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微波辐照手段处理经酸化的淀粉,考察了不同的浓盐酸添加量、时间及微波功率对酸处理变性淀粉的DE值及溶解度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为:添加量为0.2%,微波功率为900W,反应640s。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验证淀粉颗粒结构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观测颗粒保持的状态。再以自制的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以取代度为衡量标准,考察了淀粉乳的初始浓度、pH、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为:淀粉乳浓度40%、pH8.5、反应温度35℃。利用红外光谱法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乳化性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木薯淀粉(NS)、交联淀粉(CS)、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和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COSAS)的颗粒形态、粒径分布、透光率、蓝值、黏温性、耐酸耐碱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4种淀粉的颗粒形状均呈尾端内凹或空心的半球形,粒径差异不显著,CS、OSAS和COSAS颗粒表面与NS相比较为粗糙。4种淀粉透光率大小依次是:NS>OSAS>COSAS>CS;随着交联度与取代度的增加,CS、OSAS、COSAS的蓝值变小。NS糊黏温性与耐酸耐碱性均较差,CS糊黏温性与耐酸耐碱性好,OSAS糊黏度高但黏温性与耐酸性较差,COSAS糊黏度较高,黏温性较好,具备一定耐酸耐碱性。 相似文献
3.
4.
醇溶剂法制备非晶颗粒态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新工艺和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醇溶剂法制备的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酐为原料,研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的合成工艺条件,并用响应面优化工艺条件,最后对产品的吸油性质和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淀粉乳浓度为0.25g/mL,乙醇溶剂含水35%时,pH为8.5,反应温度为35℃时反应2h为最佳反应条件,得到取代度为0.0166,得到的新产品的吸油性质良好。 相似文献
5.
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醇法制备的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酐为原料,研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的合成工艺条件。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碱用量、辛烯基琥珀酸酐、淀粉乳的浓度、水分含量对取代度(DS)和反应效率(R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乳浓度为0.25g/mL,乙醇溶剂含水35%时,pH为8.5,反应温度为35℃时反应2h为最佳反应条件,得到取代度为0.0166。 相似文献
6.
糯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其RVA谱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湿法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粘度速测仪(RVA)分析了不同取代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粘滞特性,并探讨了氯化钠和蔗糖对其粘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为:酸酐用无水乙醇稀释3倍;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35℃;pH值8.5;淀粉乳液浓度30%-35%;酸酐加入量为3%~5%。RVA谱分析表明,随着变性程度的提高,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粘度增加,糊化温度降低;氯化钠抑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糊化,使其粘度显著降低,蔗糖则使其粘度稍有增加。该研究为糯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为原料,机械活化10 h后,在最佳酯化反应条件下制备不同种类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采用分光光度计、旋转粘度计等对经机械活化并酯化后的淀粉进行了测定和研究,并将制得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物化性质与相应的天然淀粉、机械活化淀粉的物化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经过机械活化后,其透光度、溶解度和抗凝沉性增大,黏度减小;天然玉米淀粉或机械活化10 h玉米淀粉经OSA酯化改性后,其糊透明度、抗凝沉性、黏度均有所提高,除机械活化10 h淀粉(包括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经OSA改性后溶解度有所减小以外;除了天然马铃薯淀粉经过OSA改性后黏度减小,其它物化特性变化与玉米淀粉相同;8种淀粉糊均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9.
为了促进泽泻淀粉的利用,本试验研究了泽泻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性质和酶解对淀粉酯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制备条件下,泽泻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取代度和反应效率都高于马铃薯和玉米淀粉酯。(2)泽泻淀粉酯化后,颗粒表面有腐蚀现象。(3)随取代度增加,淀粉酯的糊化温度降低,峰值粘度增加。(4)水解率(DE%)增加,酶解淀粉酯的糊化温度降低,糊的峰值粘度与回升值下降,乳化稳定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了蜡质玉米淀粉经脱支酶处理后,与柠檬酸进行酯化反应的制备方法,并对柠檬酸酯化淀粉的部分表观特性进行研究。通过酯化取代度测试、体外消化特征分析、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方法对比分析了酯化前后脱支蜡质玉米淀粉微球的物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酯化可以提高脱支蜡质玉米淀粉微球的酯化程度,表现出显著且稳定的抗消化性能,FTIR结果表明在1 700 cm~(-1)波长处有酯键的特征峰生成,证实柠檬酸确实和脱支蜡质玉米淀粉微球发生了酯化反应,TG结果显示柠檬酸酯化淀粉与脱支蜡质玉米淀粉微球相比,其热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高碘酸钠为氧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双醛淀粉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高碘酸钠与淀粉物质的量之比1.1:1,反应pH3.0,温度30℃,反应时间2h,淀粉乳浓度8%,得到的双醛淀粉中醛基含量为87.36%。偏光显微镜图片显示,样品醛基含量越高,偏光十字越少;通过红外图谱的表征,发现在波长为1729cm-1处出现明显的吸收峰,说明反应产物中有醛基存在;布拉班德粘度曲线表明,双醛淀粉的起糊温度比原淀粉高,峰值粘度随氧化度的升高而降低;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强峰吸收随着醛基含量的升高而消失,说明淀粉的结晶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13.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次氯酸钠为氧化剂、醋酸酐为乙酰化试剂,采用湿法工艺制备交联氧化乙酰化复合变性淀粉,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及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其淀粉颗粒的形貌及结构。结果显示:复合变性处理后的淀粉白度升高至97.2,糊透光率升高至71.0%,耐酸及抗剪切性能也有所改善。扫描电镜图表现了淀粉颗粒形貌的变化,红外光谱图中展现的各基团的特征吸收峰表明其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蜡质玉米淀粉采用复合变性的处理手段,有益于增强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糯玉米淀粉提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糯玉米为原料,采用湿法提取淀粉工艺,制得淀粉得率高,质量优质的纯净糯玉米淀粉,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出最佳的提取方案:浸泡温度,浸泡溶液亚硫酸浓度,浸泡时间分别为50℃,0.3%,60h,影响淀粉得率的主要因素是:时间,浓度,温度,糯玉米淀粉较普通玉米淀粉相比具有糊化温度低,黏度高,透明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16.
17.
食用糯玉米淀粉醋酸酯制备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糯玉米淀粉为原料,考察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醋酸酐用量等因素对糯玉米淀粉醋酸酯取代度和反应效率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制备糯玉米淀粉醋酸酯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的糊透明度、粘度性质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微波处理对普通玉米淀粉(CCS)和蜡质玉米淀粉(WCS)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快速黏度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流变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时间或功率微波处理后CCS、WCS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时间和功率影响CCS、WCS的理化性质。60~90 s或462~700 W的微波处理增加CCS、WCS的糊化难度,使其起糊温度升高。微波处理导致CCS淀粉糊稠度、糊化焓降低,WCS的膨胀度降低。微波处理使WCS淀粉糊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升高,增加其在外力作用下的稳定性,但只能形成弱凝胶。不同时间、不同功率的微波处理对CCS、WCS的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CCS、WCS的回生值、老化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