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6)
<正>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这条规定确立了检察机关对捕后羁押必要性进行继续审查的制度,即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确立,是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重要举措,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内在要求,是破解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一捕到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自设立以来,被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数明显增加,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是在人民检察院在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中的定位,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等的启动机制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8)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由于受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因素之影响,公权力机关在刑事程序中往往处于较强势的地位,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侵犯较为严重。对此,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等相应规范性法文件都针对这一现象规定了对羁押进行审查的条文和制度。这些规定对无羁押必要的被羁押人起到了救济作用。羁押必要性审查权是一种程序职权,虽然不发生实体处分效果,但该制度的出台,缓解了我国刑事诉讼中权利侵犯的乱象,贯彻了刑事诉讼保障人权之理念。然而这一制度在实践中仍有许多问题待以解决,导致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应然作用未能在实践中良好体现。本文基于此现状展开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论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5):183-184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强化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不论从高羁押率的统计数据上分析和现实检视,都要求对羁押必要性审查进行可操作性的探讨,也有必要从羁押必要性的价值追求上分析其立法意蕴,同时为了使得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更具实效性,从协调机制的角度提出同刑事和解制度,未成年保护机制,及案件管理中心全程动态内部监督机制相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8)
审前羁押即为有罪判决成立之前取消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的法律状况。审前羁押在规则设定与现实展开层面的情况说明该国刑事强行规则的法制情况。国内的审前羁押制度存在大量难题,例如羁押率很高、羁押替代适用少但滥用严重、超期羁押危害普遍等,本文通过研究审前羁押具有的难题,解析造成的原由,参考我国现行的审前羁押方案,规划国内的审前羁押程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9)
由于现在在我国没有羁押艾滋病人的合适场所,艾滋病犯罪嫌疑人(本文所称艾滋病犯罪嫌疑人包括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羁押问题成为了公安机关办案中的一个"大难题"。有的办案机关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有的办案机关则无奈不予追究、放任自流。但是无论是对艾滋病犯罪嫌疑人不采取有效的强制措施,还是不予追究,都会使艾滋病嫌疑人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成为社会安定的隐患,这也势必会造成社会的恐慌,因此,对于艾滋病犯罪嫌疑人,必须采取有效的羁押措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6)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实质在于把人类语言转换为计算机语言,这一过程在当前的智慧司法建设中居于基础性角色,智慧司法的建设任务要求计算机系统能够辅助提高司法办案的质量和效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主要适用在智能检索、类似推送,包括法规的适时推送、检索和裁判结果预测等具体任务中。在本次研究的羁押必要性审查项目中,我们通过循环改进规则,采取多个分类器嵌套、自然语言处理经验的模型方式固定等方式,探索了自然语言处理的通用技术与司法领域的具体语境相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工程质量》2017,(9):1-4
我国目前实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该制度对控制工程质量起到了一个强制性的保证作用,而工程质量保险TIS也要对设计质量进行审查,用施工图审查来替代TIS设计审查是否可行。本文分析了施工图审查与TIS设计审查的异同,并结合具体案例论证了TIS设计审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6)
证据是刑事诉讼的灵魂,刑事诉讼的全过程便是发现证据、追诉犯罪、证实、惩罚犯罪事实,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追诉以及定罪量刑必须建立在确实、充分的证据基础之上,因此,如何审查判断证据,收集证据,就成为刑事诉讼中关键之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8):99-101
被告人获得阅卷资料有其法律依据和现实必要性,但是赋予被告人作为知情权的阅卷权也要综合考虑其中存在的种种风险,然后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这些风险,及保障被告人的权利又平衡了其他利益。赋予被告人获得阅卷资料的权利不单单是增加被告人一项新的权利那么简单,还需要或者说更需要完善的相关制度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