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立了精确的预测液化天然气密度及汽液两平衡算法的基础上,考虑了真实流体效应影响,推导了液化天然气(LNG)低温Yong,压力Yong及冷量Yong分析数学模型,运用上述模型计算了各种Yong的大小,并讨论了环境温度,系统压力,混合物组分对LNG冷量Yong特性的影响,提出应根据实际LNG流体的低温Yong压力Yong大小,综合考虑气体供给压力等因素,通过热力循环优化,确定LNG冷量Yong动力回  相似文献   

2.
液化天然气热值高,污染小,无毒,单位容积贮量大,极适宜用作城市洁净燃料特别是作为调峰气源。本文介绍了以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城市煤气的典型流程,并着重就降低煤气站蒸发气压缩机、LNG泵等主要动力设备的能源消耗及LNG冷量利用方式等进行了尽探讨。  相似文献   

3.
液化天然气冷量利用发电方案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应用液化天然气(LNG)冷量进行发电的可行性,阐述了其冷量利用原理着重介绍了LNG冷量发电的典型流程,探讨了其性能影响因素,说明LNG冷量具有较大发电潜力,应对其充分合理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液化天然气汽车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晓东  顾安忠 《新能源》2000,22(9):26-32
介绍了天然气汽车(NGV)的三种储气技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压缩天然气(CNG)技术是在高压(约20MPa)下储存天然气,其缺点是一次充气行程短,还存在造价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新兴的吸附天然气(ANG)技术是在中等压力(约3.5MPa)下吸附储存天然气,要进入实用化还有待于解决吸附热问题及开发更高效的吸附剂。液化天然气(LNG)在储存容器的尺寸、重量和造价方面都比CNG技术更有优势。本文针对我国的情况分析后指出,应重视发展和推广重型车辆的LNG技术。  相似文献   

5.
Mobil,Wing集团将建造中国的LNG,LPG的IPP工程美孚(Mobil)石油公司和休斯顿的威尔(Wing)集团已形成战略联合,在中国大陆建造独立发电工程(IPP)。美孚公司可能购买威尔集团现在和将来在中国的LNG(液化天然气)和LPG(液化石...  相似文献   

6.
引进天然气优化发电能源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我国发电能源结构,燃用天然气与煤炭的比较,天然气的储量,运输,安全性,引进LNG以改善发电能源以煤为主的结构,以减轻环境污染治理的压力和改进调峰手段,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型边际气田开发技术--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PSO),是一种新型的边际气田开发技术,具有投资低、建造周期短、可重复使用的优点。本文介绍了浮式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的概念,结合国际上最新的设计方案对该装置的液化流程、LNG储存系统、卸货系统以及总体布局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200 1年 1 2月 ,印度尼西亚能源和矿产部长普尔诺莫访问北京时说 :“印尼方面已向中国政府提交了有关珠江三角洲液化天然气 (LNG)项目的标书。我们对中国政府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合作伙伴表示理解 ,也相信中国政府会以公平、透明的方式进行评审。”在回答记者提问时 ,他又说 :“印尼与其竞争对手相比 ,在进军珠江三角洲LNG项目方面至少有两个优势 ,一是价格 ,二是供给安全。印尼是世界领先的LNG出口国 ,也是目前最大的LNG输出国 ,印尼将努力继续保持这一地位。印尼有三个主要LNG生产基地 ,年产能力为 480 0万t,完全有能力…  相似文献   

