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采用盾构施工技术进行地铁隧道以及市政设施隧道的建设变得越来越普遍.然而,由于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复杂性,对盾构的施工技术提出了要求,其中,如何完善隧道盾尾同步注浆,是盾构工法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辅助工序.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以及优质价廉的注浆浆液,是盾构掘进施工安全顺利的保证,也是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黎寿  魏鑫 《广州建筑》2011,39(1):37-39
在城市地下轨道建设中,地下溶、土洞的存在和发育对隧道的建设和运营造成较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对地下溶、土洞进行处理.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明确了盾构隧道施工中溶、土洞处理的目的与范围,从地质勘探、溶、土洞处理措施以及注浆工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溶、土洞处理的施工技术,并对溶、土洞处理的效果进行检测分析,保证盾构隧道施工的安全.本文...  相似文献   

3.
现代隧道工程除具备大长深的特点之外,在城市密集区狭小空间内进行超大型隧道施工已成为当前隧道发展的新趋势,土压平衡盾构在城市核心区狭小空间内施工相对于泥水平衡盾构有较大的优势,鉴于城市化建设加快带来的城市密集区修建超大型隧道的广阔市场需求和土压平衡盾构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势,开展超大型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施工前沿技术,重点开展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开挖面稳定性控制、同步注浆注浆压力与注浆量双控、盾构姿态与轴线控制、长距离小曲率连续出土、快速均衡化施工等诸多关键技术的攻关,形成了一整套超大型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上海外滩通道工程和迎宾三路隧道新建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盾构法,这种技术能有效地避免施工对周边地层和建筑物产生的影响。深入探究了地铁盾构隧道掘进中同步注浆施工技术,首先论述了地铁盾构同步注浆技术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铁盾构隧道掘进中同步注浆材料与技术要点,最后简单叙述了地铁盾构隧道掘进中同步注浆技术的应用,期望借助研究可为后续的类似项目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22标区间隧道从济阳路地下穿越。地下有一根5700mm×3000mm合流污水管。隧道顶距合流污水管净距4.63m,施工难度较高。通过严格控制盾构正面平衡压力、盾构纠偏量、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二次注浆等施工技术措施,顺利地完成了盾构穿越施工。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人工冻结技术在上海软土条件下的地铁、隧道等工程中的盾构进出洞、联络通道施工和坍塌隧道修复的成功应用,指出人工冻结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6)
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提高,盾构掘进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已经作为主流技术被广泛采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隧道、过江和过海隧道大多采用此技术修建。面对21世纪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广阔市场,盾构掘进技术将是必然的选择。本文结合不同地质条件,对盾构掘进控制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工程机械》2021,52(8)
以地铁隧道、城市综合管廊等为代表的地下空间大开发朝着大型化、复杂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愈演愈烈,由此对主要地下空间施工装备盾构的操作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提高盾构施工的安全性、施工效率和施工品质,介绍新开发的施工计划辅助AI系统和掘进操作辅助AI系统,展望盾构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由于城市高楼密集,地铁隧道网络发达,建筑物桩基、市政管线和既有隧道等地下构筑物对新建隧道空间形成较大限制,因此施工盾构往往不可避免地叠交穿越绕行既有构筑物。尤其是上下叠交的隧道穿越存在着重大施工风险,对既有隧道的安全运营构成极大安全隐患。结合上海轨道交通工程实践,采用简化理论方法、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以及现场监测方法,揭示软土城区土压平衡盾构机上下交叠穿越地铁隧道的变形规律,提出上下交叠穿越地铁隧道的盾构施工参数设定规律以及安全控制技术措施。其中简化理论方法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得到盾构上下交叠穿越引起的既有隧道纵向沉降的计算表达式;三维数值模拟方法优化施工方法和盾构掘进参数,分析盾构隧道以较大斜交角度上下叠交施工穿越的实际工况;现场监测方法提供土压平衡盾构机上下交叠穿越地铁隧道的变形数据以及切口土压力、同步注浆、推进速度、管片拼装高程以及刀盘扭矩等施工参数的设定规律。研究成果可为合理制定城市地铁隧道交叠穿越运营隧道的保护措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也可为其他类似多线叠交盾构隧道穿越工程提供一定的施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地下轨道交通越来越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主要手段,盾构施工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视野,盾构施工技术在不断的竞争中逐渐完善。