国内媒体在此事件报道中的表现,有诸多值得思考之处,国内媒体对于如何报道空难等灾难事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