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柴油消费市场需求不旺的形势下,国内某炼油厂通过优化加氢类装置生产方案,降低全厂柴汽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对煤油加氢装置进行扩能改造,增产喷气燃料0.4 Mt/a;优化柴油加氢装置分馏系统流程,增加侧线抽出,增产汽油调合组分0.3 Mt/a;蜡油加氢装置分馏塔停止柴油侧线抽出,通过增加催化裂化原料增产汽油0.06 Mt/a;加氢裂化装置通过优化生产方案,增产汽油组分0.22 Mt/a。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实现加氢类装置助力全厂柴汽比从1.23降至0.83,提高了炼油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介绍吉林石化公司根据新的国Ⅲ车用柴油标准进行的原油加工方案优化。充分利用现有装置及组分油,可少量生产国Ⅲ标准车用柴油。或通过一定的生产优化措施,少量增加成本,增产国Ⅲ标准车用柴油,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大庆原油特性,以直馏柴油为主生产国Ⅲ柴油,可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当大庆原油与俄油实现分炼时,效益更加明显,也降低了柴油质量升级的成本。为进一步增产车用柴油,需要增加柴油加氢装置的能力,增加了柴油的生产成本。延迟焦化、催化裂化等装置的柴油改质难度大,这部分柴油不宜进入车用柴油调合组分,可调合普通柴油,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催化裂化装置通过LTAG喷嘴回炼加氢催化裂化柴油(LCO)、柴油加氢转化(RLG)柴油和喷气燃料馏分(常一线油)在改善炼油厂产品结构、降低柴汽比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催化裂化装置回炼加氢LCO时,在增产车用柴油的同时提高了汽油收率;催化裂化装置LTAG工艺和RLG工艺相结合,利用LTAG喷嘴回炼RLG柴油,可大幅降低全厂柴油产量,降低柴汽比,提高轻质油收率和经济效益;回炼喷气燃料馏分时,使其转化成汽油、液化气等高附加值产品,改善了产品结构,优化了产品分布,并解决了喷气燃料馏分需求量降低时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国Ⅴ柴油升级工程核心装置200万t/a柴油加氢装置于2014年9月28日一次开车成功,顺利生产出满足国Ⅴ标准的车用柴油。该装置以混合汽、煤、柴油为原料,主要产品为满足国Ⅴ标准质量要求的清洁柴油,副产石脑油,并且在冬季可以通过开启分馏侧线,实现低凝点柴油的生产,是天津分公司生产清洁柴油的主要装置。与常规柴油加氢装置相比,天津分公司新建的200万t/a柴油加氢装置在降低能耗方面实现了重要的技术进步。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新建2.2 Mt/a连续液相柴油加氢装置生产国Ⅳ车用柴油的运行情况。装置运行27个月能够稳定生产国Ⅳ车用柴油,降低装置负荷后可生产国Ⅴ车用柴油。运行结果表明:1反应比较缓和,由于循环油的作用,最快提温速率为6℃/h,不存在飞温的问题;2该技术液相物料是连续相,在高效反应器内构件的共同作用下,床层径向温差最大不超过1.5℃,催化剂的平均提温速率为0.5℃/月,按目前原料硫质量分数为0.31%预测,RS-2000催化剂第一周期可以累计运行55个月;3生产国Ⅳ车用柴油时装置能耗为195.86 MJ/t,低于传统的滴流床加氢的能耗。另外对循环比的选择和分馏塔单塔流程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建议适当放宽进料泵的设计温度,增大反应加热炉的热负荷,并在现有分馏塔上游增设汽提塔确保产品柴油腐蚀合格。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炼油企业在生产超低硫清洁柴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其对企业经济效益和长周期运行等方面的影响,实施了常压蒸馏塔新增轻蜡油抽出流程的改造,提高全厂生产方案优化调整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延迟焦化装置柴油切割点、优化柴油加氢装置原料配比、减少催化裂化装置油浆产量、调整蜡油加氢和加氢裂化装置负荷、优化常压蒸馏塔加热炉和减压蒸馏塔加热炉操作等一系列措施,使柴油加氢装置催化剂使用周期延长至4年以上,经测算,全厂可增产汽油 107 kt/a,节省燃料气 1 200 t/a,减少氢气消耗 1 500 m3/h,增加经济效益 4 960 万元/a。  相似文献   

