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在生产条件下进行保护渣,保温剂,保温帽三位一体工艺浇铸钢管钢锭的试验研究结果。以使用蛭石系保护渣为基础,探讨了最佳保温剂和保温帽的选择,结果表明,蛭石系保护渣,波浪形整体钢锭模挂绝热板,炭化稻壳三位一体工艺能成功地用于浇铸普碳、低合金、高合金波浪形上小下大钢锭,轧制无缝钢管。对钢锭解剖分析表明,用炭化稻壳和发热剂时,钢锭头部C,S偏析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马学忠 《鞍钢技术》1994,(10):17-19
研制出一种新型连铸中间包碱性保护渣代替炭化稻壳。试验及应用结果表明,碱性保护渣明显优于炭化稻壳。吸收夹杂性能较好;缩短了中间包整备周期,处长了使用寿命;保温和防氧化性能较好;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沈明钢  唐复平 《炼钢》1998,14(1):37-39
采用实验和数学西式计算的方法,对新型中间包碱性保护渣的破裂性、保温发以及夹杂吸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性保护渣在几个方面的性能都优于炭化稻壳。  相似文献   

4.
新型保温剂——碳化稻壳保温钢锭帽口试验新工艺,代替现行的蛀石、发热剂保温钢锭帽口的工艺,改善了钢锭帽口保温效果,改善了轴承钢和弹簧钢的钢锭中心增碳,提高了成材率,比使用发热剂降低了成本。试验发现:应降低保护渣中含碳量,还应改进帽口设计,增加钢锭帽头的实心高度,好进一步提高钢的成材率和解决钢锭中心增碳问题。经试验认为碳化稻壳是目前最佳的钢锭帽口保温剂。  相似文献   

5.
以一个特制水桶,满盛水,上漂稻壳,模拟盛钢桶内的渣和钢进行浇注试验,观察到水浇注进行到后期,水口上液面高20~30mm 时,出现漩流,在漩流出现的同时,有水和稻壳形成混流进入模中,污染末尾浇注的水锭;分析了水和稻壳混流形成条件,把观察到的经验,推广到浇注钢锭上,针对改善钢锭质量,提出了 Q 残余≥Q 保质,以及 Q 保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稻壳生产优质白炭黑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由稻壳生产优质白炭黑的基本原理及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稻壳能生产出优质白炭黑产品.由于用稻壳为原料、碳酸钠循环使用、不需外加其它燃料,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工艺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新型膨胀石墨复合保温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种具有良好膨胀性能和隔热性能的含碳材料,通过优化复配,开发出了一种性能优良的炉外铁水保温材料。工业试验表明,膨胀石复合保温材料的保温性、铺展性和溶渣均优于碳化稻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梅钢公司的钢包在使用中出现严重的粘渣,造成了钢包使用寿命降低、钢包周转紧张、粘渣污染钢水等不良后果和现象,通过实验深入地开展了钢包粘渣机理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脱氧产物Al2O3的含量、包衬耐火材料表面状况、钢包覆盖剂的使用等都会导致粘渣。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多因素分析法,研究了在石灰活性较低、质量较差条件下,LD转炉使用返回渣对冶炼工艺参数的影响。找出了影响终点石灰熔化率K等七个工艺参数的回归关系式。获得了返回渣加入量、白云石加入量的变化分别引起K等七个工艺参数的变化值。计算了返回渣、白云石等渣料的热效率值,分析了加入返回渣、白云石后熔池热量及铁耗的变化。 结果表明:使用返回渣必须根据原料、操作条件综合考虑对工艺参数的影响,文中指出了其可能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电石渣的理化性能,探讨了在昆钢烧结工序和炼钢工序使用电石渣的可能性,提出了在烧结配料中用电石渣替代部分石灰石、在炼钢用电石渣作原料之一生产复合渣等设想,同时对使用电石渣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崔弘  刁瑞荣 《包钢科技》2014,40(4):14-16
文章通过介绍双渣、留渣炼钢工艺在包钢150 t转炉运用的效果,及在实际生产中双渣工艺所遇到的难点和解决方法,得出双渣、留渣工艺有降低渣料消耗、降低钢铁料消耗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转炉含磷钢渣高效循环利用,系统分析了转炉含磷钢渣的生产状况、组成成分、磷元素的来源和迁移富集机理、矿相结构以及脱磷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转炉含磷钢渣循环利用技术的探讨总结,表明目前的钢渣循环利用技术存在着磷资源利用效率低和钢渣能量损耗大的缺点。因此,依据钢渣磷质量分数高低决定其利用方式并在循环利用环节尽可能降低钢渣能量损失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进一步对实现低磷渣和高磷渣的高效循环利用进行了展望,从而为钢铁企业提高转炉含磷钢渣循环利用率和降低原料生产成本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超低碳、超低磷钢种冶炼的增多,济钢复吹转炉终点氧含量大幅提高,严重侵蚀了转炉炉衬。从高氧化性炉渣对炉衬的侵蚀机理入手,提出了兼顾溅渣层和炉底的溅渣工艺,介绍了超低碳、超低磷钢溅渣护炉工艺参数的优化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脱磷炉采用回吃脱碳炉返回渣的工艺。主要研究了脱碳炉渣的熔化特性以及作为炉料在脱磷炉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每炉次加入约3.5t的脱碳炉渣,可平均节约1.01t石灰,4.71kg/t钢铁料消耗,脱磷炉终点炉渣的岩相组成主要由硅酸二钙、RO相、玻璃相和少量的金属铁粒组成。加入返回渣后脱磷炉终点炉渣中硅酸二钙和铁酸二钙含量有所增加,玻璃相含量降低,炉渣碱度有所升高,脱磷炉终点钢水成分控制水平有所提高。由此表明,采用脱碳炉渣返回脱磷炉循环利用减少了石灰等原辅料和钢铁料消耗,同时达到了预期的脱磷效果。  相似文献   

