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出融合K均值与改进磷虾群算法的多目标文本聚类算法。利用K均值的局部快速寻优和改进磷虾群的全局搜索能力,以K均值聚类解作为改进磷虾群的初始种群,引入遗传交叉和变异改善个体多样性,提升全局搜索能力;通过磷虾种群的诱导运动、觅食运动和随机扩散进行位置更新,引入余弦相似度和欧氏距离的多目标适应度函数评估磷虾位置优劣,搜索全局最优解。通过基准数据集实验确定磷虾群算法的关键参数,进行系统聚类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聚类指标上表现更佳,聚类准确性更高,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2.
王秋萍  丁成  王晓峰 《控制与决策》2020,35(10):2449-2458
为解决K-means聚类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磷虾群算法与K-harmonic means的混合数据聚类算法.提出一种具有莱维飞行和交叉算子的磷虾群算法以改进磷虾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和搜索效率低的不足,即在每次标准磷虾群位置更新后加入新的位置更新方法进一步搜索以提高种群的搜索能力,同时交替使用莱维飞行与交叉算子对当前群体位置进行贪婪搜索以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20个标准测试函数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可在较少的迭代次数下有效地搜索到全局最优解的同时保证算法的稳定性.将改进的磷虾群算法与K调和均值聚类融合,即在每次迭代后用最优个体或经过K调和均值迭代一次后的新个体替换最差个体.5个UCI真实数据集的测试结果表明:融合后的聚类算法能够克服K-means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的不足且具有较强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K均值聚类算法在机械故障检测的过程中,由于对K值的选择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最后极易得到局部最优解,而非全局最优解,降低了机械故障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改进K均值聚类的机械故障智能检测方法;将K均值聚类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在迭代处理的过程中,结合K均值进行优化,即将粒子群算法中的子代个体利用K均值聚类进行运算获取局部最优解,并使用这些个体继续参与迭代处理,这样能够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获得准确的机械故障信号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K均值倾斜特征提取的机械故障智能检测算法进行机械故障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值聚类(CFSFDP)算法需人工在决策图上选择聚类中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峰值和密度聚类的集成算法。首先,借鉴CFSFDP思想,将局部密度最大的数据作为第一个中心;接着,从该中心点出发采用一种利用Warshall算法求解密度相连改进的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BSCAN)算法进行聚类,得到第一个簇;最后,在尚未被划分的数据中找出最大局部密度的数据,将它作为下一个簇的中心后再次采用上述算法进行聚类,直到所有数据被聚类或有部分数据被视为噪声。所提算法既解决了CFSFDP选择中心需人工干预的问题,又优化了DBSCAN算法,即每次迭代都是从当前最好的点(局部密度最大的点)出发寻找簇。通过可视化数据集和非可视化数据集与经典算法(CFSFDP、DBSCAN、模糊C均值(FCM)算法和K均值(K-means)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聚类效果更好,准确率更高,优于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K均值聚类方法采用聚类前随机选择聚类个数K而导致的聚类结果不理想的问题,结合空间中的层次结构,提出一种改进的层次K均值聚类算法。该方法通过初步聚类,判断是否达到理想结果,从而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更细层次的聚类,如此迭代执行,从而生成一棵层次型K均值聚类树,在该树形结构上可以自动地选择聚类的个数。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K均值聚类方法相比,提出的改进的层次聚类方法的确能够取得较优秀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融合化学反应优化与K均值的文本聚类算法.结合K均值聚类的局部快速开发寻优能力和化学反应优化的全局勘探能力,以K均值聚类解集合作为化学反应优化的初始分子结构群,通过引入单分子碰撞、单分子分解、分子间碰撞和分子间合成4种化学反应操作,增加种群分子多样性;利用融合余弦相似度和欧氏距离的适应度函数评估分子优劣,在扩展搜索空间的基础上求解最优文本聚类.聚类测试结果表明,在多数数据集上,算法在适应度、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度量等指标上均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7.
模糊C均值聚类(FCM)和可能性模糊C均值聚类(PFCM)没有考虑样本特征项及每个样本对聚类的贡献程度,存在对噪声较敏感的问题。特征减少的模糊聚类算法FRFCM可剔除数据集中无效特征量,且考虑了剩余特征量的权重,具有更好的聚类性能。对此,在可能性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PFCM)的基础上将其与FRFCM算法相结合,提出新的特征逐减的可能性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RPFCM)。该算法解决了PFCM算法参数依赖的问题,且在迭代过程中可自动淘汰无效特征项并更新各特征项对聚类的贡献程度。对人工数据集以及UCI数据集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提出的FRPFCM算法可得到更高的聚类准确率,所需迭代次数更少,算法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聚类分析算法,该算法采用类似中间聚类与最终聚类分布的思想,先对密集区域进行聚类,形成了K个聚类,然后再对相对分散的自由数据进行K—means聚类,使聚类分析在迭代过程中始终沿着最优的方向进行,减小了迭代次数,提高了收敛速度。该算法融合了网格聚类与K-均值聚类的优点,并且引入了一种新的划分网格的算法和新的计算密度阀值的函数。理论分析以及实验证明,改进算法的聚类过程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并网电动汽车(EV)集群的功率优化分配效率,提出基于磷虾群算法的EV集群并网两阶段功率高效分配策略。考虑用户的需求差异,将并网EV细化为不可调度集及可调度集,分别建立充放电控制模型,提出可调度集EV的优先权评估指标。采用动态自适应权重策略及余弦递减步长演进策略改进磷虾群(KH)算法,将可调度集EV的优先权映射为迭代算法的演变步长,通过两阶段交互迭代实现并网EV集群的功率高效分配。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以及所提策略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
定义了一个欧氏距离和监督信息相结合的最近邻计算函数,综合考虑无监督学习的空间距离和监督学习的标签数据的影响,从而将K均值算法很好地用于半监督聚类问题;针对K均值算法对初始质心敏感的缺陷,用粒子群算法的搜索空间模拟聚类的欧氏空间,通过迭代搜索找到较优的聚类质心。同时提出动态管理种群的策略以提高粒子群算法搜索效率。新算法在UC I的多个数据集上测试都得到了较好的聚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原始K-means聚类算法受初始聚类中心影响过大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布谷鸟搜索(CS)的K-means聚类算法(ACS-K-means)。其中,自适应CS(ACS)算法在标准CS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步长自适应调整,以提高搜索精度和收敛速度。在UCI标准数据集上,ACS-K-means算法可得到比K-means、基于遗传算法的K-means(GA-K-means)、基于布谷鸟搜索的K-means(CS-K-means)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的K-means(PSO-K-means)算法更优的聚类质量和更高的收敛速度。将ACS-K-means聚类算法应用到南宁市青秀区“城管通”系统的城管案件热图的开发中,在地图上对案件地理坐标进行聚类并显示,应用结果表明,聚类效果良好,算法收敛速度快。  相似文献   

12.