7.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生产0#车用柴油调和组分的装置有高(中)压加氢裂化装置、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及芳烃联合装置。在确保高柴油产量的条件下,设计了符合国Ⅲ、国Ⅳ和国Ⅴ标准要求的0#车用柴油调和方案,并针对调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各加氢柴油调和组分的十六烷值、闪点(闭口)及密度均满足相应的国标要求;高(中)压加氢、汽柴油加氢柴油的含硫量分别为10,40μg/g,后者高于国Ⅴ标准;重芳烃和煤油的凝点和冷滤点很低,具有较好的低温流动性;若用降凝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替代煤油调和柴油时,前者的加入会对脂肪酸型耐磨剂产生一定的负协同效应;采用优化后的调和方案,产品性质优于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国内某炼油厂柴油产品产率和密度均偏低,导致全厂仅能生产调合硫质量分数低于350μg/g的国Ⅲ标准车用柴油产品.根据柴油国Ⅴ质量升级的需要,对该厂现有0.80 Mt/a加氢改质和0.15 M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进行加工方案优化,使其具备生产硫质量分数低于10 μg/g的国Ⅴ标准柴油产品的能力,增加-20号、0号柴油产品产量.采用FRIPP开发的加氢改质降凝工艺技术(FHIW)对两套加氢装置的原料进行优化调整,结果显示:生产-20号柴油方案时,使用两套加氢装置分别加工四组分混合油和直馏轻柴油的柴油产率为90.71%,较五组分混合油一起加工提高1.81%;生产0号柴油方案时,使用Ⅰ套加氢装置加工五组分混合油柴油产率为97.20%,较Ⅱ套加氢装置提高1.95%.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柴油加氢装置在催化剂使用末期,由生产满足国Ⅲ排放标准柴油改产国Ⅳ排放标准柴油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通过优化全长柴油加工方案、优化原料性质、提高装置氢分压和氢油比等措施,自2014年8月起顺利生产出硫质量分数小于50 μg/g的满足国Ⅳ排放标准柴油产品,且平稳运转至2015年6月,解决了柴油加氢装置产品质量升级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为全厂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柴油质量升级进度,2017年柴油质量要达到国Ⅴ的标准要求,某公司从柴油生产现状出发,根据柴油产品质量升级面临的问题,结合市场需求,以国Ⅳ、国Ⅴ柴油标准为目标,对产品结构进行了优化。制定柴油质量升级技术方案,对现有PSA(变压吸附法)装置进行扩能改造和利用半再生重整装置对催化中汽油预加氢,增加连续重整装置原料,提高氢气产量,新建一套100×104t/a柴油加氢装置,提高直馏柴油和催化柴油加氢能力,同时,解决了系统优化和公用工程配套问题。柴油质量升级规划方案实施后可以达到生产国Ⅴ柴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在中国石化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首次工业化成功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生产的柴油满足车用柴油国Ⅳ排放标准要求;实际标定时,原料采用部分直供,装置能耗为298.87 MJ/t,如果装置按照设计全部为热进料,该装置能耗为242.02 MJ/t,远低于传统滴流床工艺418 MJ/t左右的平均能耗。  相似文献   

12.
受国内油品消费市场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柴油市场消费量已达峰值。为了适应柴油市场的变化,某大型炼化企业对新建蜡油和柴油混合加氢裂化装置、中压加氢裂化装置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转化工艺改造、柴油加氢装置引入部分裂化技术等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对上述措施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使其在柴油转化、柴油质量提升等方面更具竞争力,也更加契合全厂炼油总流程。在炼油厂向化工转型的同时,柴汽比从1.71降至0.91,消除了柴油质量瓶颈,2022年2月出厂车用柴油全部符合国Ⅵ车用柴油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车用柴油排放标准的要求日益严格。目前,中国柴油多执行硫质量分数低于350μg/g的国Ⅲ标准,只有少部分地区执行硫质量分数低于50μg/g的国Ⅳ标准。炼油厂面临着柴油硫质量分数低于10μg/g的国Ⅴ质量升级问题。从柴油质量升级的趋势和紧迫性出发,对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柴油加氢装置国Ⅴ质量升级改造方案主要包括:更换高活性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催化剂床层装填均匀;调整全厂总加工流程使改造装置加工性质较好的直馏柴油;增加反应器催化剂装填量;提高反应器操作温度;更换高效反应器内件;增设循环氢脱硫系统等,同时指出装置质量升级改造可能遇到的瓶颈,并指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柴油加氢催化剂PHF在某石化公司炼油厂新建柴油加氢装置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下具有较高的脱硫率、脱氮率,产品各项化验指标均符合国Ⅳ柴油标准;精制柴油硫含量≤50μg/g,达到设计水平;催化剂的干燥、硫化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切换原料后通过调整工艺条件可生产符合国Ⅳ和欧Ⅴ标准的清洁柴油。  相似文献   

