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的金电极表面化学修饰烷基硫醇(HS(CH2)15CH3)的自组装单层膜(SAM),并利用该传感器在线监测纤维蛋白原在SAM表面的吸附过程。该方法给出有关蛋白质吸附的动力学、可逆性,吸附等温线等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在压电石英晶片表面自组装修饰末端为胺基的硅烷膜,该膜在酸性和中性pH条件下带正电荷,可通过静电引力吸附带负电荷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吸附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可通过石英晶片的谐振频率变化实时监测。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虽然为部分不可逆,但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速率常数为0.0117 L.g-1.s-1,吸附平衡常数为2.87 L.g-1,表观饱和吸附量Γ∞=0.954μg.cm-2。  相似文献   

3.
纳米金自组装于金电极表面可以增强DNA在电极表面的固着量.用恒电位吸附的方式将小牛胸腺DNA修饰到金电极上,并通过Co(bpy)33+表征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比较了在纳米金修饰金电极上吸附的DNA数量与在裸金电极上吸附DNA的数量,前者有明显的增大,并考察了DNA修饰金电极的稳定性.探讨了ssDNA与dsDNA的吸附特性,同时,比较了DNA在不同电极基体上的吸附行为特性.  相似文献   

4.
以平衡吸附法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塿土耕层·粘化层表面的修饰机制,结果表明,CTMAB在两层次土样上吸附等温线20℃时均呈直线型,40℃时均转变为H型等温线形式·在修饰比例0%~100?C区间,土壤表面对CTMAB的亲和力随温度的升高均增加,其吸附具有熵增控制自发性反应的热力学特征,两个温度下,土层吸附CTMAB亲和力之比与土层CEC之比相近;在修饰比例100%~200?C区间,土壤表面对CTMAB的亲和力随温度的升高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呈现放热熵减反应特征,20℃时土层吸附CTMAB亲和力之比与土层CEC之比相近,而40℃时则与土层性质尤关.CTMAB在两层次土样上解吸等温线均旱直线犁.CTMAB对塿土表面的修饰在100?C修饰比例前以离子交换为主,100%后以疏水键结合为主,CTMAB在塿土表面易于吸附但难于解吸,解吸的CTMAB主要是以疏水键形式结合在土壤表面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溴化氰修饰方法在硅壳磁性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功能性生物分子,获得功能化硅壳磁性纳米颗粒亲和吸附介质.以胰蛋白酶-胰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模式亲和对,基于酶和抑制剂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原理,首先考察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修饰对硅壳磁性纳米颗粒粒径和电位的影响及其修饰效率,然后利用胰蛋白酶抑制剂修饰的硅壳磁性纳米颗粒亲和吸附介质对简单模型蛋白质混合溶液以及胰脏组织中的胰蛋白酶进行靶向分离.该研究基于硅壳磁性纳米颗粒的内核磁性及表面生物修饰,为蛋白质分离提供了一种新型亲和吸附介质.  相似文献   

6.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甘氨酸修饰电极,对修饰膜的电活性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鸟嘌呤(G)和8一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在聚甘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了对两者进行分别检测和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聚甘氨酸修饰电极可以增强鸟嘌呤和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并且可以加快鸟嘌呤和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在电极表面的电子传输,使两种电活性物质在聚甘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信号明显增大,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并且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用于鸟嘌呤和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昔的分别和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7.
该文将羧基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修饰在金膜上,得到了对温度敏感的表面,并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及视频接触角测量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羧基化PNIPAm分子修饰后的金膜表面共振波长峰位发生了10.3 nm的红移,同时在26~35 ℃之间,其接触角有8°的变化,表明PNIPAm修饰的金膜表面对温度敏感.这样的表面有望用于生物芯片等领域,实现细胞、蛋白质等的可控捕获和释放.  相似文献   

8.
利用壳聚糖(Chitosan)的成膜性能以及碳纳米管在其中良好的分散性,在玻碳电极表面首先形成碳纳米管/壳聚糖膜,通过膜表面丰富的氨基与纳米金的强静电吸附,在玻碳电极表面获得稳定的纳米Au修饰层,吸附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制得无需电子媒介的H2O2生物传感器.循环伏安曲线显示,当加入H2O2溶液后,阴极峰电流增大,而阳极电流相应减少,表明通过碳纳米管/壳聚糖/纳米金活性界面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的HRP与电极之间有良好的直接电子传导能力,对H2O2的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H2O2的测定线性范围为5×10-5~2.7×10-3mol/L.  相似文献   