15.
鞍钢第二炼钢厂90t转炉留渣操作工艺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贸渣操作工艺的实践及对比分析,证明此法具有改善化渣、增强钢水脱磷、脱硫能力,降低号钢成本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对唐钢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SPHC钢种冶炼全过程脱硫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转炉冶炼终点控制、挡渣出钢和精炼渣系选择、快速化渣、尽早成渣等方面提出优化措施,形成LF炉快速深脱硫新工艺。实施后,SPHC钢种的平均精炼周期由37 min缩短到30 min以内,较好地实现了炉机匹配。  相似文献   

17.
转炉炉衬在极其复杂、激烈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冶炼过程中,不仅承受高温钢水与熔渣的化学侵蚀,还要承受钢水、熔渣、炉气的冲刷作用以及加废钢的机械冲撞等。本文概述了影响炉衬寿命的因素,便于对转炉更好的维护。  相似文献   

18.
赵成林  张宁  朱晓雷  张维维  王丽娟 《钢铁》2015,50(12):110-113
 LF热态渣的循环利用可减少废渣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对LF热态循环渣的脱硫能力及可回收性进行了分析,热态循环渣返回LF炉和转炉参与冶金反应后,可大幅降低渣料消耗,LF炉每罐回收热态循环渣1~1.5 t,平均节省石灰及其他助溶剂用量5 kg/t(钢),转炉每罐回收热态循环渣3~5 t,渣料消耗平均降低10~15 kg/t(钢)。采用热态循环渣配加石灰的LF炉造渣制度后,在相同的处理时间内,处理终点钢水中硫质量分数与常规处理几乎相同,同时节省了能源消耗,但必须考虑对钢水增硅、增锰的影响。热态循环渣返回转炉后导致入炉铁水温度低及吹炼过程渣量较大,因此转炉吹炼全程以低枪位操作更为适宜。在不影响生产组织的情况下,热态渣以返回转炉循环利用为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承钢150吨转炉低磷钢冶炼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副枪设备在转炉炼钢过程中连续取样测温的方法对转炉脱磷工艺进行研究,在冶炼低磷钢种时,通过在转炉吹炼中期约6 min时进行倒前期渣操作能有效的控制钢水磷含量;并通过出半钢脱磷、渣洗等手段对转炉脱磷进行有效的补充来实现钢水磷含量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