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垫层料和过渡料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及运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带有保护层的垫层不仅在施工期可以直接挡水,运行期间也为面板提供均匀而可靠的支撑,过渡料是保证垫层材料不会被冲刷到主堆石区的大孔隙中去,本文针对天生桥一级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垫层料过渡料的施工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垫层、过渡层在防止面板变形及改善面板应力应变性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其占坝体体积很小,坝体的变形主要由主堆石区控制,目前对垫层、过渡层在控制高坝变形方面的研究还不够。以高面板堆石坝对垫层、过渡层的性能要求为切入点,通过对垫层、过渡层堆石材料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改性堆石料的特性,提出了用改性堆石料作高面板堆石坝垫层、过渡层的设计新思路,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改性堆石料以其优于常规堆石填料的良好性能,已成为高坝垫层、过渡层填筑的理想材料。采用改性堆石料是解决高坝变形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我省近几年来采用较多的一种坝型。它是由混凝土面板和堆石体组成。堆石体填筑一般分为4个区,Ⅰ区为垫层区,Ⅱ区为过渡区,Ⅲ区为主堆石区,主堆石区是垫层、过渡层的支承体,即堆石坝的主体,Ⅳ区为下游堆石区。混凝土面板倚靠在堆石体上。堆石体的沉降、位移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大坝的安全运行,所以设计者对大坝堆石体各区的孔隙率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控制填筑质量。  相似文献   

4.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该坝于1994年3月截流,1997年建成,该工程施工严格按施工规程进行,面板坝上游各区堆石采用“金包银”的施工方法,以确保过渡料对垫层料的反滤作用,面板坝的按施工规程进行,面板坝上游各区堆石采用“金包银”的施工方法,以确保过渡料对垫层料的反滤作用,面板坝的漏水量是衡量面板坝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因此,结合天荒坪工程实际重点讨论了面板坝的漏水处理及漏水源分析,天荒坪下库坝是我国首先有用1m宽垫层料的工程之一,经过漏水考验,证明设计和施工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软岩不同利用方案及分区形式对高面板堆石坝力学性状的影响,获取了坝体应力和变形的变化规律。高面板堆石坝下游次堆石区中软岩含量及堆石区几何特征、主堆石体分区形式均影响面板堆石坝的力学性状。提高坝体下游堆石区的强度及刚度,可以提高各堆石区之间的协调变形能力、降低面板变形及应力。提高位于坝轴线处的堆石体承载力,可以有效降低坝体变形及面板应力。为控制高面板堆石坝的坝体变形及应力,坝轴线处坝体下部堆石区宜填筑承载力高的堆石体,下游堆石区中软岩比例不宜超过30%。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地震区高坝对大坝安全的设计要求,并结合砂砾石—堆石混合料混凝土面板坝的特点,在坝体渗流控制、坝体变形控制、大坝抗震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针对砂砾石料修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特点,在坝体结构设计中提出从上游至下游渗透系数按照"垫层<过渡层<砂砾石主堆筑区<爆破堆石区"的要求,不设专门的排水体也可以确保坝体排水自由通畅;提出了利用天然砂砾料压缩模量高的特点合理提高坝料填筑标准,减少坝体沉陷量,可有效改善面板的应力变形状态;在高地震区、深覆盖层上修建高坝,为控制大坝和坝基变形、提高大坝抗震性能,对混凝土防渗墙结构及其施工程序的改进进行了探讨。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论述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含次堆石区)不同区域填筑材料级配拟定的依据、标准以及如何实现良好级配的。此将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提高填筑质量、实现各区域功能作用、减小或控制坝本变形提供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古水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灰岩料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对面板坝堆石料、过渡料及垫层料在不同孔隙率条件下的固结压缩、三轴剪切力学特性、制样孔隙率对坝料固结变形特性、三轴剪切应力应变特性以及邓肯-张EB模型参数的影响,对古水面板堆石坝灰岩料的工程特性进行合理评价。灰岩料力学特性指标能够满足古水水电站高面板堆石坝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垫层料是面板堆石坝上游坡面及其防护层施工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对面板堆石坝垫层区上游坡面碾压与防护施工方法的比较分析,总结得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区上游坡面碾压与防护采用的最佳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布垭水电站在坝型选择段推荐对混凝土面板石坝和心墙堆石坝方案进行比较。面板堆石坝坝高233m是目前世界上在建同类坝型的最高坝。高面板坝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坝体堆石变形。以该工程为依托进行了以下研究:面板坝主堆石材料特性室内研究;心墙坝心墙料特性研究;面板坝垫层料工程特性的防渗自愈措施研究,以及坝料现场爆破,碾压试验研究。研究成果已用于水布垭水电站工程两种坝型的比选和工程设计,为最终在水布垭水电站选定面板坝方案提供了依据。与心墙坝方案相比较,采用面板坝使工程静态投资节省5.6亿元,并可提前一年发电。  相似文献   

