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2.
3.
以魔芋葡甘聚糖为原料,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黏度测定等方法来分析β-甘露聚糖酶降解对魔芋葡甘聚糖结构和黏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后魔芋葡甘聚糖的主链骨架没有变化,但部分基团数目发生变化,魔芋葡甘聚糖颗粒变得散乱、参差,颗粒粒径、分子量、黏度均明显变小。总体而言,β-甘露聚糖酶降解对魔芋葡甘聚糖结构性质影响不大,但明显改变了其黏度,其黏度降低了95.6%。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不同分子量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制备方法、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中的利弊,以期为不同分子量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不同分子量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制备方法、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中的利弊,以期为不同分子量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发酵法生产魔芋葡甘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发酵生产葡甘聚糖酶的最佳条件。方法:在摇瓶培养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温度、pH和接种量对发酵反应的影响,并在5L发酵罐上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佳的产酶条件配伍。结果:该菌产生葡甘聚糖酶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pH5.5~6.0,接种量10%,发酵前期搅拌速度50rpm,通气量20L/h,6h后搅拌速度改为100rpm,通气量10L/h,在这个条件下发酵获得的酶比活力为4812U/mg,总活力达到7810U/mL。培养8h后细菌生物量、产物含量迅速提高,24h达到顶峰时期。发酵动力学属于偶联型。 相似文献
7.
以魔芋精粉为原料,通过研究固定化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粉制备葡甘露低聚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魔芋精粉浓度、反应温度、加酶量及pH等对葡甘露低聚糖的制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魔芋精粉浓度和反应时间影响较大,加酶量和pH影响较小。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出的固定化酶水解魔芋精粉制备葡甘露低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为1.5%、加酶量为80×10~3 U/g、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75℃,pH值为3.5。葡甘露低聚糖的得率为29.5%。 相似文献
8.
魔芋粉中脂肪、蛋白质等限制魔芋葡甘聚糖的应用,因此对魔芋粉进行纯化处理得到纯度更高的魔芋葡甘聚糖应用于食品、药品等产业。本研究采用乙醇作为溶剂,对利用超声波辅助纯化魔芋粉的工艺进行优化。经过单因素实验分析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5个相关因素的显著性,选择料液比、乙醇浓度和超声时间为较显著的因子进行分析。而后通过响应面拟合模型对各相关因素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在料液比1:102(g/mL)、乙醇浓度73%、超声时间55 min、超声功率175 W、超声温度50 ℃条件下,魔芋葡甘聚糖含量为88.1%,与预测值相近,纯化工艺切实可行。利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测定优化前后样品结构,未发现明显差异。经该工艺纯化后的魔芋粉中魔芋葡甘聚糖含量明显高于未纯化魔芋粉,且结构受影响较小,本文旨在为魔芋葡甘聚糖的高效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9.
以魔芋粉为唯一碳源,从种植魔芋土壤中定向筛选一株高产胞外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并研究了该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胶制备魔芋低聚糖的工艺。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高产胞外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编号为G1,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确定魔芋低聚糖制备的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50 U/g魔芋葡甘聚糖(KGM),酶解pH值 6.5,酶解温度55 ℃;当KGM质量浓度为10 g/L,酶解时间2 h时,还原糖转化率为51.6%;当KGM质量浓度为30 g/L,酶解时间4 h时,还原糖转化率仍可达到46.9%,表明该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利用薄层层析(TLC)定性分析酶解产物主要为三糖及三糖以上的低聚糖。该研究为实现酶法制备魔芋低聚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用固定化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精粉制备甘露低聚糖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魔芋精粉浓度、温度及加酶量对甘露低聚糖的制备有一定影响,其中魔芋精粉浓度和加酶量影响较大,反应温度影响较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的固定化β-甘露聚糖酶制备甘露低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魔芋精粉浓度2%;加酶量为6400U;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7 h.在此条件下甘露低聚糖的得率为30.8%. 相似文献
11.
12.
绿色包装材料魔芋葡甘聚糖可降解膜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利用魔芋葡甘聚糖溶胶在适当条件下的成膜性制备可降解绿色包装膜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精粉浓度、增塑剂和补强剂的添加量、干燥温度、pH等因素对膜的制备及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膜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即精粉浓度1%(g/mL),增塑剂6%,补强剂6%,干燥温度60℃,pH9~10。 相似文献
13.
魔芋葡甘聚糖-甲基纤维素可食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魔芋葡甘聚糖和甲基纤维素制备可食膜,研究甲基纤维素添加量、甘油添加量、均质时间和干燥温度对可食膜性能的影响。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到了各个变量甲基纤维添加量、甘油添加量、均质时间、干燥温度对可食膜水蒸气透过系数(WVP)、断裂伸长率(E)、抗拉强度(TS)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各变量的范围,选择WVP和E作为响应值,进行了响应面优化实验。研究结果:在最优水平下,甘油添加量0.963%(V/V),甲基纤维素添加量0.238%(W/V),干燥温度59.6℃,均质时间8.91min,WVP可达到8.4511×10-10g/m·s·Pa;甘油添加量0.985%(V/V),均质时间7.68min,干燥温度40℃,甲基纤维素添加量0.363%(W/V),E可达到130.25%。 相似文献
14.
对魔芋葡甘聚糖(KGM)和魔芋葡甘聚糖油酸酯(KGM酯)体外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氧化诱导试验、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对Fe~(2+)螯合能力、还原能力试验发现:KGM和KGM酯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性,酯化度越高,抗氧化能力越强;当菜籽油中KGM和酯化度最高的KGM酯1添加量为0.8%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其氧化诱导时间分别延长5.94 h和2.56 h;在KGM酯与茶多酚、V_C、TBHQ协同试验中,KGM酯也表现出一定抗氧化性;质量浓度为0.5 mg/m L时,KGM和KGM酯1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1.68%和36.93%;质量浓度为2.0 mg/m L时,KGM和KGM酯1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0.31%和17.26%,对Fe~(2+)螯合率分别为17.58%和9.79%。虽然KGM酯化后其抗氧化能力稍有减弱,但仍具有抗氧化性,且与酯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17.
魔芋葡甘聚糖羧甲基化是其醚化改性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改性产物浓度、介质温度和剪切速率的变化考察了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水溶胶的流变性能。实验表明,在0~100℃范围内,粘度随溶胶温度上升而下降;浓度低于0.25%时,CMKGM溶胶近似于牛顿流体,当浓度高于0.25%时,其表现为假塑性流体,且其假塑性随浓度增大更为突显;剪切速率的增大,直接导致粘度递减,且高浓度溶液受其影响更明显;静态激光散射分析表明,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分子量较原魔芋葡甘聚糖下降约16.7%,根据第二维里系数的增大和均方根回转半径的较小改变反映出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溶胶的水溶性更好,这些均为魔芋葡甘聚糖在工业上的深入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改性魔芋精粉对樱桃保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魔芋精粉为原材料,用没食子酸、马来酸酐、多聚磷酸钠3种试剂对其进行改性,制成保鲜剂,在常温下进行保鲜实验,结果表明:经该膜保鲜过的樱桃,在储藏过程中感官及各项理化指标与空白相比较,取得了较好的保鲜效果,其中以没食子酸改性魔芋精粉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