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0,(3)
得益于数字化发展和社交媒体的不断普及,网民借助图像抒发个体情绪的需求随之增长,表情包在网络社会引发热潮,并逐渐融入日常网络社交之中。从后现代语境来看,这种具有碎片化与多元化叙事风格的表情包,不仅是青年网民群体在热门事件中的情感和话语表达方式,更是通过符号的"拟像"与"戏仿"打破了时空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1):200-201
表情包已成为一种新的网络表达方式,其上承载着制作者的智力成果,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普通网民的权利义务意识淡薄,表情包制作、传播和使用尚未形成成熟的机制,从而导致表情包制作、传播、使用过程中隐藏着各种的著作权侵权风险。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旨在对表情包制作、传播、使用所涉及的各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与繁荣,网络表情包也被广泛应用。大部分年轻人在网络交流时会使用生动的卡通形象和经典的人物表情替代单一的文字传播,表达自己的情感。本文从表情包的相关概念出发,在对网络传播中表情包使用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表情包在网络传播中的意义与作用,并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3)
本文综合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从个体层面探讨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在分析不同网民参与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层次回归模型对人口学变量、媒体使用与社会心理因素完成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活跃网民的公众参与意识、群体认同感、群体相对剥夺感、政治效能感与主观规范显著高于非活跃网民。社交媒体使用、群体认同感与内部效能感是网民参与事件的关键动因;事件严重性感知、群体相对剥夺感和主观规范是活跃网民参与事件的动因,公众参与意识、孤独感是非活跃网民参与事件的动因。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3)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深入,当代社会进入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广泛应用的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因其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成为新媒体时代网络即时通讯软件中的主要交流工具,在社交网络平台交流中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据调查显示,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应用的主要群体是大学生,其中"表情包"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社交态度、社交心理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培养大学生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6)
社会化媒体应用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缺乏了解,不恰当使用而引发社会事件和问题层出不穷,这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方法,阐述了社会化媒体的概念,分析了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机制,并提出了"以媒介使用素养为基础,以信息消费素养、信息生产素养、信息传播素养为核心,以社会交往素养、社会协作素养为工具"的社会化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内涵,以期为解决社会化媒体应用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全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7)
本研究以滁州学院的323名大学生为样本,探索大学生微信表情包的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使用动机对大学生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使用时长等一系列使用特征上存在差异;大学生使用微信表情包的动机包括信息动机、表达动机和娱乐动机,其中,表达动机是最重要的动机,其次是娱乐动机、信息动机;此外,人口统计变量不同,大学生微信表情包的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创作中,出现了中国艺术家大量使用"中国符号"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误读"渗透到艺术文化、艺术市场、公共教育、史论批评等各个领域,价值观念差异导致误解和魅惑。如何正确认识"误读",如何"祛魅",在创作中不刻意使用,也不必去刻意回避使用"中国符号"。真正体现中国人的基因属性、地域与情感的本源价值和归属感,去"西方中心"和"后殖民"的色彩,坚持文化自信,是中国艺术家作品中运用"中国符号"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9)
<正>作为网络媒体广泛运用背景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和新文化,网络语言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形成自身鲜明个性与时代感。而凭其数字、图画、拼音、英文及符号等多种语言表达因素巧妙融为一体的独特优势,吸引着无数网民。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成长环境与教育状况,使他们成为受互联网影响最大,对网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7)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和微信作为我国社交媒体的两个代表存在着许多差异。自媒体是依托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的,自媒体在利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种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着重研究微博与微信两种社会化媒体在营销方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