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代替常规水处理工艺的预氯化,当原水中二价锰离子的质量浓度在0.3mg/L左右,pH值为7.2-7.5,水温在7~10℃时,投加0.8mg/L的高锰酸钾,7.0-8.0mg/L左右的碱式氯化铝(折合成Al2O3),滤后水锰的质量浓度均可达到国家指标要求不大于0.10mg/L,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源水突发性镍污染应急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水厂现行工艺对含镍污染原水进行处理,当原水中镍质量浓度超过0.03 mg/L时,经处理后无法保证镍去除达标。在水厂现有工艺基础上,通过投加高锰酸钾、助凝剂PAM和调节pH来强化镍的去除,试验结果表明,pH和高锰酸钾投加量是影响镍去除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最佳去除率方案:高锰酸钾投加量为1.5 mg/L,调节pH为9.5,PAC投加量为18 mg/L,PAM投加量为1.0 mg/L。在此条件下处理镍质量浓度为0.1 mg/L的原水,出水剩余镍为0.009 mg/L,去除率达到91%,同时该条件可使质量浓度<0.22 mg/L的镍污染原水处理后达标。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可作为柳江沿岸水厂应对镍污染的一种有效应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去除天然水体中的腐殖酸,考察了水中腐殖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4、4.3、7.6 mg/L时,高锰酸钾投加量对各工艺出水水质和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预氧化可以有效提高组合工艺的出水水质。其中,预氧化、混凝和超滤过程分别对天然有机物、腐殖酸和大分子物质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另外,控制高锰酸钾投加量在0.2~1 mg/L可显著减缓膜污染。即使当进水中腐殖酸的质量浓度达到7.6mg/L的条件下,膜比通量在1 h内始终维持在0.95~0.97。  相似文献   

4.
应用新型悬浮陶粒流化床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了中试,结果表明,在进水体积流量0.88m~3/h、悬浮陶粒流化床滤速7 m/h、石英砂柱滤速7 m/h、气水体积比1:1工况下,进水NH_4~+-N的质量浓度4.92~5.92mg/L时,砂滤出水NH_4~+-N的质量浓度1.0 mg/L;通过化学强化除磷和高锰酸钾预氧化进一步去除TP和COD,在悬浮陶粒流化床前投加PAC 40 mg/L,进水TP的质量浓度达1.13 mg/L时,砂滤出水TP的质量浓度0.3 mg/L,TP去除率达80.53%,在流化床前投加PAC后TP的去除率比后投加平均高8.79个百分点;投加3 mg/L高锰酸钾预氧化后,进水COD的28.50~38.71 mg/L时,砂滤出水COD为13.88~21.49 mg/L,平均去除率46.97%,比没有投加时平均去除率提高了14.60个百分点。上述实验出水水质指标达到GB 3838-2002的Ⅳ类水乃至Ⅲ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5.
对源自水库的水厂进厂含锰源水进行除锰试验,投加高锰酸钾氧化和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和适当的投加时间下,高锰酸钾的适宜投加质量为锰含量的1.8~2.0倍时,出水Mn的质量浓度小于0.1 mg/L,达到GB 5749-2006规定要求。水厂近3个月的实际运行试验表明,高锰酸钾预氧化法可以有效去除水库水中的锰,同时对水中的色度、氨氮、有机物也有一定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某水库冰封期低温高藻水嗅味去除,同时降低消毒副产物生成势,比较了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次氯酸钠和臭氧四种预氧化剂在单独预氧化和预氧化混凝两个过程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预氧化混凝过程优于单独预氧化处理;综合考量浊度、UV254、嗅味感官评价、三卤甲烷生成势和卤乙酸生成势五项指标,臭氧有更好的控制效果,最佳投加量为1.0 mg/L;过氧化氢最佳投加量为2.0 mg/L,高锰酸钾最佳投加量在0.5 mg/L,次氯酸钠最佳投加量在1.0 mg/L。  相似文献   