9.
多壁碳纳米管吸附鸟嘌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在叉指电极上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膜,对碳纳米管吸附鸟嘌呤的电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对碳纳米管吸附鸟嘌呤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碳纳米管膜在吸附鸟嘌呤后电阻明显增大,用混酸修饰过的碳纳米管膜更敏感。其敏感率随着鸟嘌呤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该膜在不同电流范围下性能基本稳定。这说明碳纳米管有望作为DNA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单一修饰和CTMAB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混合修饰壤土耕层和粘化层土样,从吸附实验和热力学角度研究修饰土样对苯胺的吸附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供试土样对苯胺吸附均呈现100CB>50CB>120CS>CK的高低顺序,耕层修饰后对苯胺的平衡吸附量增大了4.5~8.57倍,粘化层土样增大了6.0~18.33倍;温度为40℃时耕层未修饰土样对苯胺的吸附量高于粘化层未修饰土样,20℃时则低于粘化层原土土样,而修饰土样则均呈现粘化层修饰土样对苯胺的吸附高于壤土耕层修饰土样的结果;耕层土样随温度升高苯胺平衡吸附量升高,而粘化层土样则表现出降温有利于苯胺吸附的现象,修饰剂对土样的修饰对苯胺的吸附具有"感温钝化"效应;Henry模型适用于描述苯胺的吸附;修饰土样对苯胺的吸附自由能变均为△G<0,属于自发反应,粘化层各土样对苯胺吸附为放热熵减过程,吸附自发性由焓减控制,耕层各土样对苯胺吸附为吸热熵增过程,其吸附自发过程为熵增控制过程;疏水吸附是修饰土样对苯胺吸附的主要机理,但修饰剂对于土壤表面的修饰是不均匀修饰,粘化层土样以物理吸附机制为主,耕层土样则存在化学吸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硅酸镧镓晶体微天平(LCM)是以硅酸镧镓晶体为压电材料研制的新型压电式传感器,对表面质量负载变化有灵敏的频率响应。在LCM表面浇铸石蜡薄膜,实时监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石蜡膜表面吸附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其吸附过程呈现可逆吸附特征,并可以用Langmu ir等温线和动力学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获得吸附/脱附速率常数、平衡常数、饱和吸附量等参数,并讨论了盐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石英表面先吸附阳离子聚电解质均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利用压电式传感器实时监测纳米S iO2粒子在PDADMAC膜表面吸附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获得吸附速率常数,并讨论吸附可逆性和盐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聚环氧氯丙烷(Poly(epichlorohydrin),PECH)为敏感膜的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双通道延迟线传感器对有机硫类毒剂吸附行为的特性.实验表明该传感器的灵敏性符合Arrhenius方程负的温度依赖性,PECH敏感膜对有机硫类毒剂是物理吸附;以理想气体多分子吸附BET理论为模型,对该敏感膜检测有机硫类毒剂的吸附机理进行了讨论,并计算出△E及PECH敏感膜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上解析了石英表面电荷分布情况,利用双液隔电极压电传感器(ESPS)与溶液直接接触的特点,对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现场监测,间接地证明了理论分析,这对传感器本身以及石英表面改性处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基于近红外探测技术的PET/PVC废旧塑料分离系统.该系统根据不同塑料对近红外光谱吸收不同的原理,结合窄带滤光片和光电传感器设计了红外检测装置,开发了以STM32F103X为核心,包括信号处理、A/D转换、控制模块、分离模块、CAN总线通信模块在内的自动鉴别分离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结果准确,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6.
分子动力学模拟蛋白质溶液吸附过程构象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计算机模拟作为一种工具在药物分子设计、蛋白质工程、药物筛选等方面逐渐广泛应用起来。为了从分子水平上理解蛋白质吸附的机理,本文采用了刚体模型对聚十赖氨酸在固体表面吸附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采用立方周期性边界条件,模拟在NVT条件下进行,各刚体的起始速度按Maxwell取样。初步研究了模拟过程中蛋白质构象的变化,跟踪了吸附过程中二面角φ和ψ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C末端二级结构的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模板匹配的室性早搏判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波  张跃 《计算机工程》2010,36(16):291-292
提出一种基于可变宽度模板的多模板匹配的室性早搏判别算法。该方法通过样本数据创建初始模板库,根据不同的RR间期确定模板宽度,使用基于模板队列匹配和模板库匹配的二级匹配策略,利用相关系数和RR间期比相结合的算法检测室早,模板库可自动扩充。经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测试,该算法达到了98.66%的灵敏度(正确率),平均错误率为1.11%。  相似文献   

18.
利用液隔电极式石英晶体微天平实时监测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在石英表面吸附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吸附平衡常数和吸附量较纯组分有明显的增加,但吸附速率有所下降。混合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协调吸附机理,在低浓度区间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实时监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石英表面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 pH >2的水溶液中 ,石英表面带负电荷。当以Ca2 + 作为吸附桥时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吸附在石英表面上 ,以液隔电极式压电传感器实时监测该吸附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获得吸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0.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cardiogram (ECG) data stream is essential to diagnosis of critical heart conditions. It is vital to accurately detect abnormality in the ECG in order to prevent possible beginning of life-threatening cardiac symptom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identifying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PVC)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heart rhythm abnormalities. We use “Replacing” strategy to check the effects of each individual heartbeat on the variation of principal directions. Based on this idea, an online PVC dete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classify the new arriving PVC beats in the real-time and online manner.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tested on the MIT-BIH arrhythmia database (MIT-BIH-AR). The PVC detection accuracy was 98.77%, with the sensitiv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ity of 96.12% and 86.48%,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are an improvement on previous reported results for PVC detection. In addition, our proposed method is effective in terms of computation time. The average execution time of our proposed method was 3.83 s for a 30 min ECG recording. It shows the capability of the classifier to detect abnormal PVCs in online mann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