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规井口密封装置因各种原因失效、寿命短,导致各方面损失巨大。本文设计了一种由井口调偏部分、光杆密封部分和防喷部分组成的双向压缩压力自适应盘根盒。该盘根盒不但能够实现光杆的自动调偏、井口防喷功能,而且实现了盘根对光杆密封压力的自适应调节,井口压力升高,盘根对光杆的密封压力随之升高,使得盘根对光杆的密封始终处在最佳状态,与此同时,盘根处在双向受压状态,纵向变形均匀,很好地保证了盘根对光杆的密封效果,增加了盘根盒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抽油机井口漏油是由于盘根盒内的盘根也就是光杆内密封填料因很多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造成渗漏。本文以漏油危害影响为基点,分析问题原因,整合故障处理对策,旨在增加光杆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消除安全环保隐患、降本增效,促进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3.
短讯·动态     
《润滑与密封》2012,(3):24+28+41+44+48+52+58+63+88+119+124
胜利油田盘根侧取光杆密封器获实用新型专利近日,胜利油田胜采四矿自主研制的盘根侧取光杆密封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抽油机油井取放井口盘根操作通常在光杆密封器上方进行,由于密封腔间隙狭小和盘根压实的作用,盘根抠取作业困难,不仅员工劳动强度大,而且影响开井时率。该矿通过改进双翼胶皮闸门密封器,将密封腔加长,在其侧面中部位置钻  相似文献   

4.
下置型光杆盘根密封曾经是单螺杆抽油泵主要密封形式,逐渐被上置型的光杆机械密封所取代,但其承压能力高,经济适用的特点一直为国外油田所采用。下置光杆盘根密封泄漏的原因是光杆对扶正轴承产生了较大的径向力和普通光杆本身制造精度较低,与扶正轴承的配合不好,以及井口压力过高、游离气体的存在、密封结构设计不合理等。文中给出了光杆密封泄漏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前,抽油井上更换盘根时,多采用注胶式盘根盒进行井口密封,这种密封方法固然有效,但自动补偿密封能力差,耗时长、劳动强度大,而且密封盒内的密封胶要依靠抽油机带动光杆硬启动来解除密封,注胶次数越多,密封胶碎屑随液流运移,极易堵塞油嘴,影响原油生产。一种新型的高温高压一体式光杆密封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它采用金属密封件进行井口密封,只需将压盖拉紧即可更换密封件,耐高温高压、耐腐蚀。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6.
针对柱塞计量泵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盘根渗漏超标问题,分析盘根密封渗漏原因,增加3个石墨浸渍树脂密封环,与填料环间隔安装。改造后密封效果好,密封使用寿命长,并且提高了泵的效率和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7.
林蕾  马光 《中国机械》2014,(11):253-254
传统的柱塞润滑大多是在盘根盒里进行的,盘根盒是接近封闭的闭式系统,润滑油在里面很难均匀的分布,容易出现盘根和柱塞润滑不均匀的现象;另外,润滑油里的细小杂质进入盘根盒后很难出来,时间长就磨损柱塞。优化后的润滑方式能让盘根和柱塞在盘根盒内得到了充分的润滑,明显提高了盘根和柱塞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易损件的消耗,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常规密封盘根的密封机制,及其存在的形状和材质选用不合理、更换不便、密封效果不好和使用寿命低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普通传动V带作为新型密封盘根的设计方案.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型密封盘根的密封机制,给出了盘根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将新旧盘根的现场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新盘根的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改变了盘根的密封方式,实现了抽油机不停机加盘根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课题 超稠油由于存在"四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密度、高黏度、高凝固点、高沥青+胶质.在开采过程中,由于超稠油特殊的开采方式,造成油井下泵初期温度高、含水高,中期黏度高、温度低,末期液量低、间出等问题.是造成井口盘根磨损过度、跑油现象频出的根本原因.目前在用的4种盘根盒都存在不同的缺点,直接导致了"盘根需要频繁换,井口需要频繁擦"的恶性循环.不但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也给企业的安全环保工作带来了极大影响.所以,研制一种既可以有效防止井口跑油,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员工劳动强度的油井光杆密封装置,对油井的三标建设和日常生产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研制了超稠油井循环润滑密封器装置.  相似文献   

10.
刘涛  刘天宇  张岩  张磊  李大建 《润滑与密封》2018,43(11):125-128
为了提升油井光杆耐磨损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应用表面喷涂和表面织构技术对光杆摩擦段表面进行处理,在UMT磨损实验机上对不同表面处理技术的光杆进行摩擦性能测试评价。结果表明: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超音速火焰喷涂涂层可使光杆摩擦因数从0. 96分别下降至0. 85、0. 91,表面织构可使光杆摩擦因数降低至0. 77。表面喷涂技术和表面织构技术均能有效降低光杆表面摩擦因数,而表面织构技术在光杆提升摩擦性能方面优于表面喷涂技术,且加工更方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