7.
分别研究了次氯酸钠、高锰酸钾、双氧水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的除锰效果,优选次氯酸钠为预氧化剂,考察pH、氧化剂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预氧化时间对除锰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除锰效果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H>氧化剂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预氧化时间;在9.12的pH,次氯酸钠1.3 mg/L,混凝剂70 mg/L条件下,预氧化15 min, Mn2+浓度从1 mg/L降低到0.1 mg/L以下,去除率达92.7%,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生石灰和锁磷剂对河流低含量TP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当投加质量浓度为0~15 mg/L时,生石灰和锁磷剂对TP均无明显去除效果,但生石灰可使系统pH升高,而锁磷剂对系统pH无影响。当两者投加质量浓度为20~200 mg/L时,锁磷剂系统内pH由8.5降至7.5,对TP去除率28.85%~92.31%,有效利用率2.4~9 mg/g;投加质量浓度在80~200 mg/L时去除率可达80%以上,出水TP质量浓度低于0.1 mg/L,生石灰系统内pH由8.5升至10以上,对TP去除率为16.67%~72.22%,有效利用率为1.9~4.38 mg/g;当投加质量浓度在180 mg/L左右时,去除率达最大,出水TP浓度为0.16 mg/L。锁磷剂的综合除磷性能更有优势,其对TP、溶解性磷酸盐都有持久去除作用,最终确定锁磷剂优化投加质量浓度为60 mg/L。  相似文献   

9.
次氯酸钠预氧化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静态试验,分别研究了氧化时间、水温、氧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次氯酸钠预氧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水水质pH值为7.8~8.2,浊度为6.0~18.0NTU,CODMn的质量浓度为4.2~6.7mg/L,UV254值为0.094~0.141,水温为6.0~15.0℃时,次氯酸钠投加量12.5mg/L,经20min氧化后,CODMn去除率达到25%左右,再经过混凝沉淀后,CODMn去除率达6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12):3249-3254
模拟西北农村微污染水源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高锰酸钾、臭氧单独作用以及在确定其最佳工况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氧化顺序将两者联用,探究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分析去除机理。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的最佳工况:投加8 mg/L,搅拌速率100 r/min,搅拌时间30 min,中性偏碱;臭氧的最佳工况:投加量为3.5 mg/L,接触时间30 min,中性。两种预氧化剂单独作用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0%,40%左右;臭氧+高锰酸钾、高锰酸钾+臭氧去除率分别为67%,40%。说明臭氧+高锰酸钾联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预氧化手段。  相似文献   

11.
以聚表剂驱采出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质特性分析及现场水处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出水中聚表剂质量浓度在312~656 mg/L之间,粘度在1.2~2.4 m Pa·s之间,Zeta电位在-27.0~-22.0 m V之间,粒径小于或等于10.0μm的油珠占35%以上;其油水分离难于聚驱采出水,静置沉降16 h后,水中油的质量浓度降至100 mg/L以下。传统的连续流两级沉降除油工艺累计运行24 h,出水中油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07.9 mg/L;序批流沉降除油工艺能够实现累计运行22 h内出水油的质量浓度在96 mg/L以下,处理效果优于传统的连续流两级沉降工艺。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从高锰酸钾的衰减速度着手,综合剩余高锰酸钾浓度、气浮和过滤后出水浊度来确定高锰酸钾最佳投量范围为0.7~1.3mg/L。比较了预氯化和高锰酸钾预氧化对出水水质及后续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锰酸钠预氧化在混凝过程中的助凝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高锰酸钠预氧化对混凝过程的助凝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钠在投加量1mg/L时就具有明显的助凝效果,在投加量2mg/L时,沉淀后水的浊度下降了76%左右,比单独使用硫酸铝的浊度降低了20%~25%,同时高锰酸钠预氧化对高浊度水也有较好的助凝作用。原水的温度、pH值对其助凝效果影响较小,水中锰离子的存在有一定的助凝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锰酸钾复剂对给水处理中混凝的强化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混凝处理前采用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处理,考察了其对混凝水处理的强化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处理对混凝处理具有很好的强化效应,能显著提高混凝过程对浊度、有机物等污染指标的去除效率,改善出水水质,当高锰酸钾的用量为0.25mg/L时,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铝的投加量分别减少30%和40%。  相似文献   

