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新疆部分地区地质勘察水土分析试验中出现的NO3对易溶盐的影响,分析了易溶盐的成盐变化趋势,对测的测定方法经验总值,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分析数据处理微机化使计算快捷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岩土工程反分析法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反分析的基本原理,概括了反分析的方法概念、发展现状,并就现阶段在反分析使用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基本思路,指出了岩土工程反分析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晓凯 《煤炭工程》2023,(3):178-182
为了对钻孔作业设备寿命进行检验,设计了钻/扭加载试验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液压分析以及结构优化。首先,根据作业设备的使用工况,针对最为重要的推力和扭矩进行了试验台模型和液压原理的设计。然后,采用随机信号控制电磁比例溢流阀来模拟使用过程中突变的推力和扭矩,对液压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以及热力学分析,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并通过增加风扇来保证系统的散热性能。最后,对系统试验台架进行了静力分析和疲劳分析,得出试验台架的应力最大处和变形最大处,根据分析结果,对试验台架进行了合理的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很好的模拟钻孔作业设备工作时的工况,改进后的液压系统及试验台架均能符合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4.
振动设备下梁的有限元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选煤厂动力设备下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建立了梁的有限元分析模,分析了模型的合理性,探讨了控制结构体系动力反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传统采煤工艺的分析,提出了新的采煤工艺,并通过实验,攻关,论证研究分析取得了成功,完善了放震动炮放顶煤技术,从工艺上,对支护设计进行了不断的优化,通过回采后的效益分析。证明效果明显安全可靠,是煤矿厚煤层开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地球物理信号分析的角度简要论述了小波理论的起源,并对小波分析,Fourier分析和窗口Fourier分析进行了对比,然后,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对小波理论在地球物理中的进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范正祥 《煤炭工程》2019,51(8):19-22
在经验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化分析计算法,将生产成本进一步细化到采、运、排等每个环节,分别考虑动力费、材料费、修理费、人工工资和设备折旧费等各项费用,同时兼顾考虑了生产工艺的不同而产生的设备生产能力差异,又比较了单位投资及生产成本,以便缩小设计中的人为误差,得到最优方案。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整个比选过程,对比了传统经验计算法与量化分析计算法的差异,验证了量化分析计算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对常用岩土塑性模型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将其应用煤矿巷道实例分析,通过模拟比较,指出其各自的特点,适应范围及优缺点,为不同工程岩体采用适宜的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狮子铜矿西山矿段,多年的开采形成了一个特大采空区,采空区中留有一个大的连续矿柱,为合理地部分回收矿柱中的矿石,采用极限平衡方法分析了点柱,水平矿柱的承载能力,分析计算了采区空区顶析的稳定性,并给出了安全系数,分析计算的结果表明,合理回采部分矿柱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液压调速制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对常见的制动系统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液压调速制动系统的特点,同时对某矿液压调速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满足机械设备的起努,制动要求以及在线协调运行的集机,电,液为一体化的新型液压调速制动系统,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魏延文 《煤炭技术》2014,(8):264-266
根据支承压力的形成机理,应用四棱体理论对采场固定支承压力进行积分计算,并利用midas GTS对采场固定支承压力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采场固定支承压力的大小及其影响范围。结合现场工程实际,对其采场固定支承压力进行了计算和实测验证,该方法较弹性力学中的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更为直观简洁。结果表明:运用四棱体积分计算理论对采场固定支承压力进行计算,较其它计算方法更可靠、更有效。四棱体积分计算理论在矿井支承压力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深部带压开采造成底板突水的问题,详细分析云冈矿51041工作面发生底板突水的原因,采用水力压裂防治技术.设计水力压裂钻孔方案,明确施工工艺,对工作面周期来压、超前支承压力、巷道围岩变形以及奥灰水位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在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后,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步距为9.53 m,超前支承压力集中系数为1.65...  相似文献   

13.
祁景成 《山西煤炭》2010,30(7):43-45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观测,分析了综采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巷道围岩应力的活动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某矿区工作面支承压力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变化的规律,为回采巷道超前支护长度、支护强度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今后回采巷道的顶板支护和回采过程中的顶板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平行工作面煤壁断层的采动应力转移特征,采用UDEC4.0软件对正断层情况下工作面从断层下盘向断层推进过程中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鑫  杨明亮 《山西煤炭》2011,31(2):34-36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常规和超长工作面的围岩应力分布,分析了对应的应力分布规律。模拟结果显示:超长工作面的跨落步距小于常规工作面,而超长工作面和常规工作面的超前支承压力分布具有相似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王贻平 《煤》2003,12(5):5-6,11
对张集煤矿1111(3)俯斜一次采全高巷道围岩变形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掌握该面矿压超前影响范围、超前支承压力的峰值范围及巷道围岩变形情况,为合理确定巷道加强支护形式和超前支护距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粉石英的改性工艺、效果评价及改性技术研究动向 ,重点论述了改性工艺中各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及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对改性沥青所用的硅藻土原料、质量要求、制备方法、改性效果和产品性能进行了系统而全面地研究,结果表明,直链藻为优势种的硅藻土改性效果好于其它硅藻土;硅藻土“火法”提纯改性效果略优于“水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煤壁片帮、冒顶、支架倾斜的原因,分析认为支承压力和顶板破碎是事故的主因,提出了采用注浆及超前锚索联合加固技术,工程实践证明此技术措施效果显著,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0.
李立  于雷  张霜玉  康强 《煤矿安全》2020,(4):213-217,222
建立了裂隙闭合度力学模型,结合支承压力表达式,计算得出了裂隙闭合区域范围。分析了支承压力区裂隙闭合度的变化过程以及裂隙闭合度变化对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岩应力大于某个值时,支承压力区裂隙经历了"完全闭合-部分张开-完全张开"的过程,渗透率经历了"缓慢增加-快速增加-突跳式增加"的过程;原岩应力小于某个值时,支承压力区裂隙经历了"完全张开-部分闭合-完全张开"的过程,渗透率经历了"缓慢增加-减小-突跳式增加"的过程。同时利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支承压力区煤体渗透率的变化情况,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