因此,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必须改进和创新隧道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为盾构隧道工程的线型及质量控制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隧道常常需要在复杂环境下穿越既有隧道或城市生命线工程,针对地表沉降、已建隧道的沉降或隆起、桩基承载力下降等问题,优化盾构技术参数、注浆参数、实时监测反馈至关重要.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在复杂环境下近距离盾构施工过程遇到的施工技术难点为例,重点介绍五角场站~江湾体育场站盾构区间穿越五角场下沉广场,南京东路~豫园站盾构区间穿越延安东路隧道,陕西南路站~上海图书馆站盾构区间上穿越1号线,并提出解决方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李东海  刘军  刘继尧  郑知斌 《市政技术》2008,26(2):131-132,171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逐步拓展,盾构法成为城市地下铁路修建的主要工法.本文对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结合北京地区进行盾构隧道掘进的工程实践,提出地表沉降的历时阶段,并结合工程实例对盾构施工不同阶段、现场监测和数据分析进行讨论,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于哲  郭全国  刘双全 《市政技术》2010,(Z2):137-139
双线地铁盾构区间隧道浅覆土小间距段施工,重点是控制地面沉降、成型隧道的变形和地下管线的保护。通过采用地面静压注浆,洞内加固(包括特殊管片注浆、多次补浆和临时钢支撑架设),优化盾构推进参数,制定地下管线保护措施等,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联络通道施工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的事故多发阶段,选择合理的土体加固方式提高周边土体的稳定性是保证联络通道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联络通道常见的施工方法和加固方式,并针对南宁市富水圆砾地层特性,结合南宁地铁2号线三苏区间联络通道的施工,对适应该地层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加固工法进行比选分析,最终采用地下连续墙加膏浆注浆技术进行预加固处理。通过对加固后的地层沉降变形、地下水位和联络通道净空收敛等实测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地下连续墙加膏浆注浆对圆砾地层注浆加固的可靠性,为今后富水圆砾地层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吴学松  陈馈 《建筑机械化》2011,32(6):22-23,7
目前,我国城市基础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地铁隧道、水工隧道、越江隧道、铁路隧道、市政管道等地下工程正在或将要建设。作为世界最大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市场,我们正处于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高速发展时期。盾构及掘进机是地下工程的重要施工装备,在地下空间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某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并分盾构推进阶段和衬砌拼装完成阶段进行了软土地层盾构隧道沉降问题的探讨.分析结果表明,软土地层中盾构隧道沉降与隧道结构施工及运营安全息息相关,且施工扰动是导致软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沉降的主要方面,在盾尾注浆施工阶段应使盾尾注浆浆液体积大于盾尾空隙体积,在盾尾脱开阶段应加强同步注浆控制,并在掌握该工程盾构隧道沉降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加强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某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并分盾构推进阶段和衬砌拼装完成阶段进行了软土地层盾构隧道沉降问题的探讨.分析结果表明,软土地层中盾构隧道沉降与隧道结构施工及运营安全息息相关,且施工扰动是导致软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沉降的主要方面,在盾尾注浆施工阶段应使盾尾注浆浆液体积大于盾尾空隙体积,在盾尾脱开阶段应加强同步注浆控制,并在掌握该工程盾构隧道沉降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加强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邹翀 《岩土工程界》2002,5(9):44-47
随着近年来大量盾构隧道工程的兴建,盾构隧道各项施工技术也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就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介绍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技术。  相似文献   

19.
尹华 《门窗》2013,(4):395-396
我国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高层建筑以及高架桥梁等建筑物十分常见,而这些建筑物大多都是采用的桩基基础,但是由于受到线路以及地下空间的限制,盾构隧道往往不可避免地要从桩下或者桩侧处穿过。本文就是在总结地铁盾构施工的控制原则以及盾构通过临近群桩的动态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盾构穿越建筑物时的施工位移情况。  相似文献   

20.
姚浩 《建设监理》2021,(12):82-84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越来越频繁,盾构法成为目前地下工程隧道施工的主要工法.盾构始发是隧道工程施工中技术难度大、工序较复杂的施工阶段,也是隧道工程施工的重大风险点,一旦处理不当,洞门外土体易坍塌流失,造成涌水、涌砂、地面塌陷等问题,甚至使盾构失去控制,造成工程事故.盾构始发准备工作是盾构成功始发的关键,结合现场实际案例,从监理角度阐述盾构始发前准备工作的控制要点,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