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铁》1982,(4)
中国金属学会第二届平炉学术会议于1981年12月3~7日在重庆钢铁公司召开.到会代表79名,来自51个单位,其中包括机械系统的平炉铸钢车间五个.会议收到论文40篇,大会宣读22篇.论文的内容包括平炉改造、用氧、节能、炉体结构、品种质量等,有的论文水平较高,对平炉炼钢生产有实际意义.与会代表表示要努力致力于使平炉炼钢在调整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并对平炉改造的条件和时机  相似文献   

2.
《钢铁》1984,(3)
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学术委员会平炉学组于1983年11月4~7日在湘潭钢铁厂召开了第三届平炉炼钢学术年会。来自冶金及机械系统34个生产、科研、设计、教育单位的83位代表出席了本届年会。会议共收到论文56篇,其中有关平炉热工测定及节约能源方面13篇,有关平炉用氧强化冶炼方面  相似文献   

3.
《炼钢》1986,(2)
第四届全国平炉炼钢学术年会于1985年11月27日~12月1日在成都无缝钢管厂举行。到会代表92人。来自冶金部属13家、平炉企业和机械系统及地方企业7家、高等学院、设计与研究单位、机关20个单位,总计40个单位。收到论文和报告42篇。其中大会宣读21篇。历届平炉炼钢学术年会的到会人数、单位和收到的论文一届比一届多,特别是这届年会有很多炼钢界老前辈和年轻的平炉工作者。老中青集聚一堂,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属学会第二届平炉学术会议1982年12月3日到17日在重庆钢铁公司召开,参加会议的51个有关部门的正式代表79人,其中包括机械系统的平炉车间5个,会议共收到论文40篇,大会宣读了22篇特约文章,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平炉改造、用氧、节能、炉体结构和品种质量等.有的论文水平较高,对平炉炼钢生产发展很有实际意义.会上对科夫法(平炉埋吹氧)的引进消化和试验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并建议冶金部组织力量,以积极慎重的态度,坚持先消化掌握引进技术,然  相似文献   

5.
1.回顾 中国金属学会的全国平炉炼钢学术年会,从1980年4月第一届在鞍山召开以来,一般是两年左右召开一次,基本上是在各平炉炼钢厂召开的。第一届年会到会代表40余人,论文20多篇。当时冶金界正处于拆平炉改转炉的讨论之中,因此参加年会的代表不多,会议的学术空气不浓。第二届年会于1981年12月在重钢召开,到会代表60余人,论文30多篇。那届年会就我国平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应发挥作用的问题开展了有益的讨论,并对我国平炉采用科夫法即  相似文献   

6.
《钢铁》1984,(2)
中国金属学会炼钢节能专题学术会议,于1983年10月10~15日在鞍山召开。会议代表共65人,共收到论文43篇,宣读9篇,其中我国炼钢节能潜力、重点企业平炉炼钢能耗、转炉多吃废钢节约能源、电炉喷粉、余钢倒炉与节电等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来炼钢节能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目前炼钢能耗高的原因和节能的潜力所在。“连铸技术经济效益的评价”一文提出了有益的见解。还有一些文章,论述了近几年来科学试验和新技术使用、新技术开发方面的成果。分组讨论中围绕我国炼钢节能的现状、潜力、经验和存在问题,认真研究了我国炼钢节能的目标和措施,并提出了建议。与会代表认为:  相似文献   

7.
杨永龄  郭代仪 《炼钢》1997,13(5):30-34
重钢在全国率行淘汰了平炉炼钢,发展转炉炼钢和全连铸生产工艺,文中根据重钢生产实践,从连铸技术发展,平炉和转炉炼钢成本比较,转炉炼钢厂连铸坯品种开发,和安置平炉厂下岗人员四个方面,论述淘汰平炉,优化炼钢生产结构问题,提出应创造条件,尽早淘汰平炉,发展全连铸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苏联科学院巴雨金院士在1955年访问我国期间曾经特别强调了转炉吹氧的重要性,给我国炼钢工业的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本文作者针对在我国采用吹氧转炉方法炼钢问题作了扼要而明确的论述,从大规模炼钢方法的历史背景、近代转炉炼钢法与平炉炼钢法的各优缺点、技术经济意义以及转炉炼钢法的最新发展情况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吹氧转炉在利用不同比重废钢的情况下进行了热化学的研究,得出了‘平炉炼钢也就不再比转炉炼钢更为优越了’的结论,这是一篇对读者富有启发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林波 《钢铁》1959,(19)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把平炉炼钢生产技术水平推向更高阶段,力争提前完成1200万吨钢的光荣任务,冶金工业部最近在鞍山召开了平炉炼钢生产技术会议。会议肯定了十年来平炉炼钢的成就,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巨大成就,系统总结了十年来平炉技术操作经验,制定了“多装、快炼、高温、长寿”的平炉技术操作方针,以达到“高产、优质、多种、低耗”的目的.到会代表一致认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用氧炼钢已经有23年的历史。随着氧气转炉的高速发展,研究平炉的人数和力量越来越少了。1985年6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炼钢会议上提出对平炉的具体方针是“不再建平炉,充分发挥现有平炉的作用,合理用氧,适当改造,节能增产,逐步淘汰。”在当前我国国情还不允许扒平炉建转炉的条件下,平炉工作者经过1979~1985这六年的努力,全国重点企业平炉座数由1979年的66座减少到1984年的57座,而1984年平炉钢产量占总产量的27.8%,产量比1979年增加了70多万吨。平炉钢目前在钢种方面暂时还未被转炉取代,又因平炉能多吃废钢,其成  相似文献   

