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对天然鳞片石墨进行氧化处理制备氧化石墨(GO),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GOs),借助SEM、TEM、FT-IR、XRD和TG对样品形貌、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证,结果表明试验制得了富有含氧基团(C=O、-OH、-COOH、C-O-C等)的具有较好稳定性的氧化石墨烯。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得了氧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WPU)共混膜,讨论了GOs的加入量对WPU/GO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导电性、耐水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Os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逐渐增大,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加入质量分数0.2%的GOs的复合材料其热分解温度提高了近30℃;GOs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及耐水性。  相似文献   

2.
李晓蔚  赵小亮  王剑 《印染》2023,(2):42-45
以异氰酸酯化氧化石墨烯为改性剂,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异氰酸酯化氧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OCN-GO/WPU),研究了异氰酸酯化氧化石墨烯用量对改性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异氰酸酯化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乳液黏度先升高后降低,胶膜热稳定性提高,疏水性得到改善,拉伸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力学性能较未改性水性聚氨酯均得到提高。当异氰酸酯化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1%时,力学性能较好,拉伸强度为3.434 MPa,断裂伸长率为934.48%。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GO),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GOs),借助TEM、AFM、FT-IR和XRD对样品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证,结果表明制得了富有含氧基团(C=O、—OH、—COOH、C—O—C等)的具有较好稳定性的GOs。通过湿法成膜制备了GOs改性的聚氨酯微孔膜,探讨了加入的GOs含量对复合聚氨酯PU微孔膜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入质量分数0.1%的GOs时,PU微孔膜的力学性能提高最明显;随着GOs含量的增加,复合膜体积电阻系数较空白样先增大后减小,在加入1.0%的GOs时,体积电阻系数开始低于空白样的即导电性有所提高;复合膜的吸湿率、孔隙率和透湿量,随着GOs添加量的增加均呈现增大的趋势,说明GOs的加入对PU微孔膜通透性能的改善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泓磷  何瑾馨 《印染》2021,(5):35-39
为提高水性聚氨酯(WPU)织物整理剂成膜后的阻燃性能,制备了基于石墨烯结构的含磷(P)和硅(Si)元素的新型无卤阻燃剂.通过在氧化石墨烯(GO)上接枝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S)引入Si元素,再利用GPTS的环氧基团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进行偶联反应引入P元素,合成了...  相似文献   

5.
通过使用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及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对单组分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以求提高涂层的抗菌性。以大肠杆菌为菌种,对改性聚氨酯液体涂料和固化后的涂层分别进行抗菌试验研究,并对涂层的光泽度、硬度、附着力进行测试,探寻改性材料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改性水性聚氨酯、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抗菌性能最优,分别为98.42%和100%。同时随着氧化石墨烯的增加,改性涂料的硬度增强,涂层硬度最高值为4H。  相似文献   

