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的通知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三项国家标准于1990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原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和《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于1991年6月30日废止。自建设部的通知发出以后,有关部门和地方设计单位反映,新发布的这三项规范采用了新的可靠性理论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许多结构设计人员尚不熟悉,原有的设计手册和图表不便使用,需要根据新规范编制计算机程序和新的结构设计手  相似文献   

2.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 7-74)》自1974年11月1日试行以来,至1984年5月第五次印刷已发行42.6万册,成为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但十年来,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新技术不断地使用,加上《规范》中尚有不少有待补充的内容,因此迫切需要进行修订和补充,为此,主编单位-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1982年11月在  相似文献   

3.
<正> 根据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的通知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RJ10-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三项国家标准于1990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原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和《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于1991年6月30日废止。自建设部通知发出以后,有关部门和地方设计单位反映,新发布的这三项规范采用了新的可靠性理论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许多结构设计人员尚不熟悉,原有的设计手册和图表不便使用,需要根据新规范编制计算机程序和新的结构设计手册,因此,建议建设部延长旧规范的使用期限。为了保证设计质量,做好执行新规范的准备工作,建设部发出的建标[1991]245号文件作出了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工程建设部分国家标准进行全面修订1997~1999年期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将负责下列国家标准的全面修订工作。(1)《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修订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取用的荷载组合及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对原规范中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场地地震作用的抗震验算,以及钢筋混凝土和砌体房屋等内容进行修订。补充钢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的抗震以及隔震设计等内容。(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对原规范中的基本规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17-88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作了简明对比,进而对建筑分类、土类划分、冻土深度区划、地基计算、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等项内容的修订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是1973编制的我国第一本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前地基基础的设计基本上是参照苏联HHTv127—55规范与Ⅱ—1—62建筑法规执行。T(?)7—74是在国家建委的领导下,组织了全国各地大量的勘察、设计、科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等三本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按建设部(89)建标字第144号文、第141号文、第145号文通知,将于一九九一年六月卅日废止。这三本规范修订本改名为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和桩基承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新规范GBJ7-89;老规范TJ7-74),都要求按现行的混凝土设计规范进行截面强度核算,底板配筋按规范中有关规定计算。而工程实践中,过去很多设计且已建成投付使用多年的工程,基础底板的配筋率远远低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ρmin=0.1%bh_0。(老规范  相似文献   

9.
钢结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地开展了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研究,许多国际组织和有的国家已将此法正式应用于结构设计规范。本文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了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TJ17—74)的可靠度水平,以及按照《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初稿)(以下简称《统一标准》)的规定设计了钢结构构件,并进行了经济比较;还提出了关于修订现行规范设计表达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川  汪德果  苏一元  汪小锋 《工业建筑》2005,35(Z1):517-520
通过分析地基及基础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指出:材料分项系数的取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是互相匹配的,总安全系数法中的总安全系数综合了材料和荷载分项系数以及结构的重要性系数;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7-89)、TJ7-74和GB50007-2002进行地基土体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承载力设计计算,一般都能保证地基土体承载力的总安全系数不小于2.0;另外还指出,由小尺寸的浅层载荷板试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进行基础尺寸及埋深修正。  相似文献   

11.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混凝土结构理论及规范从无到有,经历了从照搬、模仿到依据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自主编制的过程。早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草案)和GBJ 21-66规范,基本引用、参照原苏联的规范;TJ 10-74规范则采用安全系数法进行设计。30多年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围绕规范修订,组织进行了六批系统的试验研究,奠定了我国现代混凝土结构理论的基础,并成为规范修订的主要依据。GBJ 10-89规范确定了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基本模式,GB 50010-2002及修订的新规范将从“构件分析”向“结构分析” 过渡。本文简介了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修订原则及主要内容,并对今后混凝土结构试验及科研方向提出了建议。参6  相似文献   

