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在我国的产量较大。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因此在工业纺织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的技术主要为采用疏水性分散燃料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染色,要使用到染料助剂等材料,因此存在着染料助剂和染料浓度对涤纶长丝上染率的影响的问题。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通过试验对涤纶长丝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进行染色时受到助剂和燃料浓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到的结果是,使用一定浓度的分散红3B和复配助剂,对于涤纶长丝的上染率影响最高。为预测染色过程中的上染率,有效提高染色产品的质量和染料的利用率。对影响染料上染率的最主要因素为染料用量、染色时间及温度展开论述,在分析上染率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并建立一元特性模型显示上染率与3个主要影响因素。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最终构建上染率的较精确的预测,对于多元非线性预测模型进行设立,实现利用该多元模型计算得到的上染率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相符,比以此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纺织品除了用单色染料染色外,更多的是用两个或多个染料的拼色染料染色。对用于拼色的各个染料,要求在染料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能,也就是在整个染色过程中各个染料上染于染色纤维上的量在比率上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在评价染料相容性能时,传统的做法都是取决于染料的染色动力学物化数据,如:半染时间、扩散系数、亲和力等等。但是这些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辅助手段对姜黄染料上染纯棉织物染色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同浴染色工艺要优于先染色后媒染。通过正交实验分析,证明超声辅助能够有效提高姜黄染料的染色深度。在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60 min,浴比1∶30的条件下,超声辅助姜黄染料上染棉织物的K/S值为4.12,没有超声辅助染色的K/S值为3.76。超声辅助姜黄染料上染棉织物染色时间短、上染温度低、上染率高、匀染性好、耐摩擦性优良,具有良好的节能降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染色废水的还原脱色及其回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还原型双组分脱色剂对含有不同种类水溶性染料的染色废水进行脱色处理,重点研究了脱色剂用量、反应温度、pH值和时间对脱色反应的影响。并且将脱色后的染色废水回用于织物染色中,在染料的上染速率曲线和颜色特征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脱色刑用量的增加,染色废水的脱色率都逐渐升高:中性pH条件和温度的升高均可以促进染色废水的脱色;在60℃~700℃,脱色率可达到90%;在常温下3~5分钟内完成脱色,而直接染料不超过15分钟,脱色废水能够回用于织物染色中,染料的上染曲线几乎没有变化,染色深度和色差变化极小。  相似文献   

5.
张伟 《染料与染色》2007,44(5):38-40
在常压下,用七种分散染料及其复配染料对聚乳酸纤维进行染色,并对染色纤维进行了牢度性能测试。除了黄棕色外,其余染料的上染率都随着色度的增加而下降。同一只染料在同一的色度下,延长染色时间对增加染料的上染率作用不明显。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黄素色和蓝色染料的上染率得到明显的提高,而对深红色和黄棕色染料而言这种作用并不明显。同时,通过测量染色纤维的色彩强度定量的描述了染料上染率对温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朱善长 《上海染料》2012,40(1):35-36
问:如何防止上高直接性染料染色时的色花? 答:黄D-3RNL、玫红D—FR和蓝D-4BN为直接混纺染料(吴江铜罗染料化工厂)三原色。由于它们的相容性较好,上染基本一致,色牢度较好(表1),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较多的应用于染浅鲜色。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国内印染业习用的低温型和高温型三原色分散染料对超细涤纶和超细绵纶染色,研究了两组染料对两种纤维的温度-上染量曲线,并对样品进行了色差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型三原色分散染料可用于涤/锦复合丝织物的染色,而低温型三原色分散染料因对两种纤维的上染率相差较大,且色差较大,不宜用于涤/锦复合丝织物的染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几支酸性络合染料在锦纶织物上染色为例,对染色的浴比、竭染率、上色率、助剂对染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合理的染色方法。同时对不同织物的色光、强度进行目测和电子测色的比较。结果表明:酸性络合染料的染色色光和强度目测结果和电子测色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电子测色减少了人为误差。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印染过程中色花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活性染料上染曲线制定染色工艺的方法.在浸染过程中,定时取点测定吸光值并绘制染料上染曲线;根据曲线分析各阶段上色速率,确定加元明粉、纯碱和升温速度等工艺.本方法用于拼色染料的染色工艺制定时,要兼顾每支染料特性,平衡取舍,可达到匀染效果.  相似文献   

