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烧结布料过程中混合料在料仓内和烧结台车上的分布模型,分析了料仓内四种类型粘料对烧结混合料横向分布均匀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粘料会使料仓内混合料的堆高位置和料面倾角发生变化,改变混合料在横向上的分布特征。(即使不发生粘料,混合料的横向分布也是不均匀的);粘料位置不同,对料仓内混合料的横向粒度分布影响也不同。在混合料下落面中段位置发生粘料时,会减弱混合料的横向偏析,提高横向分布的均匀性;混合料在烧结台车与料仓内的横向分布特征具有继承性,偏析布料器对混合料横向分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前言中央送风冲天炉就是把一般冲天炉的供风部位由炉体圆周的侧面改为炉底中间,通过由炉底伸入炉内底焦中下部的中央风咀,向上和向炉壁四周呈放射状的供风。其特点是在底焦内气流分布较侧送风均匀,克服了底焦中心供风不足的缺点,尤其是对炉径较大和采用块度较小,粒度又不均匀的焦炭为主要燃料的中、小型冲天炉,其强化熔炼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模型实验为基础,研究了高炉内不同软熔带形状、位置对气流分布和煤气利用的影响。软熔层之间的焦炭夹层透气性良好,气流易于通过,维持适宜的软熔层形态借以形成适宜的焦炭夹层分布,会使高炉压差降低,有利于提高强度和强化冶炼过程。倒V型的软熔带结构有利于疏通中心,促进中心气流开放,形成自下而上“树枝状”的流向线分布,使炉缸工作均匀、活跃、稳定,这种结构也有利于提高冶炼强度,改善煤气利用和获得优质生铁。当倒V型软熔带的顶层出现位置高时,炉内压差降低,有利于加风强化,但间接还原区缩小;当顶层出现位置低时,间接还原区扩大,但可能导致压差升高和边缘过分发展。软熔带的适宜位置应根据综合冶炼条件确定,一般以始于炉身下部为宜。  相似文献   

4.
气流分布的均匀性是评判顶燃式热风炉蓄热室容积利用率的重要标准,直接影响到蓄热室的蓄热量和送风温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应用标准k-ε模型、多孔介质模型求解了顶燃式热风炉的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并进一步研究了蓄热室顶部不同结构对气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平顶蓄热室气流分布呈现边缘速度大、中间速度小的趋势;将蓄热室顶部改为四周高、中间低的凸顶结构后,气流分布均匀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申元良  林家生 《炼铁》1989,8(1):35-40
ACL 顶燃式热风炉通过冷铁半年来的工业试验初步证实炉顶环形燃烧器具有燃烧均匀、安全、可靠、点火容易;炉体结构对称,炉内气流分布均匀,送风能力强等特性。该顶燃式热风炉是一种高效、长寿、经济、合理的高风温热风炉.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的USS/KOBE3号高炉(工作容积1443m^3),装备有PW炉顶,自动化的贮料仓和焦炭筛分装置等,在1992年5月4日送风投产。投产之前在装填充料期间完成了对炉料分布的各种测试。3号高炉应用了上述成果生产操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装料模式决定了料床的孔隙度结构,进而决定了煤气流的分布信息。建立了气化炉炉料结构的离散单元模型和煤气流动的多孔介质模型,以自编程和软件Fluent为载体,结合两个模型共同描述了不同加焦方式对气化炉的炉料结构和煤气流动带来的变化,获得了炉内炉料结构的孔隙度分布信息和煤气的速度场、流线和质量通量。结果表明:首先,由离散单元模型获得的炉料结构信息可作为气流分布模型的边界条件输入;其次,煤气流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焦柱的加入会在加焦位置处形成煤气发展通路,进而改善气化炉透气性,但应控制焦炭加入量,避免气流过度发展,进而影响煤气利用率。通过模拟计算获得的非均匀床层气体流动规律的认识对气化炉加焦工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A.C.L顶燃式热风炉通过冷铁半年来的工业试验,初步证实炉顶环形燃烧器具有燃烧均匀,安全、可靠,点火容易;炉体结构对称,炉内气流分布均匀,送风能力强等特性。文章肯定了该顶燃炉是一种高效、长寿、经济、合理的高风温热风炉。  相似文献   

9.
《炼铁》2019,(4)
结合湛钢1号高炉生产实践,重点探讨了焦炭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冶金性能分别对高炉冶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焦炭化学成分变化对高炉冶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燃料比上;②粒度在25~75mm的焦炭比例可作为评价焦炭粒度均匀性的一个指标;③焦炭CSR的提高和CRI的降低,有利于高炉利用系数的提高;④CRI的提高有利于焦比下降、煤比上升;⑤CSR的提高更有利于发展中心气流,而CRI在18%~24%内的提高对中心气流和边沿气流的发展均有益处。  相似文献   

