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74-76
一、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有学术价值;二、课堂教学改革生态实录,保持学生文字原貌,具体形象生动,为学界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和历史、学生学习心理等提供真实史料;三、以传承圣贤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高等教育之本质目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1):104-105
一、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有学术价值;二、课堂教学改革生态实录,保持学生文字原貌,具体形象生动,为学界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和历史、学生学习心理等提供真实史料;三、以传承圣贤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高等教育之本质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化生态保护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地存在于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传承、可持续性保护的重要载体。通过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创造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实践。研究归纳了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策略,并结合江苏省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实践,通过文化生态资源与文化生态分析,指出村俗文化是高淳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民间传承是高淳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从文化价值和特色价值两大属性对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价值评估,划定"三个核心区、两条文化线路、四个文化节点"的保护格局;将保护方式分为抢救性保护、群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四类开展分类保护,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
在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新趋向的今天,将"文化自觉"理论运用到生态文化领域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思想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从认知角度来讲,生态文化自觉既是一种文化意识,又是一种生态价值观,其本质是生态理性,具有历史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从实践角度来讲,生态文化自觉的实现要遵循继承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1)
景观是地理文化圈和人类文化圈共同形成的集合体,是环境美的存在方式和主体。笔者以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视角对中国景观的形式美、意境美、意蕴美进行审美解读,分析中国景观实例中敏锐的生态信息,挖掘其中隐形的中国生态智慧,希望能丰富景观学科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6.
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围绕生态文化旅游定位,从坚持在生态旅游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挖掘生态文化内涵等方面全面阐述龙湖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方法,提出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原则,规划重点和布局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5)
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议题因其与大学的和谐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耦合关系而获得国内相关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本文对国内学术界有关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着重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定义、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性质、思想(哲学、文化)基础、功能与价值、目标以及路径等方面析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并对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大学的相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的觉醒——走向友好型的中国城市人居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人韦  鞠辉  张云彬  戴洪 《规划师》2009,25(1):75-79
城市人居环境是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我国正式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化正成为社会的文化主流被考量和倡导.从哲学层面和技术层面来看,"相互友好"的城市生态文化应包括生态哲学、生态科技、物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机制与生态教育等构成因子.  相似文献   

9.
正千年瓷都景德镇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险,目前的景德镇还没有找到一条真正有效的保护之路,文章从各个角度论证了只有文化生态保护区才是保护景德镇的黄金之路。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
课题组以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为例,就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旨在提高环境监测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环境监测问题的能力,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下的现代环境监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