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自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中国的科学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与此同时,自媒体科学传播也越来越需要系统性的规范和运营,为此应系统地研究提升自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路径,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7)
媒介技术的迭代更新推动着新闻传播方式不断演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新技术运用实现了信息与用户需求智能匹配的智媒体形态。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呈现新闻素材采集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新闻编写从手动化向自动化转变、新闻推送从大众化向精准化转变、新闻叙事从文本化向视觉化转变等新动向。顺应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规律,进一步强化信息分类处理技术、培养新型传播人才、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强新闻传播监管,成为有效发掘智媒时代新闻传播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3.
正第二媒介时代、Web2.0时代,视觉文化、消费主义文化,诸如此类,从媒介技术和文化交往两个维度构成了视觉艺术传播活动的当代场境。媒介技术变革直接促成了新媒体艺术产生、艺术交往互动关系新的建构、艺术在视觉上的迷恋。媒介技术变革又从其引发的"文化场所的"翻天覆地变化,间接地对艺术的面貌产生深刻影响,比如后现代艺术及艺术的产业化、波普化等潮流发生。艺术传播的当代场境,是传播策划在当代的立足点和着眼点,也是传播策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8)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催生了全新的传播格局,在大众传播时代形成的传播观和传播理论受到强烈冲击,涵化理论在新媒介环境中正在发生"变异"。本文主要从涵化理论背景、主流化过程、受众认知模式等方面来分析涵化理论在新的传播技术环境下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7)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人们的生活。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时代、社会环境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走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道路已经是大势所趋。该文阐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历史以及保护与传播的意义,分析河北蔚县剪纸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现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提出了应对策略,希望以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进程。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5)
新媒体是一种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上的"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大数据时代,数据将成为媒体的"富矿"与核心资源,新媒体也呈现出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式,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传播风险。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的发展,既面临着技术问题,也面临着策略重构的问题,将对未来的媒体生态和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4)
近年来,数字信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程度地促进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新闻传播从传统"光与电"的时代迈向了当前"数与网"的时代。在此背景下,我国新闻发展格局以及传播技术都随时发生着深远的变化,广播电视技术在获得无限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基层融媒体中心必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吸引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提升广播电视传媒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我国融媒体的创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3)
相较于大众传播时代商业银行内控信息传播失效具有普遍性,技术进步的全媒体时代为缩小传播失效度、提高信息传播抵达率提供了可能。本文以德弗勒信息传播理论为框架,选取A商业银行W市J区分行为实例分析,研究发现:内控信息传播失效主要发生在支行管理部门→网点经理和网点经理→柜员两个环节,主要原因为网点经理承担了过多的信息处理与传播任务和内控信息的文本形式、信息量和基层接收能力存在认知"鸿沟"。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
网络短视频作为信息生产与社交互动的传播媒介新形式,对智能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结合智能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征,分析了网络短视频的生产形式和传播方式,并辩证地讨论了网络短视频的智能技术对用户自我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4)
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社会传播带来了由"单向传播"向"互动传播"的形态转移。伴随着"互动传播"的上路成行,人类社会开始告别由"单向传播"形成的"硬传时代",走进了以"软传"为基本特征的"软传时代"。面对"软传时代"的到来,人类由"单向传播"生成的"硬传传统",面临着相当大的"转型"压力。而作为"硬传时代"的主导和代表性现象的国家传播,也一样面临着"转型"的考验。对于中国国家传播来讲,道理亦然。在一个社会传播"软传化"的历史阶段,国家传播如何调整好自己,如何放下自己长期形成的"硬传形象",如何改变自己的"硬传脾气",如何适应"软传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如何在"互动传播"中做好传播工作,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