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促进中国的建筑节能工作 ,1998年建设部对我国北方主要城市的供热和建筑节能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 ,并完成了《促进中国建筑节能的契机》的研究报告 ,提出了推进我国城市供热改革和建筑节能的工作建议。要促进我国的供热改革 ,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必须采取“两手抓” ,一方面 ,将“热”作为一种商品 ,让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控热量 ,并按实际使用的热量由用户自己直接交费 ;另一方面 ,所有新建住宅必须严格执行已有的节能标准 ,鼓励新设计、新建筑材料、新施工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世界银行中国城市供热采暖改革与建筑… 相似文献
2.
国内城市集中三联供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集中三联供系统是指利用城市各类能源,使用一套系统向城市民用建筑群或住宅区集中供应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用能的装置。实践证明:三联供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实用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供热新模式,是一项利国、利民、改善城市人民工作生活环境,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节能项目。该系统能从以下几方面节能。1.能够有效地利用城市各种能源,且能源利用率高。电、燃气、油、海水、垃圾焚烧热等都可以作为城市三联供的能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若利用热电厂的低压蒸汽作为城市三联供的热源,一则可以提高夏季热电厂的发电和供热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4.
一、综述 从技术角度看,供热系统由能源转换、输送分配与使用三个环节组成;从经济角度看,能源转换与输送分配构成生产环节,而能源使用则构成消费环节。 现行的供热福利制是住房制度福利制的衍生物,不利于集中供热的发展和节能。在这样的福利制改革之后,昂贵的热费将使消费者难以承受,这将促使电采暖提前进入居民家庭,给本已十分紧张的电力供应造成新的冲击和高品位能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大气污染是当今世界性严重问题。我国由于财力有限,环境治理工作发展较晚,情况越来越严重。烟台市属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之一,环境污染严重,与开放城市的地位很不相适应。我市的污染主要是一家一户、工矿企业、事业单位采用小火炉、火炕、小锅炉分散采暖供热引起的。几年来我们在发展集中供热,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有一些收获与体会。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城市供热计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供热计量改革的发展前景。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对城市供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强化供热计量改革,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热服务。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末,我国"三北"地区城市供热局部开始进行了收费改革,至今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回顾、总结城市供热计量改革的发展过程和经验教训,对推动城市供热计量改革健康、有序的发展,十分有益。发展到现在,城市供热计量难导致供热更难的局面。当时建设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充分调 相似文献
8.
史文学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3,(9):63-63
本刊讯(史文学)2003年8月22日建设部科技司在京召开了200飞年国家高技术应用部门发展项目“集中供热计费改革相关的政策与技术研究”之“住宅采暖热价分析与确定“课题鉴定会口鉴定委员会专家在认真听取审核了课题组承担单位的汇报和材料后.提出了鉴定意见。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建筑物能耗与热量关系研究一,天津津欧供热节能开发中心、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热价研究组的‘’住宅采暖热价分析与确定”课题通过了专家委员会的鉴定。 据了解,鉴定课题的研究是配合国家城镇供热体制改革政策的出台提供的可供参考的实施方案。鉴定会上.专家组成员与课… 相似文献
9.
供热,热水采暖及空气调节水系统中,热(冷)媒的水力输配系统往往存在水力失调。这意味着热(冷)量输配不均匀,民地致部分房间过热或过冷,同时浪费能量。本文介绍平衡阀及其智能仪表,它可以实现管网系统的水力平衡,同时还阐述了平衡原理及其应用方法,可供有关人员设计、使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欣苑小区规划面积为12万m~2,采暖供热系统的热源为一口出水量为110T/h,水温为80℃的地热井和三台100万大卡/小时的调峰油炉。为节省地热资源,降低供热成本,必需从热源、热网到用户,采取全方位的节能措施,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才能保证小区实现室内温度恒定、舒适、可调的供热要求,并考虑小区的远景规划,为不断扩大供热面积奠定基础。 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1 研究的主要内容 采暖供热系统的节能包括热源节能、热网节能、用户节能三个方面的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这三个方面,并对地热水综合利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府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正>前言城市集中供热的主要特征是建设集中热源,以不同规模的热力网向热用户输送热能。集中热源:鉴于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国情,集中热源主要包括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热电厂装机容量一般都在6000千瓦/台左右;区域锅炉房建设部建城(1994)599号《城市区域锅炉供热管理办法》规定,特大城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探讨了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方式与集中供热热网参数相适应的特性,通过方案比较,具体分析了分户计量后,这一采暖方式在节约能源方面的显著作用,及其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两年来电力市场出现缓和,某些部门、地区为促销电力,大力提倡 电热锅炉供暖:有的城市为了环境问题,禁烧煤炭,提出“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等措施。某些人提出:“放弃过去苏联模式,大型热电、大型热网”,说是浪费能源、不经济,应彩分散供热:--电锅炉、电热泵、燃气采暖等等;本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上述论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区域供热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供热公司的经济效益和供热系统的使用寿命。本文讨论了区域供热运行管理的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涉及供热的全过程,从热力的生产配送直到与最终用户连接。 相似文献
17.
热力站自动监控系统基本思路与控制模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热力站运行自动控制的意义 1.1 问题的提出 供热系统效率低下,致使供热能耗高而热环境质量差,是我国目前建筑供热状况的基本特征。就全国范围内集中供热地区而言,建筑物供热的主要状况是热源紧缺,总体供热不足,无法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需要。因此在现有能源供给条件下,节能成为紧迫的首要任务。 我国现行的热力站运行管理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影响了集中供热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主要反映在:缺少全面的参数测量手段,无法对运行工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判断;系统运行工况失调难以消除,造成用户冷热不均;供热参数未…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