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数字信道差错控制系统性能估计与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袁东风 《通信学报》1991,12(1):43-52
本文以三状态Markov模型作为移动信道长突发误码的概率模型,由Markov模型参数和差错统计量间的关系分析了移动信道的长突发误码特征,研究了信道错误分布概率p(n,m),对在交错与非交错两种不同情况下的BCH分组码的纠错性能进行估计。在对交错的BCH码的性能估计中,提出用BSC信道参数对移动信道的纠错性能进行近似估计的方法,随后,采用简化的模拟方法,并利用模型参数产生的移动信道差错序列,对几组不同码长、不同编码效率的BCH码进行了交错与非交错下的计算机模拟试验。理论估计与计算机模拟结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移动信道长突发干扰下采用交错编码方案可获得三个数量级的性能改善,对实施交错编码的移动信道,当交错度足够大时用BSC模型来估计纠错性能比较简便、实用,在工程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个适合移动信道的交错编码差错控制系统:移动信道Markov模型的建立,由信道模型参数产生出描述信道错误规律的差错序列,以及运用了简化模拟方法,具体模拟了几个交错BCH分组码在移动信道中的抗干扰性能,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性能改善结果。  相似文献   

3.
移动信道差错控制系统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式移动通信系统中,多路径快衰落效应造成的长突发误码是影响通信质量的根本原因,利用纠错编码技术改善系统的性能,提高可靠性是当前编码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下面三个环节出发设计并模拟了一个适合移动信道的交错编码差错控制系统:移动信道Markov模型的建立,由信道模型参数产生出描述信道错误规律的差错序列;最后,根据计算机模拟信道所产生的差错序列,运用了简化的模拟方法,具体模拟了几个交错BCH分组码随交错度大小变化对性能改善的影响,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性能改善结果。  相似文献   

4.
块交错方案在移动图像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卷积码的新的交错方案块交错方案,并对采用块交错方案的(2,1,3)卷积码在移动图像通信系统中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且与周期交错方案的结果做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周期交错方案不适合于卷积码,而采用块交错方案的(2,1,3)卷积码可明显改善图像质量,大大提高了快衰落移动信道环境中图像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移动卫星通信信道频带受限(文中称为带限)和非线性同时存在的特点,讨论了几种适用的数字调制解调技术。即交错正交移相键控(OQPSK)、无符号同干扰和抖动-交错正交移相键控(IJF-QOPSK),最小频移健控(MSK)和与编码结合的调制解调技术。并对这些调制解调技术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快速寻呼信道作为CDMA2000-1X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移动台的功耗,提高移动台的待机时间.文中介绍了快速寻呼信道技术的基本原理、信道性能参数配置、移动台功耗同信道资源间的平衡策略等,最后给出了使用该技术后的移动台功耗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纠错编码与交错技术相组合是系统抗突发干扰和随机干扰的有效措施。本文介绍了一种交错-扩散卷积码的原理及实现方法,详细讨论了交错及系统的硬件实现,并给出了实验结果,本系统在1024kbit/s信道上,在有一定保护长度的条件下,可纠正连续300比特的突发误码;对随机误码改善可从10^-3改善到10^-7。对有突发和随机误码的混合信道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系统地介绍信道交错器(Interleaver)技术的发展状况,包括最基本的Interleaver类型和最新发展起来的一些技术,同时对比了各种Interleaver技术的优缺点,指出Interleaver技术还存在的问题,并描述Interleaver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袁东风 《移动通信》1990,3(1):32-37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移动信道、HF信道以及随机信道的突发错误分布,定量地描述了移动信道中“长突发”误码(Long Burst Error)的显著特点;计算得出了差错控制系统设计所必须的重要参考指标——移动信道的错误分布概率P(n,m);最后讨论了如何根据信道误码分布P(n,m)情况,结合差错控制系统要求达到的误比特指标,合理选择纠错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 交错方案,即Rayleigh分布的伪随机交错。对BCH(63,39,4)、BGCH(127,78,7)码结合此种交错方案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纠错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且与周期交错方案的结果作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对主码率要求不高时,采用伪随机交错方案可减小平均时延;同时伪随机交错方案也具有加密功能。  相似文献   