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沿革和最新修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回顾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沿革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历次版本的主要特点,着重阐述GB 50011-2001规范的最新修订情况。这些修订包括:建筑抗震设防水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基本要求和概念设计、场地分类和评估、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等基础性内容,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计算方法和抗震措施,新增加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以及大跨度空间结构、地下建筑等内容。1976年7·28唐山地震造成未设防或设防能力低的各类房屋建筑严重破坏和倒塌,通过对地震区建筑震害的调查研究,吸取经验教训,对TJ 11-78《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时进行了修订。2008年5·12汶川地震全面考验了各类建筑结构,凡按照现行规范设计建造的建筑都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在震中地区,由于实际地震影响烈度远高于设防烈度,致使具备一定抗震设防能力的建筑结构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破坏。通过对这些震害的研究,对多道抗震防线、强柱弱梁、剪力墙连梁、砌体结构整体性、楼梯间、非结构构件等抗震设计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及时地体现在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中。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被明确地编入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充实了中国特色的“三水准两阶段”抗震设防理念。图3表7参7  相似文献   

13.
韩斌  张力 《山西建筑》2007,33(26):128-129
从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基础底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的公式及图形表示,直观地表达了基础对弯矩和竖向力承载能力的变化趋势,供概念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14.
齐涛  许大鹏  高志强 《特种结构》2012,29(1):27-28,36
本文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基础压力计算公式出发,结合给排水水池结构特点,推导出一种求解偏心荷载作用下多格水池基础压力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两个算例,以方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雪庭  徐厚军 《钢结构》2009,24(7):59-6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1969年被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军事管制委员会批准颁发(当时名称为《弯曲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实施以来,迄今已有40周年,后经该领域二代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从1972年开始对规范版本进行了3次修订工作,即:1975年颁发的TJ18-75《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1987年颁发的GBJ18-8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以及2002年颁发的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共计4个版本。在每次修订中,国家标准规范管理组组织国内有关单位开展规范科研专题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必要的科学试验,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借鉴国外的有关标准,广泛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审查定稿。该国家标准对推动冷弯型钢结构的发展、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规范与指导作用。由于时间与试验经费限制等因素,规范还存在一些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有待今后继续努力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梅花形布桩是一种常见的布桩形式,具有相同基础面积下布桩较多的优点,但是在GB 50007—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给出的冲切锥体范围是依据正交布桩的形式,对于梅花形布桩未做明确说明。本文中首先总结了各国规范对于桩筏基础冲切的计算规定,针对某超高层结构巨柱下厚度为5m的桩筏基础,研究了在梅花形布桩时的冲切锥体范围,并与ACI 318-14中规定的冲切锥体范围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冲切锥体底面呈六边形,且范围较小。为增强基础的抗冲切能力,根据冲切分析结果,在斜裂缝开展处增加了钢筋立柱,进一步分析表明,钢筋立柱能够有效限制斜裂缝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在门式刚架结构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地基产生竖向变形,结构的地基沉降是不可避免的。在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对建筑物的地基沉降也作了明确的规定。本文通过算例,分别讨论单跨和双跨以及有无吊车等4种门式刚架结构形式由于地基沉降对结构分析和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准确计算节点核心区剪力设计值是节点核心区抗剪设计的关键。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称《混凝土规范》)和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简称《抗震规范》)中给出了不同的节点核心区水平剪力计算公式。基于受力平衡条件,对这两部规范中的节点核心区水平剪力计算公式进行讨论,并给出改进建议。结果表明:《混凝土规范》中对不同位置节点受剪计算应采取不同的计算公式,但顶层节点公式未考虑单侧柱端剪力对节点核心区水平剪力的贡献,而《抗震规范》中的建议公式可考虑这一贡献。《混凝土规范》和《抗震规范》中的公式均采用梁端弯矩之和等于柱端弯矩之和的假定,主要适用于节点核心区几何尺寸远小于梁跨或柱高的情况。建议公式中考虑了单侧柱端剪力对节点核心区水平剪力的贡献,其适用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19.
衢州安居工程四期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 0 0 0 7— 2 0 0 2取消了有关承载力表的条文和附录。为配合新规范的实施 ,本文结合浙西衢州市安居工程四期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 ,因地制宜地开展地区地基承载力的研究 ,为区域性地基承载力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