10.
对125 MW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炉膛内的燃烧、传热过程进行研究,预测了不同空气温度下炉膛内的流场分布、温度分布和气相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各种工况下,炉内高温区出现在燃烧器区域,随着炉膛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相比低温区,高温区内的CO浓度较高,CO2和O2浓度较低;从各燃烧器喷口出来的气流围绕一个切圆运动,切圆直径内和贴近炉墙的气流速度都较低,其他区域气流速度较高;在达到工业生产要求的炉内温度时,二、三次风使用高温空气,可以降低总空气量和煤粉消耗量,同时还可以减少污染物的生成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随着空气温度的升高,炉膛内同一截面的温度更加趋于均匀,这样水冷壁各管吸热均匀,有利于锅炉水循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陈畏林  李熠  宋钊  凤林兴 《中国冶金》2021,31(10):62-67
重点分析了武钢8号高炉从2009年投产至今11年,在高炉炉型设计、进风面积、煤气利用、炉身黏结等方面的调整变化,通过逐步缩小进风面积确保高炉足够的鼓风动能活跃炉缸,调整中“以风为纲”,调整中心加焦量与边缘布矿量,维持“中心气流适当发展,边缘气流适当抑制”的动态平衡。高炉11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产节奏,累计利用系数达到2.36 t/(m3·d)。投产11年高炉目前的炉缸状态良好,高炉具备延续长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利用烧结矿低温余热,降低并稳定焦炭水分,减少高炉炉况波动;降低煤气系统水分,减缓了水汽对煤气系统设备的影响,提高烟气余热、煤气热值及高炉余压等二次能源的利用率和综合节能效果。利用热风炉烟气余热烘干焦炭与烧结矿余热烘干焦炭的方式对比。  相似文献   

13.
赵臣臣  陈良玉 《中国冶金》2021,31(5):132-137
提高高炉热风炉热风温度对于降低能耗、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某2 500 m3高炉热风炉为原型,建立了顶燃式热风炉的三维数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热风炉在“两烧一送”工况下烧炉和送风的过程进行多次连续性仿真模拟。选用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P-1辐射模型和涡流耗散模型分别应用于模拟流体的流动、辐射传热以及化学燃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混烧不同比例的焦炉煤气对热风炉内部温度场和热风温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这两个工作过程中,热风炉蓄热室内部温度相差200 ℃,这是冷风在蓄热室中所吸收的热量;混烧1%和2%焦炉煤气均可以提高热风平均温度20 ℃。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某500万t/a大型带式焙烧机球团生产线的干燥系统的工艺设计过程。根据干燥物料特性和生产需求的研究,确定了载热体形式为热烟气,干燥设备选用干燥筒,干燥方式采用顺流干燥。通过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得出了干燥筒的铁精矿处理能力、水分蒸发量及所需热量,进而确定了干燥筒的规格为5 m×24 m,干燥筒驱动功率为859 kW,选用液压马达作为驱动设备。选用热风炉的供热能力为1.32×108 kJ/h。选用布袋除尘器+引风机作为烟气排放和除尘设备,引风机和除尘器处理风量为20万m3/h,引风机全压为3 000 Pa。  相似文献   

15.
周成林  吕春龙 《中国冶金》2021,31(11):49-53
通过对水钢 2 500 m3高炉炉缸堆积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炉缸堆积治理过程进行总结,在优化装料制度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开放中心和稳定边缘煤气流、增加中心焦比例、缩小中心焦角、加组焦、提炉温、堵风口、改用长风口以及用锰矿和萤石洗炉等措施,使高炉生产逐步恢复正常,技术经济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16.
受7.63 m干熄焦炉检修的影响,八高炉被迫由全干焦冶炼调整为全湿焦冶炼50天.重点分析了全湿焦冶炼期间对于高炉风量、煤气利用、消耗等的影响,高炉始终坚持以风为纲,增加中心布焦量,在保持中心气流畅通稳定的前提下调整边缘和中心两股气流的动态平衡,风量较干焦冶炼损失300~400 m3/min,日均铁水产量损失500 t/...  相似文献   

17.
根据蓄热室热风炉结构特性,建立了蓄热室传热计算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混烧焦炉煤气对平均送风温度和蓄热室顶部格子砖温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混烧焦炉煤气可以使送风温度得到升高,送风温度的升高与混入焦炉煤气的比例近似呈线性关系。应用表明,通过引入不超过2%的焦炉煤气,高炉入炉风温由试验期前的1073.2℃提高到1096.3℃,综合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针对焦炭含水量和含粉率高对高炉生产和后续工序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热风炉废气对焦仓内焦炭进行烘干,焦炭水分平均下降0.2%~4%,且可明显去除焦末,达到了改善高炉顺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从炉缸结构设计关键要素的分析着手,从侵蚀机制、炉缸传热体系的建立到炉缸的设计理念对炉缸的长寿 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指出高炉长寿的关键控制环节为:设计、施工、烘炉、开炉节奏、操作稳定、维护管理。在合适 的炉缸冷却系统和结构配置条件下,有效杜绝和防止气隙是炉缸长寿的关键。设计要有完善的防止气隙的措施; 安装中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采用热水烘炉提高炉墙温度,促进水分蒸发;控制高炉开炉进程,给予新高炉一个 磨合期,保证炉缸的传热体系可靠、有效,以实现炉缸的无气隙化操作。无论炉缸耐材采用何种配置结构和采用何 种冷却系统,都必须以建立良好的传热体系为前提,只有尽快形成稳定的渣铁壳,才能实现炉缸的长寿。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柳钢4号2 000 m3高炉布料方式的特点。为了解决原燃料质量一般和后期炉役护炉生产条件下炉况长期稳定顺行的问题,4号高炉采用大角度、大角差结合中心加焦布料方式,其核心要点是适当压制边沿气流,发展中心气流。柳钢4号高炉生产实践表明,采用大角度、大角差结合中心加焦布料方式,边沿汽流相对较重,边沿十字测温温度在150 ℃以下,但是由于中心加焦的作用,中心煤气流较旺盛,高炉顺行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