11.
第六届全国炼钢学术年会于1990年9月6~11日在包头钢铁稀土公司召开。会议征到论文172篇,到会代表203人,参加单位72个。冶金部殷瑞钰副部长,邵象华等老一辈专家和26位理事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殷瑞钰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本次会议论文包括生产应用、基础理论、冷热模拟技术等方面,涉及转炉、平炉、能源、连铸、铸锭、铁水预处理、夹杂物形态及炉外精炼等技术。到会代表发表了他们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抓品种质量必须从铁水、废钢、石灰石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平炉炼钢法已有123年的历史。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平炉钢产量曾在世界各种炼钢方法的钢产量中居主导地位。但是,自氧气转炉炼钢法同世18年后(1970年),平炉的主导地位已被氧气转炉所代替,且炼钢生产朝着以氧气转炉为主的方向发展,这是总的趋势。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个过程,氧气转炉代替平炉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氧气转炉取代平炉的进程也不尽相同。有的国家如日本、西德等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半炉全部取稍了;有的国家如苏联、捷克等,至今钢产量中平炉钢还占50%以上。近20年  相似文献   

13.
转炉炼钢完全可以高质量、多品种,实现超平炉、赶电炉的伟大目标,并指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炼钢工作者把氧气应用于平炉炼钢生产,又赋予了平炉炼钢新的生命力。平炉炼钢用氧经历了炉门窥视孔吹氧、炉头富氧后,目前普遍采用顶吹氧气炼钢。鉴于平炉结构特点,顶吹氧平炉普遍采用直筒型喷嘴结构的氧枪,进行低枪位吹炼。且国内顶吹氧平炉还普遍采用低氧压(即供氧压力为0.45~0.75MPa)的供氧制度。马钢两座185t碱性固定式平炉,自1976年经大修改造采用顶吹氧工艺炼钢,至1980年采用供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平炉炼钢的历史地位平炉炼钢法从1864年诞生起,至今已经123年了。前100年是平炉炼钢的大发展时期,在世界钢产量中占有主要地位。但从1952年氧气顶吹转炉问世到1964年以后,由于世界范围内氧气顶吹转炉的大发展,使平炉处于逐步被取代的地位,例如,1985年平炉钢占世界钢产量的比例,已下降到18.8%。作为一种炼钢方法来说,平炉已从先进变为落后,这是历史的进步。1985年9月美国关闭了最后一座平炉,从此,在世界先进工业国中,除苏联和东欧以外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已全部关闭了平炉。苏联和西方工业发达  相似文献   

16.
《钢铁》1988,(10)
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学会于1988年4月13~16日在重庆召开了第一次学术会议。亦即第五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来自全国钢铁企业、科研、设计院所、大专院校的91个单位共296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10位作者在大会宣读了论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当前炼钢生产现状,提供了平炉、转炉、铸锭、连铸、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钢中夹杂物及质量和科研工作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意见。还介绍了35届国际氧气炼钢会议,世界炼钢生产、技术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7.
英国炼钢的基本方法是平炉炼钢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平炉炼钢法的特点是酸性平炉钢的比重高。但在最近几年这种炼钢法的比重大大减少了。在这方面起重大作用的有碱性平炉炼钢法的改进,在碱性平炉已能冶炼大量的优质钢(这些钢以前是在酸性平炉里冶炼的),还有电炉炼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金属学会炼钢学术委会员于1989年5月在承钢召开了第三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收到三十一篇反映我省炼钢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方面的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会中,我国著名炼钢专家、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9.
《特殊钢》1982,(3)
西德《冶金设备与工艺》一九八一年第六期刊登一篇题为《钢的生产设备与装置》的文章,部分内容摘译如下:目前,在世界各种炼钢方法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是两种方法,其一是转炉法(主要是氧气顶吹转炉),其二是电炉法。直到1965年,平炉法仍占世界钢产量的55%左右,然而,目前,平炉炼钢法实际上主要是在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采用,并且在今后几年间,平炉法将可能普遍地被更经济的炼钢方法所取代。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  相似文献   

20.
王庆奎 《炼钢》1993,9(5):3-7
本文叙述了我国1992年炼钢生产的技术进步和取得的成绩,全国年产钢8000万t,重点企业连铸比达到31.94%,地方企业连铸比达到32.12%,品种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还总结了我国炼钢生产在转炉,电炉,平炉和相关技术上的开发和展望,今后的重点工作应放在品种,质量,节能和降耗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