6.
浅谈水性聚氨酯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水性聚氨酯的几种基本的改性方法,针对水性聚氨酯涂膜的一些缺点用不同的改性材料去弥补,对其改性物质的用量和基本作用做了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7.
以石墨烯为导电填料,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将石墨烯分散到水性聚氨酯中,以酸性盐溶液为凝固剂,通过湿法凝固制备石墨烯/水性聚氨酯涂层。研究了石墨烯的分散条件、分散剂用量、石墨烯添加量等因素对成膜的影响;并对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和电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剂,用量为3mg/mL,超声分散30min,可以制得稳定的石墨烯水分散液;石墨烯用量为水性聚氨酯质量的0.6%,碳酸钙用量为6%时,成膜表面电阻率降低到0.91×10^7Ω,与纯WPU材料相比导电性提高了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徐成书  田呈呈  邢建伟 《印染》2014,40(1):52-54
介绍了我国聚氨酯的发展概况及水性聚氨酯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综述了水性聚氨酯的改性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环氧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改性和有机氟改性。各种改性技术均能够显著提高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能,拓宽了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几种常用方法,介绍了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有机硅、蒙脱土类、碳纳米管等不同改性方法对水性聚氨酯主要应用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展望了改性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有机硅共聚改性水性聚氨酯PU-SI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卿宁  张晓镭  俞从正  田禾 《中国皮革》2001,30(17):10-14
以聚醚(聚酯)多元醇、有机硅低聚物(PDMS)、多异氰酸酯、扩链剂和亲水扩链剂为主要原料,制备有机硅共聚改性聚氨酯乳液PU-SI.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图谱(NMR)、凝胶色谱(GPC)、电子能谱(ESCA)、接触角仪、电子拉力试验机等,对合成产物的化学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改性PU乳液稳定性好,硅氧烷链段可在乳液胶膜表面富集,对PU材料有明显的表面改性作用,使其耐水性提高,而本体力学性能变化不大,作为顶层涂料,有很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
水性聚氨酯树脂改性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合成工艺改性和功能型化合物改性2个方面,对当前水性聚氨酯的改性方法(包括环保型辐射工艺)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在各种改性方法之间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了今后水性聚氨酯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纳米粉体材料在水性聚氨酯中的应用现状,针对纳米材料的分类、特点和定义进行了阐述,以及与水性聚氨酯的作用机理和合成方法。着重介绍了纳米材料在改性水性聚氨酯中的研究进展,并对纳米材料在水性聚氨酯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纳米材料在水性聚氨酯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与该类水性聚氨酯的作用和合成方法。着重介绍了纳米材料在改性水性聚氨酯中的研究进展,并对纳米材料在水性聚氨酯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特点,并且重点阐述了水性聚氨酯改性方法:交联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改性、有机硅丙烯酸双改性、纳米无机材料改性。  相似文献   

15.
袁爱国  李斌  陈健平  晋冠平 《食品科学》2016,37(14):144-148
采用尿素水解法一步制备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铈掺杂的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graphene oxide/CeO2-NiAl-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omposite,GO/CeO2-NiAl-LDHs)。采用红外光谱、X-晶体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技术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性能。GO/CeO2-NiAl-LDHs为层状结构,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利用GO/CeO2-NiAl-LDHs修饰充蜡石墨电极制备了L-半胱氨酸(Cys)传感器,Cys的氧化峰电流和其在3×10-7~1×10-6 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中Cys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聚氨酯的结构及作为皮革涂饰剂的优越性能,综述了皮革用水性聚氨酯涂饰剂的改性研究,提出几种环保型新原料在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中的应用,并进一步简述了水性聚氨酯涂饰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丙烯酸酯类对水性聚氨酯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维斌  陈国强 《皮革化工》2004,24(2):1-4,13
分别加入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羟乙酯或两者的混合体改性了水性聚氨酯,通过对改性聚氨酯的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DSC)、X衍射以及物理性质的测试表明:丙烯酸酯类单体之间以及与聚氨酯大分子链间产生了化学键作用;引入丙烯酸甲酯刚性好、韧性不足;引入丙烯酸羟乙酯则相反。引入二者一定比例混合体改性效果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牛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与纳米金-还原氧化石墨烯(gold nanoparticles-reduced Graphene Oxide,Au NPs-r GO)结合修饰的玻碳电极对亚硝酸盐进行检测,通过血红蛋白对亚硝酸根(NO2-)进行还原得到高铁血红蛋白和NO3-所产生的直接电子转移信号来对NO2-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将Au NPs-r GO复合物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干燥后再将Hb修饰上去形成Hb/Au NPs-r GO/GCE传感器,在上述修饰的电极上涂上80μL浓度为0.5%的Nafion,干燥后形成Nafion膜,即形成Nafion/Hb/Au NPs-r GO/GCE传感器。通过研究发现,该电极对亚硝酸盐进行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检测时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且具有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0.5μM~100μM,峰电流与硝酸盐浓度符合线性方程:IP=0.0369C(NO2-)+0.2245(R=0.9918),最低检测限为0.1μM,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用于环境和食品中的亚硝酸盐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