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镜酶细胞化学是在超微结构水平上研究酶的活性定位和变化的新技术。用此技术,有利于综合分析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与酶活性分布之间的相互联系,对研究各种生理病理情况下酶的定位和代谢特征有很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摸索、引用或改进了十八种酶(5′—核苷酸酶、核苷二磷酸酶、钠—钾—ATP酶、Mg~(++)-ATP酶、Ca~(++)-ATP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腺苷酸环化酶、糖原合成酶、LDH、MAO、ALP、ACP、AChE、SDH、CMP酶、TPP酶、G-6-P酶、NADP酶)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并应用于高压氧医学和脑肿瘤酶活性定位研究。在应用中我们体会到:(1)用2%多聚甲醛—0.5%戊二醛(0.1M二甲砷酸缓冲液或PBS配成,加6.5%蔗糖)混合固定液固定对大多数酶是合适的。少数酶如SDH不耐固定,须用 相似文献
2.
电镜标志酶细胞化学的技术关键及其探讨金立强,马素霞,万美玲,祝纪山,张东生(南京铁道医学院电镜室,南京210009)经过几年的探索、引用或改进,我们建立了ACP、CMP酶、G6P酶、TPP酶、5′-核苷酸酶、Mg ̄(++)-ATP酶、N ̄+-K ̄+-...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显示小脑浦肯野细胞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布,在超高压电镜下进行了观察,探讨了线状溶酶体的存在。实验动物采用 wistar 成年健康大鼠,体重150克左右,乙醚麻醉,用30mM pipes 缓冲液(PH7.4,8%蔗糖)缓冲配制的2%PFA(多聚甲醛)和GLA(戊二醛)混合固定液进行心脏灌流10分钟,立即取小脑切1mm×2mm小块,于4℃继续浸泡固定1小时后,同种缓冲液洗净。用 microslicer(微组织切片机)作成40μm非冻结切片,置入 Gomori’s 改良法配制的孵育液中,37℃恒温振荡孵育40分钟。对照组去除底物,在孵育液中加入氟 相似文献
4.
文昌鱼在进化上处于特殊位置,也表现在肌肉结构上。文昌鱼一个肌细胞仅含一束肌原纤维和一个细胞核,脊椎动物的一个肌细胞含多束肌原纤维和多个核,这提示着前者是后者的原始类型,但是,肌丝呈六角形点阵排列,不仅与两栖类,而且与哺乳类都相同,但不同于昆虫的飞翔肌,这表明文昌鱼肌肉的进化地位更接近脊椎动物。此外,作者还观察到一些既不象骨骼肌,也不象平滑肌的肌细胞。关于文昌鱼肌细胞的肌浆网和T管系统存在与否,自1961年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作者应用超薄切片技术,不仅证实肌浆网广泛存在于文昌鱼肌细胞中,而且发现机体不同部位肌细胞的肌浆网数量不同,形态有异,这可能反映功能上的差异。现将肌细胞ATP酶的电镜细胞化学部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大鼠心肌偶联的电镜及酶细胞化学研究王仁鹏,吕银慧,陈希炜(第三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重庆630038)本文应用常规电镜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酶)细胞化学技术对大鼠心房及心室心肌细胞的心肌偶联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以期为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功能提... 相似文献
8.
胃癌超微结构酶细胞化学研究:五种细胞器标志酶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超微结构酶细胞化学方法对14例胃癌细胞和1例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ALPase、ACPase、G6Pase、TPPase和CCOase等五种细胞器标志酶进行了超微结构水平的定位观察,结果表明:1.正常胃粘膜上皮无ALPase反应,ACPase、G6Pase、TP-Pase和CCOase均见于相应细胞器,与其功能代谢相一致。2.部分管状腺癌细胞AL-Pase定位于腔缘及肠型微绒毛,提示它们可能来源于肠化上皮或癌细胞具有向肠上皮分化的倾向;部分管状腺癌细胞ALPase无反应,但保留着胃粘膜上皮的某些特征,表明可能来源于胃固有粘膜上皮。粘液腺癌TPPase和ACPase反应明显,其高尔基体较发达,浣酶体泌噬作用活跃,说明其分泌和消化功能均较强。低分化腺癌各标志酶无反应或反应微弱,与其相应细胞器功能低下或结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胃印戒细胞癌多见于30岁以下的女性,其侵袭力强,转移率高,这种生物学行为的发生机理日益受到关注。但从酶学特别是对多种细胞器标志酶进行超微结构水平的研究,文献中未见报告。本文应用酶细胞化学技术对胃癌印戒细胞五种细胞器标志酶(碱性磷酸酶AKPaee,酸性磷酸酶Acpace,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焦磷酸硫胺素酶TPPaee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oaee)进行了细胞和超微结构水平的定位观察,并以正常胃粘膜作为对照,探讨了胃癌印戒细胞五种细胞器标志酶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AKPace均阴性;Acpase活性以主细胞为最强,旦分布于自噬及分泌溶酶体中;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核周间隙和粗面内质网(RER)G6paee均阳性,主细胞富于RER 相似文献
10.