11.
聂玉卿  崔高峰  王卫东 《电讯技术》2021,61(11):1357-1364
为了实现卫星通信系统低延迟高可靠接入,研究了两步随机接入技术中的信道设计及接收端检测算法.针对卫星场景提出了一种两步随机接入信道设计方案,对两步随机接入信道中数据部分的信道结构以及前导和数据之间的映射方式进行了设计.针对传统最小均方串行干扰消除(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MMSE-SIC)算法中存在误差传播问题导致解码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判决排序串行干扰消除(Multi-decision Ordere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MD-OSIC)算法,以提升多用户发起接入时数据部分检测的可靠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信道及检测算法在典型卫星通信场景下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在大容量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来确定移动台所在无线区的移动定位技术是系统最重要的控制技术之一。本文以随机过程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移动无线信道中检测接收信号强度的偏差问题。选择了合适的测量长度和测量中的取样数目,给出了我所自主开发研制的蜂窝系统中的定位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武敬  刘阳  王琨 《电子科技》2007,(12):17-20,23
随着无线网络、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充分满足移动用户对多媒体交互信息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这里介绍了一种基于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的视频点播系统(VOD),给出了该系统的结构,详细分析了一种在交错广播(SB)基础上改进的能够适用于该系统的主/从信道交错广播(RSB)技术,对该系统分别使用RSB和SB技术进行仿真,对比了两者在减少服务器带宽和缩短服务延时方面的优劣,并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具有长突发误码特性的无线信道特征,根据移动通信系统的仿真要求,基于简单分群马尔科夫(Markov)信道模型,提出了利用stateflow技术的信道仿真方法,并生成移动信道的差错序列.仿真结果表明,该信道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无线移动信道的统计特性,并具有可视化、流程化和层次化的特点,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软件仿真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无线移动信道由于电波在移动信道中时域与空域上传输时,有很大的随机波动与起伏的特点,控制与测量一般难以把握,通过数值计算与路径损耗建立模型与仿真,能够较好地预知信道特性。根据无线移动信道模型特征建立无线移动信道模型,然后对自由空间模型、经验模型Okumura-Hata模型、COST-231 Hata模型以及COST231-WI模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并将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无线移动通讯信道传播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移动多媒体通信是未来通信的发展趋势.通过探讨移动多媒体通信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无线信道缺乏QoS保证等特点,介绍了与移动多媒体通信密切相关的几种技术:网络技术、视频编码技术、流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17.
文中研究了利用卫星移动通信支持网络移动的必要性,提出了利用卫星移动通信网扩展地面IP网覆盖范围的设想和实现方案,分析了该方案的特点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分析了卫星移动信道对TCP/IP协议的影响及网络移动过程中的连接和路由选择问题,卫星移动信道误码率、往返时延、变化率、信道不对称性及信道频繁通断对TCP/IP协议工作效率的影响,以及提供网络移动应解决的双重隧道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巡检机器人为代表的终端设备在变电站中应用广泛,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发展迅速,未来5G可移动终端在变电站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通信系统的性能与无线信道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变电站中可移动终端的5G通信信道特性至关重要。文章针对变电站三维(3D)散射环境下5G可移动终端的通信信道的特性问题,基于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提出采用几何分析法建立3D信道模型,并推导出了信道的时间自相关函数、空间互相关函数。基于5G频段,仿真并分析了无线信道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研究了不同大小的莱斯因子对无线信道特性的影响。上述仿真结果表明了5G终端在变电站的可用性,拓宽了变电站场景下可移动终端运用5G通信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高速移动信道中通信质量较差,为降低高速移动环境中信道估计误差,建立了以Winner Ⅱ信道为基础的高速信道OFDM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压缩感知技术对移动信道进行估计,并与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压缩感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高速移动环境中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解决大型移动载体(飞机、轮船和火车)宽带接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其挑战在于传统的原有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终端是固定的,采用MF—TDMA体制.而大型移动载体接入卫星信道时,其信道动态性更强.因此需在MF-TDMA基础上增加扩频技术.另外.终端在移动情况下时间同步.资源分配、移动性管理等方面也存在挑战。本文对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中应用“动中通”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探讨.并对当前代表性的研究项目(欧洲MOWGLY项目和韩国Mobisat项目)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