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红岩水库、盘溪河位于重庆主城区,为典型的梯级河湖水系,其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目前对单个水体的水环境保护技术研究较多,而对以河湖水系为整治对象的研究不足,水系水环境综合整治相互协调不够.针对该水系水环境现状及整治的紧迫性,提出采取河湖协同治理、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相结合、自然补水与人工循环相结合、功能性与景观亲水性相结合等治理理念,并针对水系的各个水体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期为我国同类型的水系水环境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治水兴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高质量规划建设万里碧道代表着广东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系统治水兴水的新方向。为全面介绍和展现广东万里碧道规划建设的丰富理念内涵,本刊编辑部以"万里碧道"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了9位专家学者就万里碧道规划建设的理念、目标、任务、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作为10年前广东绿道和现在万里碧道总体规划的项目总负责,马向明认为绿道作为广东将生态修复与社会服务功能相结合的大型网络连接工程,开启了广东线性开敞空间的建设;碧道以流域为单元,将治水与治岸结合,营建功能复合的河流廊道,促进沿线社会-自然系统的优化调整与耦合。碧道既是绿道经验的继承和发扬,又进一步延伸拓展,碧道在功能上更为复合、在协同制度上进行了创新、在理念上引入了时间维度。从绿道到碧道,展现了广东线性开敞空间建设从网络连到系统耦合的发展。邱衍庆谈及广东万里碧道规划建设以保护与恢复河流自然生态为首要原则,通过明确万里碧道建设负面清单,结合不同碧道类型因地制宜发挥人工力和自然力,引入时间维度强调分阶段推进碧道建设等方式,做到"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万里碧道"。同样聚焦于碧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相似文献   

3.
首先,系统梳理浙江省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的源与流,进而基于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和美丽城镇等浙江经验的总结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在空间规划中的实现路径并将其归纳为创建类规划.然后,通过进一步剖析创建类规划的核心要素:申请准入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和专班运行模式,认为创建类规划是空间规划的技术理性与中国本土的行政理性相结合的产物,实现了上级与地方的双向约束、刚性与弹性的诱发协整以及条块分割的博弈代理.最后,基于对创建类规划的再审视,指出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语境下规划的核心差异在于是否能超越用地来有效干预空间建设,同时也反思创建类规划过度依赖治理手段的隐忧.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一直是中国园林人不能回避的天然使命。如今,社会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样的追求就显得更加迫切了。该文从认识、理解、实践等多个角度,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要求,阐述了目前学界和业界在传承与创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进一步提出了当代景观设计师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提出“能量美学”这一全新的理念,该理念的核心 在于通过能量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创造美好空间,同时促进环境 保护和社会进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背景与 缘起、概念与解析、价值与意义、路径与实践、趋势与影响、 结论与展望6个方面,阐释“能量美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理 念,在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战略 意义,并通过应用实例,得出“能量美学”不仅在理论上具有 创新性,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展现出极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提升能量使用的效率和审美价值,创造更加绿色和谐的生 活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构建更加和谐、绿色 的未来提供新路径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In this interview, Ye Yumin, the interviewee, first clarifies basic concepts of Economics such as Urban Economics, a city’s econom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nd points out that, to most Chinese cities, the failur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nd new driving force fostering largely is due to their inadequate labor force structure. She argues that today’s primary task of China's urbanization is to ensure people’s overall well-being, encourage their activity and cultivate talents, accumulating human capital to support the continuous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ing new driving forces. Ye further argues that, in the ag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rban planners and design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trengthening cities’ competitiveness with inclusive renewal and design concepts, while highlighting that China’s new reform of a Super-Ministry System is in line with contemporary need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ry in the future and to safeguard the public interests. Finally, by recognizing the application scopes of the both topdown Management mode and bottom-up Governance mode, Ye articulates that all problems in China’s PPP cases are caused by the poor credibility of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parties, and a sound credibility system and mechanism is urgently required, which would define duties of both parties.  相似文献   

7.
贾珍  田青 《园林》2021,(4):38-44
为了研究藏传佛寺园林中的生态观与生态理念,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两大藏区的拉卜楞寺、禅定寺、天堂寺为研究对象,从3座寺院的选址与自然环境、空间布局、风景园林要素等方面进行探析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藏民族传统文化对藏传佛寺园林的营建及保护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藏传佛寺园林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观及生态文明思...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
近几年,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相关研究中,学者逐渐认识到社会维度的重要性,提出了适应性治理的概念。适应性治理是自我组织的社会网络,团队和行动者群体关注多样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以形成共识和决策。适应性治理涵盖多层次的个人、组织、代理机构,包括处理不确定性和变化过程中组织和制度的复杂性以及社会资本。社会资源的恢复力,例如社会资本(包括信任和社会网络)、社会记忆(包括应对变化的经验),都影响社会—生态系统对变化的适应能力。适应性治理通过适应性管理系统发挥作用,并重视社会资本、网络、领导者和信任。社会-生态系统的弹性使其可以利用"危机"进入更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9.
生态河道的坡岸绿化技术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道生态系统中的河岸侵蚀和滨水缓冲带建设备受关注。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工程为例,介绍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和复合式生物稳定3类生态护坡技术:对比了工程实施后河道坡岸10个月来的坡岸土壤剪切力、生境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和示范工程表明,采用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可以稳定坡岸、改善坡岸的栖息地质量、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生态河道的坡岸绿化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绿化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0.
TOD作为推动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需要多方耦合才能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但过去TOD综合开发存在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系统整合不足、轨道站场建设和城市开发路径分离、条块制约束有待进一步突破等问题,严重限制了TOD综合开发的势能释放.因此,对于TOD综合开发,需要从部门式管理转向多层级空间治理机制与协作式规划设计,以实现站...  相似文献   

11.
基于建设园林城市、宜居城市的思考,结合昆明呈贡新区洛龙河景观河道的改造实践,探讨城市建设中如何改造和利用市区河道,提出利用原有河道建设城中生态景观走廊,在保证河道泄洪功能、做好河岸截污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生态河岸,充分发挥河流对两岸水土的滋养作用,依山就势,沿河营造山林原野景观,涵养水生生物,提高河流水体自净能力,使公众不出城市也能欣赏到自然原野风光,提高城市居住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的城市化模 式,促使了步行交通的复兴,与此同时,宜步 行性已成为高品质的规划设计的衡量标准之 一。现有的宜步行性理论呈现交通与规划领 域结合度弱和实施度低的困境,本文通过行 人服务水平理论(PLOS)的演进分析,借助 城市设计的5D理论和步行衰减规律,提出品 质型行人服务水平(Q-PLOS)的概念。利 用因子分析法,从吸引性、可达性、安全性、 舒适性四个方面,构建品质型行人服务水平 的评价体系。以上海轨道交通站点为例,通 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比场所导向和交通导 向的宜步行性特征,详细阐述Q-PLOS理论 的应用路径,并认为高品质的步行环境和 城市设计将显著提高轨道交通站点的宜步 行性。  相似文献   

13.
陈冬 《城市建筑》2013,(16):263-263
河道生态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公益性的民生工程,是各级政府财政投资的主要领域。高唐县水务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通过"堤防绿化,以堤养堤",增强了河堤生态治理,实现了"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治水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