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电能质量问题正日益引起电力工作和电力用户的广泛关注。章系统概括了输配电系统中电能质量问题的概念、种类、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在我国开展电能质量问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电能质量改善新措施的应用起初只是为个别有特殊需求的用户而进行的。目前有些发达国家正在实施区域性的电能质量改善措施 ,其形式之一是建设“优质电力园区”(Premium Power Park PPP)。建设 PPP必须以用户有此需要和电力系统有此可能两方面为前提 ,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 ,然后才可有序地进行建设。调研应包括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的特殊需求及今后发展的前景 ,也应包括现有配电系统的详细状况并取得当前的各项运行数据。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相当复杂的工作 ,它至少要考虑三个方面 :(1 )性能配置。要… 相似文献
10.
动态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是现代电力系统在电能质量监测上的必然需要,通过实时、无缝地对电网信号进行监测,在时间纬度上对电网的电能质量进行全面了解。文中介绍了动态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功能和软硬件组成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an adaptive var compensator (AVC) to reduce voltage flicker associated with the starting of large motors. The case considered here involves the sequential starting of two 2,000-hp motors in an across-the-line mode. The motors are served by a dedicated 44 kV- 4.16 kV substation. The source 44-kV transmission line also serves over 7,000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customers through two widely separated 44 kV-12.5 kV substations. Several methods of reducing flicker were considered. Customer complaints associated with voltage excursions during motor starting were successfully resolved.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我国电力行业由于长期垄断经营造成的成本高、人员多、效率低和服务差等问题,彻底改变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厂网不分”的局面,优化国家电力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02年12月29日,我国正式拉开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这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厂网分离,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保折价标准,形成激励清洁电源发展的新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继续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输变电图形信息管理系统PTDGIS的总体构架 ,分析讨论了基于WebGIS技术的PTDGIS的体系结构、软硬件平台、系统组成及数据库连接等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技术定义的改变过程。介绍了曾有过的权威性定义并分析了其局限性。然后,介绍了IEEE协会中的PES学会给出的沿用至今的定义。指出近期由于出现旋转型新式控制器对“静止型控制器”的概括提出了质询,以及随着FACTS技术在输电系统中应用功能的扩大,该定义受到了新的冲击。概括了新显示的FACTS技术的本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FACTS技术定义建议,可供专家讨论和修改。 相似文献
15.
为量化风电波动和设备随机故障等多重不确定因素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输配一体化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多指标评估方法。在模型上,建立了含上层输网级能源网架和下层配网级能源枢纽的统一架构,精细刻画电/气/热等多种能源在发输配用全流程的耦合特性;在方法上,通过状态空间分割分别处理风电波动和设备故障场景,提出混合等分散蒙特卡洛抽样法改善评估收敛特性,并采用连续线性化方法求解最优多能流问题以平衡算法精度和速度,进一步提升评估效率;在指标上,面向低碳运行环境,建立计及运行经济性、系统可靠性、风电消纳性、能源环保性等在内的多指标评估框架,全面描述多重不确定因素对系统运行的影响。通过对包含17个能源枢纽的RTS79-40Node综合能源测试系统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储能技术不断提升以及电网电压质量要求日益严格,配电网规模化接入分布式储能系统已成为发展趋势。首先,针对实际复杂工业过程,利用过程免疫时间(PIT)作为电压暂降耐受特性评估方法,分析储能系统接入对电网电压质量的影响;其次,兼顾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并考虑电压质量,建立储能系统选址定容双层优化模型,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FCEM法)确定目标权重;最后对IEEE-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算例分析,根据本文所建模型进行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后,有效提升了配电网电压质量和经济效益,并起到削峰填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发电机励磁系统对电网暂态稳定水平的影响以及通过改造励磁系统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的可行性。经分析表明,快速励磁系统提高电网暂态稳定水平和输送能力的作用最大,通过改造完善励磁系统输出特性可以有效提高电网暂态稳定水平和输送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由于风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等特性,同时风电装机比重显著增长,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受到各种因素制约.为了提高风能利用水平,从风电场群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策略以消纳风电.首先,基于风速实时数据和4h风速预测曲线以及负荷预测曲线,采用超前控制确定储能系统在一天内各时刻的充放电状态;然后,考虑储能系统的实时荷电状态和风电上网分时电价,以储能系统效益最大为目标,基于模糊控制确定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避免储能系统过充过放;最后,综合考虑储能系统消纳风电产生的电量效益、环境效益、调峰效益以及储能系统自身的设备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以储能系统年净收益率和弃风消纳率为指标对所提策略进行评估.以东北某省的风电场群实际数据为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20.
The cost of electricity and operating reliability in heavy industry can be key in determining which processes and plants survive in today's competitive marke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sight into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several significant cost saving and reliability improvements at a turn-of-the-century steel mill in Ohio.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at to look for and how to proceed with such projects should provide motivation for others considering similar improvemen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