11.
芹山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22m,坝址处河谷狭窄,地质条件良好。大坝总填筑方量约248万m3,旁侧式溢洪道,开挖石方近60万m3,大部分可用于上坝;坝体填筑分区: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及次堆石区;面板混凝土设计采用28d龄期,其强度等级为C25,抗渗等级S12,抗冻等级D100,单层钢筋布置在面板的中间;趾板:河床段趾板,基岩面为水平,岸坡段趾板为C型布置;三道止水,将中部止水带提到表面,采用波浪形橡胶止水带;面板共设28条垂直缝,底部设一道铜片止水,缝顶填充塑料,缝面涂刷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12.
察汗乌苏水电站工程大坝为目前国内在建的首座河床趾板建在深厚覆盖层上的百米级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在大坝垫层区与主砂砾石区之间设置了必要的过渡区,就过渡料的生产,研究了洞挖料、洞挖料掺砂石骨料以及洞挖料掺配天然砂砾石料3个生产方案,最终采用洞挖料与天然冲洪积砂砾石料互掺的方式生产过渡料,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重庆市金佛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初步设计方案,通过静力平面应力变形分析计算,分析了坝体在竣工期、蓄水期的应力变形分布规律,重点研究了主堆石孔隙率、次堆石材料对面板和趾板的应力变形、周边缝变位等的影响,为选取主堆石孔隙率、次堆石区筑坝材料提供依据。计算结果表明,主堆石孔隙率采用20.1%和19.1%均可行,次堆石筑坝材料采用弱风化带粉砂岩∶页岩=7∶3和弱风化带粉砂岩∶页岩=5∶5均是可行的。但是相对于其他方案,采用主堆石孔隙率为20.1%,次堆石筑坝材料为弱风化带粉砂岩∶页岩=7∶3的方案,坝体、面板、趾板的应力变形较小。  相似文献   

14.
张岩 《西北水电》2011,(4):88-91
由于工期紧、施工质量要求高,江坪河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垫层区拟采用翻模固坡技术。在正式施工之前,对面板堆石坝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预测堆石坝体在不同分期条件下的变形和应力,从而预留出合理的变形值,能够减少面板的开裂、脱空。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某深厚覆盖层上的面板堆石坝工程实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对其静力工作形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针对此工程总结了修建于深覆盖层上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一般规律,论证了此大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深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的动力特性分析提供一些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6.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近年来国际上修建了一些150-190m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目前还有7座坝高为150-240m高的面板坝准备开始修建。但是已修建的这些高坝较普遍地发生了面板结构性裂缝,有些坝结构性裂缝宽达50mm,个别坝还发生垫层料的流失。通过对天生桥一级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原型观测资料的分析,提出了改进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与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布垭面板堆石坝过渡料设计及其渗透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水布垭水电站这样的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过渡料的渗透稳定和渗流控制作用非常重要。回顾了水布垭大坝过渡料设计要求的研究确定过程;介绍了采用专门研制的大型仪器和供水供压系统,首次针对全级配过渡料开展的渗透变形试验工作。对比试验成果、设计要求及预测的大坝运行状况,认为:过渡区渗透性下限在设计要求之内,上限超过设计上限一个量级,排水性好于设计要求;在面板完好的正常运行条件下,过渡区的渗透稳定性可以满足要求;在面板失效且水库仍然维持设计水位的极端条件下,过渡区的细料会流失,内部结构失去稳定,但是在主堆石区的支撑下骨架仍将稳定。  相似文献   

18.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面板堆石坝筑坝材料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槐三  尹承瑶 《红水河》1996,15(4):7-12
“七.五”国家科技技攻详项目17-1-1-1,结合天生桥一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材料研究的主要成果,综从堆石料的基试验工作入手,研究了堆石料试验的缩尺范围及其对工程性质的影响,提出模拟材料的参考控制介限,模拟现场振动夺实的室内试验方法,控制标准及现场压试验成果;研究了不同级配垫层料的渗透性,抗渗稳定性及其反滤作用,提出了满足设计 垫层料优化级配范围;研究了垫层料及堆石料的压缩变形及其变形的合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非线性数学规划法对胶凝面板堆石坝进行断面优化设计,建立了以大坝的关键几何尺寸为设计变量,以造价为目标函数,以坝体稳定、应力、应力水平及几何尺寸为约束条件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采用罚函数法求解此优化模型。与原设计方案比较,优化设计方案的堆石方量少、造价低。与普通面板堆石坝相比,胶凝面板堆石坝的优化方案坝坡可以更陡,堆石方量更少、造价更低,且满足应力、稳定的约束条件,得到的断面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0.
水布垭面板堆石坝流变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实践表明,堆石体的变形除与应力有关外,还与时间有关,即堆石体具有流变性;进行计入时间效应的应力应变分析,将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了解面板堆石坝的性态.运用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对西北口面板坝的反馈分析获得了堆石体流变参数,并用于水布垭面板坝流变分析.结果表明,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已建面板坝长期实测资料进行反馈分析是可行的;水布垭流变分析虽然仅是初步的,但其结果是比较合理的.堆石体流变对水布垭面板坝应力变形状态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