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21):200-201
表情包已成为一种新的网络表达方式,其上承载着制作者的智力成果,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普通网民的权利义务意识淡薄,表情包制作、传播和使用尚未形成成熟的机制,从而导致表情包制作、传播、使用过程中隐藏着各种的著作权侵权风险。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旨在对表情包制作、传播、使用所涉及的各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9)
伴随着社交媒体大量涌现,新媒体已然成为网民沟通交流的主要载体。新媒介环境下,社会化媒体中普遍存在着广泛使用"表情包"的现象。联系"表情包"的发展过程,运用传播学媒介符号理论,通过对网民在社会化媒体中运用"表情包"表情达意行为的深入研究,我们认为"表情包"有时可能是作为一般符号来使用,有时又可能是象征符号,或者是非语言符号,兼有明示性含义和暗示性含义,在传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过也无可讳言,"表情包"的使用也存在着模糊性、多变性和泛滥性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7)
本研究以滁州学院的323名大学生为样本,探索大学生微信表情包的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使用动机对大学生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使用时长等一系列使用特征上存在差异;大学生使用微信表情包的动机包括信息动机、表达动机和娱乐动机,其中,表达动机是最重要的动机,其次是娱乐动机、信息动机;此外,人口统计变量不同,大学生微信表情包的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0)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现状与特点,借助三维表情包的设计,提出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红船精神宣传教育的路径与方法,以便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红船精神的学习教育效果。利用3D技术完成三维动画表情包设计,并依托于O2O传播模式完成具有红船精神的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红船精神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3)
得益于数字化发展和社交媒体的不断普及,网民借助图像抒发个体情绪的需求随之增长,表情包在网络社会引发热潮,并逐渐融入日常网络社交之中。从后现代语境来看,这种具有碎片化与多元化叙事风格的表情包,不仅是青年网民群体在热门事件中的情感和话语表达方式,更是通过符号的"拟像"与"戏仿"打破了时空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13)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深入,当代社会进入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广泛应用的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因其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成为新媒体时代网络即时通讯软件中的主要交流工具,在社交网络平台交流中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据调查显示,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应用的主要群体是大学生,其中"表情包"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社交态度、社交心理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培养大学生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app大量普及。智能程序生成表情包,成为当前表情包的主要来源。此种方式,给予表情包著作权保护带来了两大困境,即确权领域的独创性认定困境以及程序使用者和程序所有者之间的著作权争议困境,侵权领域的表情包编辑带来的再创作侵权困境。基于这两类困境,应从确权层面的规范和维权路径上的创新两层面构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
在视觉文化盛行的网络场域中,近些年在社交网络中兴起的汉语拼音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相较于一般性文化使用,汉语拼音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有自身的独特性,本文结合语言文字现代化与网络传播视角,将社交网络中汉语拼音的传播形式划分为字、词、句三类,同时认为其传播基础包括作为结构性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作为时代基础的现代化趋势与作为用户基础的网络行为心理,认为对社交网络中汉语拼音的传播认知是保护网络空间正常发展与加强汉语拼音规范使用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1)
本文为了解决姿态不变的面部表情识别即在任意姿态下的面部表情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利用不同的姿态和表情进行面部图像合成扩充训练集,提高了模型的准确度,并有效地解决了姿态不变的面部表情识别问题。本文将介绍表情识别的主要过程以及模型中使用到的生成对抗网络(GAN)。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2)
对于媒体信息价值的判断,主要看信息在传播之后是否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与传统信息传播效果相比,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涵盖面更为丰富,影响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也更多。本文以火遍全球的"李子柒现象"为例,通过对网络时代受众特点、中介因素以及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分析,阐释网络信息传播如何赢得受众青睐与追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