9.
人类从懂得用火熟食至今,已经历了应用植物燃料、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四个阶段。气体燃料的应用,则又从煤气开始,过渡到液化石油气,再由煤气、液化石油气混合使用,过渡到天然气大管网供气,以天然气为主气源,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煤层气、二甲醚等其它气源为辅助气源。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30年来LNG工厂建设的投资情况,介绍了现代LNG工厂的设计原则,指出了影响LNG工厂投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热能动力工程》2000,15(4):398
据“ModernPowerSystems”1999年 4月号报道 ,广东省正考虑建设液化天然气 (LNG)进口终端 ,以便有助于满足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据说 ,该工程项目是在中国的第一个此类项目 ,计划于 2 0 0 5年完成。该项目已得到初步批准 ,但还需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一旦得到批准 ,可能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可行性研究。最有希望的LNG终端场址是紧挨香港的深圳和经济特区。该项目将由一些公司合建 ,预计将由中国国家海上石油公司领导 ,将包括广东省的有关部门。外国石油公司也可能被包括进来。该终端将连接到一条新建的 40 0km管道…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液化空气储能系统(LAES)压缩热利用不完全的问题,构建了耦合有机朗肯循环的液化空气储能系统(ORC-LAES)。对ORC-LAES系统建立热力学性能计算模型,在设计参数下分析压缩机出口压力、膨胀机入口压力、加压水初温、加压水流量比及膨胀机级数对ORC-LAES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缩机出口压力由6 MPa上升到16 MPa、加压水初温从293 K上升到323 K时,系统的循环效率、火用效率和液化率均下降;当膨胀机入口压力由8 MPa上升到18 MPa时,系统循环效率和火用效率均增加;当加压水流量比由0.51上升到0.96时,系统循环效率和火用效率先增加再减少,流量比为0.71时,系统的循环效率和火用效率达到最大;在压缩热利用上耦合有机朗肯循环要优于增加膨胀机级数;ORC-LAES系统与LAES系统相比,循环效率提高4.8%,火用效率提升5.1%。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中温地热能驱动跨临界有机朗肯−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火用分析热力学模型,采用R143a作为系统循环工质,探讨膨胀机入口压力、地热流体进口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对火用效率的影响规律,分析系统各个部件的火用损失。计算结果表明:合理的膨胀机入口压力应该小于1.8倍临界压力;存在最佳的地热流体进口温度使得系统的火用效率最大;降低冷凝温度和提高蒸发温度都可以提高?效率,但需要增加换热器等效换热面积作为代价;冷凝器、发生器、膨胀机、节流阀、压缩机、蒸发器、工质泵的火用损失依次降低;随着地热流体进口温度升高,冷凝器及发生器的火用损失所占的比例增大,其它部件的火用损失对应的比例则降低。本文可以为跨临界有机朗肯−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据《GasTurbineWorld》2 0 0 1年 5~ 6月号报道 ,广东省将建造几个以LNG(液化天然气 )为燃料的大中型基本负荷联合循环电站。迄今 ,两个电站已批准建造。深圳经济开发区正在安装一个电站 ,它是围绕 3× 35 0MW联合循环组件设计的。另一个电站额定功率为 10 0 0MW ,位于惠州。还计划建造 10 0 0MW的深圳东电站、2× 330MW的佛山电站、2× 330MW的广州电站、2× 30 0MW的东莞电站和 2× 30 0MW的湛江电站。这些电站将燃烧LNG。当第一阶段建设完成时 (2 0 0 5年 ) ,管线将从深圳通到东莞、佛山和广州。除…  相似文献   

15.
论江苏LNG项目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声华袁新安杨镜吾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量大,创造的附加值高。但预计到2000年上海、苏南、浙东北城市燃气与工业用天然气需求量将达227亿m3,而近海天然气难以在时间和数量上满足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应用天然气点火系统存在燃烧不稳定火焰脱火的问题,以某电厂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天然气点火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天然气层流扩散和紊流扩散燃烧的机理,从燃烧学理论出发研究了天然气火焰脱火的主要原因是燃烧器喷口燃气流速与火焰传播速度不匹配。基于一元定常可压缩气体流动的基本特性,将天然气燃烧器气枪喷口简化为一元流体的喷管,计算出CFB锅炉天然气点火系统燃烧器出口的最大流速,以此为基础提出天然气系统燃气压力的调整措施和燃烧器喷口结构的优化方案。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设备的结构优化,解决了大型CFB锅炉天然气点火系统燃烧器火焰脱火的问题,可为同类型的机组提供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郑斌  刘俊德  刘凤国 《节能技术》2010,28(4):310-313,318
目前,对于天然气长输管线在门站节流降压过程中,压力能发电等机械功利用的研究比较少,缺乏系统解决方案。文章分析了透平膨胀过程中火用降的构成,从热力学第二定律角度,对管输天然气做功能力,做了理论分析和定量计算,得出了温度火用、压力火用、化学火用的计算方法和透平膨胀输出轴功极限能力的评价因子。结合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的未来要求,从机电一体化角度,提出了该领域基于总能系统理论的多学科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内可逆反渗透过程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反渗透模块的摩擦损失(压力降)、水泵和水轮机的流动阻力和效率对反渗透分离过程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不可逆反渗透分离过程模型,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流体流动做功装置原理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纯水回收率或水泵效率可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增大进料压力或水轮机效率可提高纯净水的流量,而反渗透模块的摩擦损失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小。同时,也证明了反渗透分离过程消耗的功率存在最大值,即机械火用转化为化学火用的转化率有最大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液化天然气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并详细介绍了液化天然气技术及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气气源的投资与利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条缝式火孔预混燃烧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鹏  傅忠诚 《工业加热》2002,31(6):21-24
条缝式火孔具有火孔面积大,适于大负荷民用燃气燃烧装置等特点。而预混燃烧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但其调节范围小。因此,目前关于条缝式火孔燃气预混燃烧稳定范围的研究很少见,其应用也不普遍。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火焰稳定性的因素,确定了重点考察对象及实验方案。在宽度分别为D=1.0,1.1,1.3,1.5mm的条缝火孔上,使用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确定了两种燃气在各个火孔宽度上的回火极限,并得出了在各个火孔宽度上的离焰曲线。对实验结果及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研究得出,条缝式火孔燃气预混燃烧的稳定范围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