手术切除脑膜瘤8例,经病理检查亚型分为纤维型、脑膜上皮型、砂粒型和血管瘤型脑膜瘤,分别进行碱性磷酸酶(ALP)、5′—核苷酸酶(5′—Nase)、酸性磷酸酶(ACP)、胞嘧啶单核苷酸酶(CMP酶)和焦磷酸硫胺素酶(TPP酶)电镜细胞化学研究,结果如下:人脑膜瘤ALP主要定位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在不同亚型脑膜,ALP反应强度和定位不同,砂粒型脑膜瘤瘤细胞质膜、细胞内粗面内质网显示很强的ALP阳性反应,其余亚型脑膜瘤瘤细胞ALP为阴性反应。5′—Nase主要定位于各亚型脑膜瘤的细胞质膜上。其中砂粒型脑膜瘤瘤细胞质膜上5′—Nase活性最强,血管瘤型脑膜瘤瘤细胞质膜上5′—Nase活性最弱,但在核膜上有较多的5′—Nase反应产物。该亚型 相似文献
11.
碱性磷酸酶和5'—核苷酸酶活性主要定位于脑膜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碱性磷酸酶活性还定位于砂粒型脑膜瘤细胞质膜和内质网上。Na~+-K~+-ATP酶活性定位于脑膜瘤细胞质膜上。酸性磷酸酶和胞嘧啶单核苷酸酶活性定位于瘤细胞溶酶体。焦磷酸硫胺素酶活性定位于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文中对不同亚型脑膜瘤酶活性强度和定位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一种改进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电镜细胞化学方法迟月明陆炎吴振铎(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附属二院核医学科、电镜室,哈尔滨150086)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产物定位,对了解细胞超微结构及功能状态十分重要。Selig-man等[1]建立... 相似文献
13.
在磷酸酶细胞化学反应中,酶作用于底物所产生的初级反应物为磷酸,日前常用铅为捕捉剂,与磷酸反应形成高电子密度的磷酸铅沉淀,在电镜下探测。由于铅捕捉剂对酶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且容易产生非特异性反应,近年来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捕捉剂,其中铈是较理想的一种,我们采用这种新捕捉剂铈开展了CMP酶和G—6—P酶等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反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铈为捕捉剂的电镜细胞化学基本方法和步骤与我们以前报道的铅法相同(见细胞生物学杂志7增:3-14),但细胞化学反应液配方不同。CMP酶细胞化学反应液内含有2mmol/LC-5′-MP、40mmol/L醋酸钠缓冲液(pH5.0)、2mmol/L氯化铈(CeCl_4)、5mmol/L氯化锰和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是把显示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的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应用于研究急性砷中毒大鼠心肌G-6-Pase活性的变化,目的在于从亚显微水平上进一步探讨砷对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选用健康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大鼠每天自由饮用含As_2O_350PPm的蒸馏水,对照组饮用蒸馏水。35天后急性处死取其心尖部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1%戊二醛内前固定,入孵育液,37℃下孵育60min,1%锇酸后固定,常规脱水包埋,超薄切片,不经电子染色进行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正电荷试剂(红Ruthenium,Red.RR,胶体铁Collodial Iron,(I)和凝集素(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 A,麦芽凝集素wheat Germ Agglwinin,WGA)显示蛋白多糖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较细致地观察了Ehrlicb腹水癌细胞膜表面蛋白多糖的定位、分布及其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蛋白多糖清楚地定位于细胞膜表面,形成细胞外衣,尤其在癌细胞微绒毛表面较其它部分有较高的负电荷密度。RR和CI法分别显示带负电荷的氨基多糖和涎酸蛋白,在高倍电镜下它们呈高电子密度的球状小颗粒和丝状颗粒。ConA和WGH分别特异地显示甘露糖和N-2酰半乳糖或涎酸,在高倍电镜下呈高电子密度的细小 相似文献
16.
对动物细胞G6P酶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稍加改进,将其应用于植物细胞中得到了良好效果。G6P酶活性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及解体细胞中小泡膜上均有显示。 相似文献
17.
18.
本义在探讨果糖1.6—二磷酸酶(FDPase,EC3.1.3.11)细胞化学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植物叶肉细胞内FDPase的电镜细胞化学定位法。本研究表明:FDPase的最适pH约为8.6;最适底物浓度约为1mM;mg~(+2)是FDPase活性绝对必需的;FDPase是一种膜束缚酶,它特异性地定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相似文献
19.
细胞表面标志及髓过氧化物酶的电镜双重定位杨怡,郭宁,施巍,艾辉胜(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中心,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本研究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金标记及酶细胞化学技术,对HL-60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分化抗原及细胞内髓过氧化物酶(MPO)进行双重...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变中肝细胞微体的电镜细胞化学及其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过氧化氢酶电镜细胞化学和立体定量方法,观察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肝硬变时肝细胞微体的改变。分别选取慢性迁延性肝炎、非活动性肝硬变、轻度慢性活动性肝炎、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变及正常对照组标本各5例。结果表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非活动性肝硬变时微体的体密度无改变,而轻、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变的微体数密度、体密度均不同程度地增加,是慢性肝病活动性的表现。微体增多可作为慢性活动性肝炎与慢性迁延性肝炎之间的区分和肝硬变活动性判定的指标。文章提出病毒性肝炎时微体增多是肝细胞针对毒氧素进行解毒的慢性代偿性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