15.
大庆石化总厂炼油厂为增产柴油,提高柴汽比,各装置操作人员精心操作,合理调整工艺条件,1996年11月将第三套常减压蒸馏装置常压二线馏分油凝点由-2~-9’C上调至 2~-5℃;催化裂化轻柴油凝点由-15~-22℃上调至-10~-17℃;柴油降凝装置开工正常后,汽油干点按175℃控制。由于严格控制汽油干点、柴油凝点等项指标,使柴油产量比1995年同期增加9.08万t。为改善柴油质量,1996年改造了热裂化装置分馏系统,同时第一、第四套加氢装置联合进行柴油精制方案,精制重油催化裂化柴油11.11万t,多产优质柴油10.77万t。[摘自大庆石化总厂炼油厂…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炼油厂航空煤油(航煤)生产装置现状,为了增产航煤,采取提高800万t/a常减压装置直馏航煤收率以及提高航煤加氢装置负荷的应对措施,并对其加工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改善原油性质,优化常减压装置操作,2019年该装置直馏航煤收率为13.39%,同比增加1.56个百分点,单月航煤收率最高为14.79%;将40万t/a航煤加氢装置处理量由设计值46.70 t/h提高至63.24 t/h,运行负荷达到设计负荷的136%,航煤产品质量稳定可控;2019年2套航煤加氢装置(总产能100万t/a)航煤产品产量为97.59万t,同比增产12.14万t,直馏航煤转化为航煤产品的比例提高约0.9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公司催化裂化联合装置(包括140万t/a催化裂化、30万t/a气体分馏、8万t/a甲基叔丁基醚、产品精制等4套装置)存在能耗较大的问题,分析了联合装置能耗情况,并提出节能优化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联合装置能耗主要包括循环水、电、低压蒸汽、中压蒸汽和除盐水;采取装置联合热直供优化(催化柴油直供柴油加氢装置、催化汽油直供汽油加氢装置)、换热流程优化(分馏塔塔顶油气热量利用、分馏塔塔顶循环油热量利用、分馏塔一中段油热量利用)的节能改进措施,该联合装置可节约蒸汽21.5 t/h、循环水126.0 t/h、电214.7 kW·h,经济效益可达2 718.78万元/a,投资回报期为0.6个月。  相似文献   

18.
吉化集团公司乙烯厂30万t/a乙烯装置裂解原料原为吉化炼油厂提供的含有大量柴油组分的化工轻油,为了增加柴油产量,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吉化及时进行了企业内部资源优化调整,初步实现了以石脑油替换化工轻油生产乙烯。乙烯装置的裂解炉经过技术改造后,可以用外购石脑油。炼油厂干气、有机合成厂抽余C4等作裂解原料生产乙烯。该技术措施的实现,使炼油厂成品油柴汽比从1月的0.56提高到3月的0.9,年增产柴油可达19万t。为了配合30万t/a乙烯装置裂解原料的轻质化,乙烯厂还投资1150万元建成40万t/…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经济高效调整产品结构,降低炼油厂柴汽比,进行了催化裂化装置掺炼渣油加氢柴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重油催化裂化原料相比,渣油加氢柴油具有更好的可裂化性能和汽油选择性,其转化率高达79.46%,汽油收率高达62.72%。某装置掺炼5.34%渣油加氢柴油时,每天可减少柴油198.4 t,增产高辛烷值汽油154.1 t,可显著降低炼油厂柴汽比,汽油研究法辛烷值(RON)增加0.2个单位。  相似文献   

20.
第二柴油加氢装置作为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胜利炼油厂1.2 Mt/a高硫高酸适应性扩能改造项目的一部分,于2015年5月13日一次开车成功。装置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将原有的冷高分流程改为热高分流程;更换法国Axens公司加氢精制催化剂HR648,并采用密相装填;换热系统优化改造,增设热媒水系统。改造开车以来,装置执行过普通柴油方案、3~#喷气燃料方案、国Ⅴ车用柴油方案,均产出合格产品。装置能耗(标油)较改造前降低了7.1 kg/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