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概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动态模型,并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的设计方法.基于建立的EPS动态模型,采用助力特性曲线,在Matlab环境下建立EPS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引起的易漏油、结构复杂、拆卸困难等问题,以一种轻型车为试验样车,将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应用到试验样车的转向系统中,从而替换原有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以试验样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原车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与电动助力系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参考原车液压助力转向曲线,并通过分析计算地面最大阻力矩、最大助力转矩等实车参数,建立了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曲线,并确定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电动机、减速机构、控制器、扭矩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主要参数;将关键部件组装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并对实验样车做了改装,对改装后的样车进行了蛇形路面试验,并采集了试验过程中的助力电流与入手转矩的对应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改装后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实现随速助力,并有一定的路感,转矩脉动小,具有较好的转向平顺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全面的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相关概念、结构特性及整体发展进行认知,本文通过对大量科研论文进行研究,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类型特点、基本构成、控制原理、助力特性等角度出发,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进行较为全面的诠释,并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阐明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未来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希望本研究对我国汽车转向系统领域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转向助力系统进行分类说明,并对各转向助力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目前乘用车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套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一EPS,并对EPS系统的原理做出了阐述说明,提出功能安全的重要性,并对某配备EPS系统的乘用车依据GB 17675-2021《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中附录B.3.3要求开展EPS系统整车层面的功能安全验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表现了很好的安全机制,满足功能安全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EPS主要监控车速、转矩、转向角、转向速度信号等传感信号,高速时转向很难实时反映车辆自身惯性作用及路面状况,提出在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基础上,建立横向加速度、前轴惯性重力、路况等动态惯性参数的多传感参数融合的EPS模式。并对该EPS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了研究设计,提出了采用受限单极性可逆PWM控制模式控制直流电机驱动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电动助力特性,符合汽车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目前EPS主要监控车速、转矩、转向角、转向速度信号等传感信号,高速转向时很难实时反映车辆自身惯性作用及路面状况的问题,提出在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基础上,建立横向加速度、前轴惯性重力、路况等动态惯性参数的多传感参数融合的EPS模式。并对该EPS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了研究设计,提出了采用受限单极性可逆PWM控制模式的直流电机驱动控制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电动助力特性,符合汽车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7.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自适应LQG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结构形式和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3自由度的汽车动力学模型。 为克服实际EPS系统中存在的动态行为不确定性,采用自适应LQG控制策略。通过对模型参数的在线辩识,实现 系统的自适应LQG控制。在多种汽车行驶工况下,进行自适应LQG控制和LQG控制的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 应用自适应LQG控制比LQG控制的EPS有更好的鲁棒性,且能有效改善EPS的助力特性及汽车的转向特性。为 验证仿真结果,还进行装有EPS系统的实车试验。试验结果充分证明了所提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EPS系统可很 好改善汽车操纵性能。  相似文献   

8.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匹配分析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结构及其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线性三自由度汽车模型与EPS系统的集成数学模型。采用单参数自适应模糊PD控制策略,通过时域和频域的仿真计算,研究了EPS与整车动态性能的匹配关系及EPS主要参数的设计原则,并给出了EPS系统主要参数所必须满足的稳定性准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汽车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综合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EPS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硬件参数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对汽车转向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不同工况下的转向盘阻力矩模型。提出了一种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参数化特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对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助力特性曲线的设计机理进行研究。提出了以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与车速、转向盘转角、侧向加速度的关系为基础将助力特性曲线按照高速和低速分别进行设计的观点,进而基于此观点探讨了EPS助力特性曲线的产生过程,并对EPS助力特性曲线的几何特征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李琤 《机械强度》2020,42(4):988-993
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都被广泛采纳。EPS具有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减少燃油消耗率的显著优势,是现代汽车发展的主流趋势。设计理想的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既要考虑操纵轻便性和灵敏度,又要考虑汽车良好的"路感"。以某款车型为例,在不更换硬件设备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控制器软件设计参数,优化系统助力特性,通过EPS系统台架匹配试验及整车路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EPS匹配设计,能够满足转向系统轻便性、良好路感以及转向回正性能的设计要求,对转向系统的总体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优化及参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的转向特性,首先对转向柱式EPS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建模。结合一个考虑悬架影响的整车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汽车转向性能的指标如转向灵敏度、稳定性和转向路感,并推导出其具体表达式。通过构造和分析转向路感优化模型,研究分析了EPS系统及整车参数对转向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绝对灵敏度的方法,从系统稳定性角度对参数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参数研究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系统和二自由度整车的集成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汽车转向系统性能评价的转向路感、转向灵敏度和转向稳定性指标函数.通过频域仿真分析,研究了EPS系统结构与控制参数和转向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曲线.以转向路感和转向灵敏度有效频域能量均值为优化目标,转向稳定性为约束条件,建立了EPS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并利用MATLAB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工具箱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对优化前后的系统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PS系统转向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能够对EPS系统结构和控制参数进行匹配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江汇洋 《现代机械》2012,(5):24-26,50
结合EPS的结构和动力学特性,建立了EPS的动力学方程,采用PID控制和模糊控制方法分别对电机进行助力和回正控制,并结合三自由度的整车模型和Fiala轮胎模型建立了EPS整体仿真模型。分析了PID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对EPS整体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国内首款应用闭环控制的电子动力转向控制系统的交流前移式叉车为例,介绍了应用于电动叉车的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原理、关键部件的选型和计算方法,并给出了部分试验数据。说明了电子动力转向系统应用于电动叉车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5.
李驰  荆体魁 《机械》2004,31(12):56-58
利用MATLAB/Simlink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结合现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独立设计并建造出一套经实践证明有效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评估系统。并且利用该系统对比例控制和微分(PD)控制两种控制策略进行了测试和评估。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在重型汽车中应用的问题,对重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控制策略作了理论分析、研究和仿真。在分析了重型汽车EPS特点的基础上,对循环球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静态和物理硬件进行了设计及建模;提出了对重型汽车EPS使用上下两层控制结构,上层为目标电流控制,下层为助力电机控制;基于助力控制模式分别对上层控制设计了sugeno型模糊控制和惯性补偿控制策略、对下层控制设计了模糊PID复合控制策略,并在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地解决惯性、适应性和快速性等问题,可以为重型汽车EPS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工程机械对转向系统的要求,以液压转向器为基础,并结合CAN总线和电控技术,提出了一种可遥控的数字式电液转向系统,设计了转向控制系统的软、硬件,搭建了数字式电液铰接转向实验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转向系统具有转向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为工程机械的遥控转向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电动转向器的动力学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设计补偿器以达到对电动转向系统的振动控制。通过仿真和分析可以看出,带有补偿器的电动转向系统可以实现对系统稳定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单纯性法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数学模型,对电动机采用PD控制,采用ITAE为目标函数,采用单纯形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利用MATLAB中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框图和S-Function编写优化程序,对比优化前后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