沈莹  黄樟灿  谈庆  刘宁 《计算机应用》2019,39(3):663-667
针对基础磷虾群(KH)算法在求解复杂函数优化问题时局部搜索能力差、求解精度低、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压力控制算子的磷虾群算法(DPCKH)。该算法将一种新的动态压力控制算子加入了标准磷虾群算法,使其处理复杂函数优化问题更有效。动态压力控制算子通过欧氏距离量化了多个不同优秀个体对目标个体的诱导效应,进而在优秀个体附近加速产生新磷虾个体,提高了磷虾个体的局部探索能力。通过比较蚁群算法(ACO)、差分进化算法(DE)、磷虾群算法(KH)、改进的磷虾群算法(KHLD)和粒子群算法(PSO),DPCKH算法在7个测试函数上的结果表明,DPCKH算法与ACO算法、DE算法、KH算法、KHLD算法和PSO算法相比有着更强的局部勘测能力,其开采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3.
基于粒子对和极值优化的基因聚类混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粒子对算法存在过早陷入局部最优导致精度不是很高的问题,建议了一种新的基于粒子对(PPO)与极值优化(EO)混合算法。该算法利用PPO和EO的优点,借助K-means快速聚类的结果初始化其中一个粒子,并根据一定迭代次数在精英粒子对的迭代过程中引入EO算法,在保证算法收敛的同时避免后期过早陷入局部最优,从而提高聚类结果的精度。将混合算法应用于真实的基因表达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算法比K-means和粒子对算法具有更好的聚类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潘烁  王曙燕  孙家泽 《计算机应用》2012,32(4):1165-1167
在解决组合测试中的测试数据集生成问题时,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在待测数据量增加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出现迭代次数增加、收敛速度减慢的缺点。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组合测试数据集生成问题的基于K-均值聚类的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对测试数据集合进行聚类分区域,增强测试数据集的多态性,从而对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增加各个区域内粒子之间的影响力。典型案例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覆盖度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K-means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和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K-means的人工蜂群(ABC)聚类算法。将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和K-means迭代相结合,使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依赖性和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可能性降低,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通过基于反向学习的初始化策略,增强了初始群体的多样性。利用非线性选择策略,改善了过早收敛问题,提高了搜索效率。通过对邻域搜索范围的动态调整,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增强了局部寻优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克服了K-means算法稳定性差的缺点,而且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6.
Clustering techniques have received attention in many fields of study such as engineering, medicine, biology and data mining. The aim of clustering is to collect data points. The K-means algorithm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echniques used for clustering. However, the results of K-means depend on the initial state and converge to local optima. In order to overcome local optima obstacles, a lot of studies have been done in cluster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icient hybrid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combining Modify Imperialist Competitive Algorithm (MICA) and K-means (K), which is called K-MICA, for optimum clustering N objects into K clusters. The new Hybrid K-ICA algorithm is tested on several data sets and its performance i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MICA, ACO, PSO, Simulated Annealing (SA), Genetic Algorithm (GA), Tabu Search (TS), Honey Bee Mating Optimization (HBMO) and K-mea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robust and suitable for handling data clustering.  相似文献   

17.
一种改进的小生境遗传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传统的遗传算法具有早熟收敛和后期收敛速度慢的缺点,采用改进的小生境技术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根据具体问题改进了遗传算子,并将改进后的小生境遗传算法应用于聚类挖掘中。由于聚类挖掘算法中的K—means算法对初始值K的选取敏感,选取值的不同会导致聚类结果的不同,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使得聚类结果很差。因此,将改进的小生境遗传算法和K-means算法相结合,得出一种改进的小生境遗传聚类算法。验证表明优该算法对提高聚类分析质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K-means聚类算法聚类精度不足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化抽样聚类的K-means算法(OSCK)。首先,该算法从海量数据中概率抽样多个样本;其次,基于最佳聚类中心的欧氏距离相似性原理,建模评估样本聚类结果并去除抽样聚类结果的次优解;最后,加权整合评估得到的聚类结果得到最终k个聚类中心,并将这k个聚类中心作为大数据集聚类中心。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OSCK面向海量数据分析相对于对比算法具有更好的聚类精度,并且具有很强的稳健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