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超高层建筑翼墙性能,首先依据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基于桩筏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比较了模型中设置翼墙和不设置翼墙两种情况下整体结构的周期、最大层间位移角、巨柱及核心筒等关键构件内力和差异变形。其次,为考虑混凝土长期荷载下开裂及徐变的影响,对地下室翼墙刚度进行适当折减,获得翼墙刚度折减前后结构性能的变化情况。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基底桩弹簧约束和施工过程模拟等因素对翼墙、柱、核心筒等关键构件内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姜文辉  巢斯 《建筑结构》2012,(6):132-134,131
对于上海地区的超厚软弱土层,如何控制建筑沉降和差异沉降是设计的重点。变刚度调平设计是基于沉降控制的基础设计方法,对于群桩基础和软土地基的高层建筑沉降差异控制有显著的效果。介绍了上海中心大厦大直径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中按照变刚度调平概念,通过合理选择桩长和桩距,使得主楼底板中心和边缘的计算差异沉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优化了底板的设计。经过试桩,认为后注浆的桩端注浆方法能有效提高单桩承载力和减小不同桩承载力间的变异值。  相似文献   

3.
李福荣 《建筑施工》2010,32(10):1027-1027,1036
目前在建的超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地下室有12根巨型钢柱,针对其施工难点,制定了相应的巨型钢柱焊接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对CO2气体保护焊接效率不高的缺点,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和一些工程案例,主要针对高层建筑地下室的结构设计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工程位于高烈度地区,通过研究超高层建筑结构受力和变形的特点,结构设计采用消能减震设计方案,在核心筒和外框柱之间采用传统伸臂桁架和阻尼伸臂桁架相结合的形式。小震弹性分析、中震等效弹性分析及大震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受力合理,阻尼伸臂桁架提供的附加阻尼可有效控制结构地震反应,特别是大震下的弹塑性变形,保护关键构件,提高整体结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首旅大厦是集首旅总部办公及5A级高档写字楼、3星级饭店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建筑平面、立面较为复杂,结构体系为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总高度114.49m。本文主要介绍首旅大厦上部结构、地基基础设计要点,一方面介绍超限结构设计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抗震性能化设计;另一方面介绍核心筒和外围框架柱之间,以及高层建筑与相邻裙房之间沉降差异的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着重阐述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中主楼与裙房间的变形缝、地下室刚度平衡、地下室主体外延局部房间以及悬臂基础板的计算等问题,并强调了其中的一些设计原则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差异沉降是导致基础内力和上部结构次应力增大、板厚与配筋增加的根源所在。本文分别对摩擦桩复合桩基和端承桩复合桩基的变刚度调平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显示:摩擦桩复合桩基可以通过不同桩长、桩径、桩距的设置方式来对桩基的支承刚度进行合理的分布,以达到减小差异沉降的目的。端承桩复合桩基通过设置变形调节器,不仅解决了端承桩基无法利用地基土承载力的难题,而且可对调节器支承刚度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还能显著减小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9.
钟远志 《建筑知识》2013,(11):90-91
本文通过对两种基础加无梁防水板地下室底板结构特点的分析,指出其与这两种基础加常见有梁底板形式的区别,并结合工程实例,给出该底板结构形式的设计要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建筑高度498m,主体结构高度482.5m,属于超高层建筑。首先分析了现行规范刚重比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然后依据本项目楼层质量、地震作用和风荷载的实际分布情况,对现行规范中的刚重比计算公式进行修正。通过采用修正后的刚重比计算公式对本项目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目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但需要考虑结构的重力二阶效应。采用ETABS软件对结构进行整体屈曲分析,结果表明,塔楼具有较好的整体稳定性。线弹性屈曲分析计算得到的刚重比数值与修正后的刚重比公式计算得到的数值较为接近,前者略大于后者,可见采用修正后的刚重比公式对结构进行设计偏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际丝路中心超高层建筑总高度498 m,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抗震设防烈度8度,该结构的侧向变形和承载力均由地震作用控制.为解决结构侧向刚度不足的问题,设置了伸臂桁架加强层,然而传统伸臂桁架往往会造成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突变等问题.为此,采用基于刚性伸臂和黏滞阻尼伸臂的组合伸臂桁架技术,研究刚性伸臂桁架和黏滞阻尼伸臂桁架在...  相似文献   

12.
温州世界贸易中心由塔楼和裙房组成,其中塔楼为69层钢筋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结构高度接近278m,建筑高度333.33m。由于结构两部分地下室是连为一体的,而基础岩层厚度和高低变化较大,通过加深基桩进入强风化基岩的深度,使单桩承载力与持力层为中风化基岩的基桩承载力相近,达到控制整体建筑物均匀沉降的目的。上部结构底部为框架核心筒,上部为筒中筒,采用分支柱的结构过渡形式,达到竖向结构均匀过渡。  相似文献   

13.
王超  罗晓勇 《工业建筑》2013,43(3):142-146
某超高层建筑高243 m,主体结构采用了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基础选用桩筏基础形式。该工程主楼、裙房、纯地下室地下连为一体,形成大底盘主、裙地下连体建筑基础。为有效控制差异沉降,采用了变刚度调平设计、灌注桩后注浆和设置后浇带等有效措施。在简要介绍该工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该工程基于结构布置、地质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的基础设计,重点介绍变刚度调平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连为整体时的沉降观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安地区,建筑物的计算沉降和实测沉降往往有较大的差异,根据计算值,高层建筑和多层裙房的基础之间必须设置沉降缝。通过对五个基础形式不同的工程实例的实测沉降进行分析和整理,阐述了高层建筑带多层裙房或仅带1~2层地下室时基础地下室连为整体不设沉降缝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可为今后类似地基基础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高层建筑基础的设计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的整体安全性,结合某高层办公楼设计中的基础选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分别对桩基础、筏板基础和桩筏基础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桩筏基础对本工程的适用性,并提出基础选型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外墙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裂缝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珂  李正斌 《山西建筑》2009,35(4):95-96
通过对束筒结构体系的叙述,建立三维半解析分析模型,将静力分析问题转化为常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并利用常微分方程求解器进行求解,对其计算结果作了分析,得出最大应力、最大剪力及地基刚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底盘多塔建筑的高层与多层之间存在差异沉降的缺陷,介绍了高层部分采用桩基础设计,多层部分采用天然地基,基础不设沉降缝的施工方法,通过刚度调平设计及承台—桩—土共同作用分析等设计手段,将主群楼之间的差异沉降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合理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