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地下水空调系统几个问题的探讨及节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地下水空调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地下水空调系统存在的几个问题, 给出其解决办法;分析了地下水空调系统实际使用效果,以及地下水空调系统的 经济效益。并举出工程实例分析地下水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夏季空调能耗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地下水作为冷媒的建筑空调方案,直接利用地下水作为冷媒,冷媒水在室内风机盘管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降低室内温度,结合房顶喷淋降低房顶表面温度,以减小热负荷;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可以看出:与传统空调冷水机组相比,地下水空调系统节能效果达74%,系统简单,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新型的可直接利用地热能预处理新风的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分析该新系统工作原理及新回风空气处理方法,建立热力学数学模型,对新型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与传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循环特性与能耗进行计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式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显著高于传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节能空调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利用地下水来进行空气调节的技术由来已久。目前,有些纺织厂就是利用地下水喷淋来调节空气,以适应生产工艺的要求。这种喷淋式空调系统对水质要求高(否则堵塞喷嘴),水系统复杂且耗电较多,不适用于一般性空调。这里所提出的地下水空调系统是用深井泵将地下水抽入管路,经风机盘管向空调环  相似文献   

5.
高福彬 《节能》2005,(4):20-22
简要介绍了地下水空调技术,分析了地下水空调应用的限制条件,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地下水空调的节约投资和节省运行费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水源热泵采暖系统示范工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测试及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水源热泵采暖系统具有运行费用低、节能效果明显等优点,是一种高效节能的供热方式。文章针对水源热泵采暖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指出水源热泵应仅限于地下水丰富的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一个取暖与制冷利用周期的地下水监测资料,讲述了在进行水源热泵开发过程中,地下水监测工作应该进行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地下水监测工作在水源热泵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水源热泵的开发必须与地下水长期监测工作同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余博  陈海焱  解丽君  张明星  杨迪 《节能》2006,25(10):38-40
介绍了某娱乐性洗浴中心空调设计的特点,探讨了其暖通空调系统形式与水源水系统、冷热源、空调自控及噪声控制的方法,并分析了系统热泵工况下的运行经济性,结果表明水源热泵系统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地下水源热泵空调(CGWHP)系统能耗偏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分级处理空调送风的地下水源热泵(NGWHP)系统,其特点是利用地下水预处理新风后,二级利用地下水承担热泵机组的冷凝热,达到显著降低热泵机组能耗的目的。运用热工学理论建立NGWHP系统稳态仿真数学模型,在VC++环境下编写程序并模拟供冷模式下NGWHP与CGWHP系统的性能,比较分析地下水对两种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搭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NGWHP系统的能耗显著低于CGWHP系统。地下水供水温度下降或流量增大,两种系统的能耗均呈线性下降趋势。新风比为33%,地下水温从24℃降至15℃时,NGWHP系统的能耗较CGWHP系统平均低40.56%;地下水流量从1800 kg/h增至2300 kg/h时,NGWHP系统的能耗平均降低42.27%。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二者误差在±13%以内。研究结果可为NGWHP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调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的经济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新国  赵军  朱强 《太阳能学报》2001,22(4):418-421
地源热泵是利用地表浅层土壤能量(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作为冬季热泵热源供暖和夏季冷源进行空调的系统,地源温度全年相对稳定的特性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地源热泵是否具有经济竞争性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该文对地源热泵与传统的供暖空调系统进行经济性比较。首先将地源热泵与传统供暖方式,如燃煤、燃油和天然气锅炉进行供暖经济性的比较,再将地源热泵与常规电制冷空调方式进行空调经济性的比较,然后将地源热泵与锅炉加空调两种方式共四种方式共四种方案进行综合经济性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储能电站规模的不断增加,系统大停电后可考虑储能电站作为系统辅助启动电源以协助系统的恢复,考虑铅蓄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和钠硫电池为主要储能电站电池类型,根据蓄电池组放电功率和放电持续时间的幂次函数关系建立不同电池类型储能电站放电模型,储能电站放电模型和经济模型一起构成系统辅助启动电源模型,进而在系统辅助启动电源模型的基础上,以给定恢复时间内系统恢复的功率最大为目标函数,提出了考虑系统辅助启动电源的黑启动方案优化模型,并通过savnw23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储能电站作为系统辅助启动电源的可行性和黑启动方案优化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面向对象的矿井通风节能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剑  郭亮  郭栋  白小杰 《节能》2009,28(9):42-45
分析矿井通风系统的能耗现状,引入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矿井通风系统提出面向对象的矿井通风系统。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对通风控制系统进行选型和综合考虑,整合出有针对性的通风控制系统。该系统在合理调试后可实现矿井通风系统的高效、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13.
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CCHP)系统是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的主流趋势,针对CCHP系统的能量调度问题,提出了储电、储热相结合的复合储能技术;为实现CCHP系统的运行优化控制,建立了CCHP系统拓扑架构、系统模型、多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并与不含复合储能的CCHP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复合储能引入CCHP系统,能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和一次能源消耗量,提高系统节能率和削峰填谷能力,为CCHP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4.
石灰石湿式制浆系统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制浆系统的性能对整个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影响石灰石湿式制浆系统出力的因素有很多.针对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准大发电厂石灰石湿式制浆系统出力不足的问题,分别从下料系统、湿式球磨机本体、石灰石浆液旋流器、系统配置的仪器仪表及化验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了影响系统出力的主要原因,并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IT技术作为支撑,将计算机模拟技术与DCS数据采集系统结合,建立蒸汽管网运行管理优化调度智能监测系统(PROSS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架和建立蒸汽管网数字模型的理论。工程应用表明,PROSS系统能够全面而有效地监测蒸汽管网,及时地把测量数据转为大量信息,实时反映蒸汽系统详细工况,显著提高管理调度水平,保证安全生产.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锂电池一体化箱式移动电源系统主要应用于新能源较为丰富,供电电网薄弱,供电质量要求较高,占地面积有限和多种突发临时性供电需求等地区.该电源系统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双向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及智能辅助系统组成.通过对系统功能单元的构成,各部分功能特性以及关键技术突破三方面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展望一体化箱式移动电源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为该类型电源系统的创新和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光伏水泵系统配置优化的实验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旨在评估日照条件、系统配置等因素对光伏水泵系统性能和经济性表现的影响程度.采用实验手段,结合对系统数学模型的分析,并利用Matlalb,simulink 工具对系统效率及运行效果进行了仿真研究.最终得出静态扬程、日照强度大小和分布以及光伏阵列容鼍对光伏水泵系统效率和经济性能的影响的结论,并给出了用于优化系统成本的泵型及光伏阵列容量大小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徐士鸣  张莉 《太阳能学报》2007,28(5):457-463
对采用氨水溶液的变质量能量转换及储存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循环和流程进行介绍。由于蓄能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动态过程,常规的稳态制冷/热泵循环热力计算方法已不再适用,需给出一种新的动态热力计算方法。通过数值模拟来了解先进蓄能系统的工作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该蓄能系统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由于供热系统中用户换热站没有有效的调节装置和根据热负荷的变化进行实时调节的自控系统,影响了乌鲁木齐市的集中供热系统整体效果.根据控制策略分级执行的原则将换热站系统分为:就地监控系统、通信系统以及中心控制系统.对换热站整体结构以及监控系统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应用于实际,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典型的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结构,从进气系统、排气系统、润滑系统、燃油系统、起动系统、ECU、传感器和喷油器几个方面分析了电控高压共轨式柴油机起动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