10.
染色对PTT纤维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染色温度和时间对PTT纤维上染率和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染色温度升高,PTT纤维的上染率提高,最佳染色温度为110℃;在110℃时,染料分子容易进入纤维的非晶区,染色开始时纤维的上染率明显升高,染色时间对纤维上染率的影响不大;在90℃时,染色前期PTT纤维的上染率较低,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纤维的结晶度和晶区取向降低,上染率明显升高;在130℃时,纤维的冷结晶过程容易发生,大分子链排列紧密,纤维的上染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超临界CO2中混合染料对涤纶织物的染色行为,利用自行研制的超临界CO2染色装置,在温度70~130℃,压力16~24MPa,时间15~100min的条件下采用混合分散染料(分散蓝366和分散红343)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研究,考察染色条件对混合染料上染量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单种染料染色结果揭示混合染料上染涤纶时两种染料的相互作用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染料染色时的总上染量和其中的各单种染料上染量均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混合染料总上染量大于相同条件下分散染料单独染色时的上染量(是分散红343的146.8%,分散蓝366的131.7%),而混合染料中的单种染料上染量小于其单独染色时的上染量(分散红343的两者比例为56.3%,分散蓝366为81.0%);在混合染料染色过程中,两种染料对涤纶织物染色具有选择性和竞争性;染后涤纶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均能符合国家标准中合成纤维丝织物的一等品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二浴法染色中,以表观色深K/S值作为衡量染色效果的依据,研究了第一浴染色工艺曲线、温度、pH值、时间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以染料的上染率K/S值为依据,研究了第二浴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曲线、温度、时间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较佳的聚乳酸混纺织物深色染色配方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3.
选用TERASIL分散染料对PET/PA超细纤维无纺布进行染色,从染料的相容性、提升性和上染率等方面对染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ERASIL分散染料染PET/PA超细纤维上染百分率高、得色深、色牢度较高;染色条件为染色温度100℃,染色保温时间40分钟,染料用量可在4%以内。  相似文献   

14.
选用碱性兰染料对蔺草进行染色,探讨染液pH值、染色保温温度、染料用量、电解质的用量及染色保温时间对蔺草上染率和摩擦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碱性兰染料对蔺草进行染色时,最佳上染率和摩擦牢度的工艺条件是:染液pH值7~10,染色保温温度80℃,染色温度在70℃以下时升温速率控制在3℃/min,染色温度在70~80℃时升温速率控制在1℃/2 min,染料用量为0.5%~1%(owf),元明粉用量10 g/L,染色保温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15.
周文贤 《广州化工》2022,50(1):67-68,86
随着车载偏光片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需要具有偏光片性能高且耐久性优异的偏光片,染料系偏光片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能,常用于车载偏光片.本文通过探讨了二色性染料在不同染色工艺包括染色时间、染色温度、不同的促染助剂及其用量、超声波染色等,对染色PVA膜素子的透过率光学影响,分析了不同染色工艺对PVA膜的上染效果,明确了提高PVA膜素...  相似文献   

16.
Dianix U-SE 型三元色染料是日本三菱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的新产品,适用于高温高压染色,也可用于热熔染色。据介绍,U—SE 型染料与 AC-E 型染料相似,染色性能良好,可以缩短染色时间,进行快速染色。而两者比较,AC-E 型三元色染料比 U—SE 型三元色  相似文献   

17.
以一步法锦/氨空气包覆纱为研究对象,进行酸性染料染色工艺研究,探讨了pH值、时间、温度、浴比、染料质量浓度等对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得到染色工艺为:pH值3.0,染色时间60 min,染色温度90℃,浴比1∶40,染料质量浓度0.25 g/L。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比较了一步法和两步法锦/氨空气包覆纱的上染率,结果表明:一步法的上染率高达98.19%,明显高于两步法44.92%的上染率。水洗牢度测试表明:两者耐洗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安炜梁  高国芬 《广东化纤》2010,(4):22-24,27
选用了EX型、BF型两类活性染料,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莫代尔纤维进行染色。通过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出了它们的上染率、固色率及浮色量,分析比较了它们染色特征值的差异,结果表明:EX型染料比BF型染料更适合于莫代尔纤维染色。  相似文献   

19.
用于涤/锦复合丝染色的分散染料三原色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谱新  郑庆康 《染料工业》2000,37(1):23-24,15
本文用国内印染业习用的低温型和高温型三原色分散染料对超细超细锦纶染色,了两组产对两种纤维的温度-上染量曲线,并对样品进行色差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型三原色分散产可用于涤/锦复合丝织物的染色,而低温型三原色分散染料因对两种纤维的上染率相差较大,且色差较大,不宜用于涤/锦复合丝织物的染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多支活性染料在GTA阳离子化改性棉织物上的无盐拼染效果。通过测定染料的S、R、E、F值,绘制染料的渐进上染曲线,分析不同类型三原色染料间的配伍性能好坏,选择一组配伍性好与一组配伍性差的染料进行对比拼色,探讨传统有盐拼色染色工艺中的"配伍性"概念是否适用于阳离子化改性棉无盐拼色染色。其中染料配伍性能的评价采用比较S、R、E、F雷达图形相似程度的方法。本文实验结果证明了在阳离子化改性棉上进行无盐拼色染色,传统有盐拼色染色工艺中配伍性概念适用于阳离子化改性棉无盐拼色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