15.
明珠号FPSO生产污水流程不稳定,加气浮选器效率低,抗波动能力差,难以保证最终出水含油达标。对现有气浮设备进行微气泡旋流气浮选改造,制备出气泡粒径为5~10μm的溶气水。通过调试,当运行流量为110~120 m~3/h,运行压力为50~80 k Pa,溶气水注入流量为1#罐体1.3~1.8 m~3/h、2#罐体2.0~2.5 m~3/h、3#罐体2.0~2.5 m~3/h、4#罐体2.3~2.8 m~3/h,溶气水注入压力为400~500 k Pa,浮选剂投加质量浓度为30~40 mg/L,清水剂投加质量浓度为15~20 mg/L时,能够在入口油质量浓度100 mg/L的条件下使出口油质量浓度30 mg/L;当入口油质量浓度100mg/L时,除油率70%。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氧化过滤的方法对地下水除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滤柱生物除铁的影响机理。在进水Fe2+的质量浓度为4.3mg/L,pH值为6.4~6.6,水温为23~25℃,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为1.5mg/L,滤速为8m/h的条件下出水水质良好,出水Fe2+的质量浓度达到0.1mg/L以下。通过灭活试验和细菌计数等试验验证该滤柱在除铁中,生物氧化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霄  黄廷林 《净水技术》2006,25(5):21-24
该文针对滦河源水进行了杀藻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引滦水而言,硫酸铜、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三种杀藻剂的藻类去除率均随药剂投量的增加而升高;在原水含藻量较高(高于1000万个/L)情况下,硫酸铜较佳投量1.0mg/L,藻类去除率为70%~80%;过氧化氢投量4mg/L,藻类去除率为60%左右;高锰酸钾投量0.6mg/L,藻类去除率为85%;通过杀藻效果、经济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对于以有毒蓝藻为优势藻的引滦水,三种杀藻剂的优劣排序为:高锰酸钾〉硫酸铜〉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18.
发制品企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发制品生产废水中含有较多不易生物降解的色度高,有机物、氨氮较高的特点,采用强化预处理和水解-接触氧化的治理工艺进行处理。在进水COD、BOD5、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704~859、216~317、146~182mg/L和色度为2134~2608倍的条件下,经处理后出水COD、BOD5、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5~126、24.1~25.9、19.0~22.6mg/L、色度为56~66倍,该工艺处理效果较好,运行稳定,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经过TLP-GXEM厌氧技术处理后的木薯酒精废液COD的质量浓度从22 000~35 000 mg/L降到2 000~3 000 mg/L,BOD5与COD的质量比约为0.6,生化性良好。再采用SBR工艺进行后续处理,在进水COD、BOD5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 450、1 350 mg/L,色度为225倍时,出水COD、BOD5的质量浓度分别降为300~500、60 ̄90 mg/L,色度降为220倍左右。由于好氧出水的可生化性很差,选用活性炭吸附作为深度处理,可以使废水COD降为100 mg/L以下,活性炭对COD的去除率达到了85%,并且脱色效果明显,出水的色度为8倍左右,活性炭对色度去除率高达96.4%,两者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采用碳酸钙沉积法测定5种单一阻垢剂对CaCO3的阻垢效果,聚环氧琥珀酸(PESA)的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15mg/L时,其阻垢率达到75.3%;在含磷类阻垢剂中,2-膦酸基-1,2,4-三羧基丁烷(PBTCA)的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20mg/L时,其阻垢率达到76.1%。PESA与PBTCA的浓度比为10:15时,阻垢率可达94.2%。通过正交实验和平行实验,确定三元阻垢剂的最佳配比,即ρ(PESA):ρ(PBTCA):ρ(TS-623)(丙烯酸-AMPS三元共聚物)=8:12:8,阻垢率达到96.5%,阻垢效果最佳,且磷含量较低,价格合理,是较为理想的复配型阻垢剂。静态阻垢实验和中试规模的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本实验研究的阻垢缓蚀剂能完全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