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电子探讨,能谱和X射衍射等多种分析技术系统分析某电厂锅炉水冷壁管发生局部腐蚀的原因。结果表明,腐蚀产物中硫含量很高,局部区域超过20(wt%),产物主要由铁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组成。水冷壁管受热面腐蚀主要原因是高温硫腐蚀。  相似文献   

2.
通过宏观形貌检查、金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定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了某火电厂锅炉水冷壁管爆管原因。结果表明,水冷壁管向火侧内壁严重氧化和高温氢腐蚀是锅炉水冷壁管破裂及爆管在主要原因,针对水冷壁管爆破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燃煤锅炉水冷壁管发生腐蚀会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缩短其使用周期从而影响经济效益,甚至影响锅炉的安全使用。为分析其发生腐蚀的原因,利用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20#钢锅炉水冷壁管的腐蚀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腐蚀机理及类型,并提出相关防护与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燃料煤中的硫元素、氯元素以及硫酸盐是管道外壁腐蚀的主要因素,此外,管道外壁的高温氧化也会促进其发生腐蚀。1号试样的腐蚀速率为0.1925mm/a,2号试样的腐蚀速率为0.3150mm/a。  相似文献   

4.
通过宏观形貌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了某发电厂锅炉水冷壁管腐蚀破坏的原因。结果表明:水冷壁管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外壁高温烟气腐蚀与内壁垢下腐蚀、酸腐蚀共同作用的结果。燃煤中S含量和Cl含量高是引起外壁高温烟气腐蚀的主要因素;内壁存在的元素S和Cl是局部产生点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刘爽  胡新芳  刘蕊 《热加工工艺》2014,(22):211-214
对某锅炉水冷壁管内壁腐蚀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对水冷壁内壁腐蚀产物进行化学元素分析、金相检测、SEM扫描电镜及EDS分析和XRD分析结果 ,认为腐蚀原因是凝汽器铜管发生腐蚀泄漏,使炉水质量变差。Cu2+在水冷壁内壁表面上沉积,对水冷壁管内壁保护膜产生破坏作用,导致水冷壁管内壁出现点蚀。而炉水处理过程中磷酸盐的加入,促进了Cu等金属元素在内壁的沉积,加剧了腐蚀。水冷壁内壁的腐蚀产物不断生成并附着在内壁上,既造成管壁持续减薄,又影响了管子的传热效果,使管子在运行中一直处于超温状态,组织逐渐老化。管壁的减薄和材质的老化共同导致该管子无法承受内部介质压力而发生泄漏。为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出现,制定了具体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某锅炉水冷壁管内壁腐蚀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对水冷壁内壁腐蚀产物进行化学元素分析、金相检测、SEM扫描电镜及EDS能谱分析和XRD衍射分析结果,认为腐蚀原因是凝汽器铜管发生腐蚀泄漏,使炉水质量变差。Cu2+在水冷壁内壁表面上沉积,对水冷壁管内壁保护膜产生破坏作用,导致水冷壁管内壁出现点蚀。而炉水处理过程中磷酸盐的加入,促进了Cu等金属元素在内壁的沉积,加剧了腐蚀的进行。水冷壁内壁的腐蚀产物不断生成并附着在内壁上,既造成管壁持续减薄,又影响了管子的传热效果,使管子在运行中一直处于超温状态,组织逐渐老化。管壁的减薄和材质的老化共同导致该管子无法承受内部介质压力而发生泄漏。为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出现,制定了具体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某电厂锅炉水冷壁管发生了爆管。通过失效管道宏观形貌和显微组织观察、管材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检测、腐蚀产物成分分析等对该水冷壁管爆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爆管位置有明显腐蚀沟槽,局部位置发生了Na元素浓缩,腐蚀产物主要为铁的氧化物(Fe3O4和Fe2O3)、水垢和一定量的NaFeO2;断口无明显塑性变形,宏观形貌表现为脆断特征,微观形貌表现为沿晶断裂特征;爆管位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组织中有大量沿晶裂纹;锅炉运行期间,锅炉水pH出现过一段时间较高(10.0~10.2)的情况。综合以上分析,确定水冷壁管失效原因为碱腐蚀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8.
某电站锅炉水冷壁管发生了严重的腐蚀,形成泄漏。对泄漏管段取样,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检测、金相分析和XRD检测,分析了水冷壁管的泄漏原因。分析认为,焊缝的焊接质量较差,导致汽水循环不通顺,炉水通过时产生涡流,水垢在此处沉积后,炉水进一步在垢下浓缩,形成垢下腐蚀,导致金属内壁不断腐蚀减薄,直至泄漏,泄漏原因为局部垢下碱性腐蚀。根据其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某电站锅炉水冷壁发生爆管泄漏,通过水冷壁厚度、材质、金相分析及腐蚀产物成分分析,确定水冷壁失效的直接原因是锅炉水质不合格导致的严重腐蚀。根据事故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锅炉水冷壁外壁横向裂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宏观观察、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结果表明,锅炉水冷壁管裂纹的形成是由于壁温波动下的轴向交变应力和烟气中腐蚀介质共同作用产生的腐蚀性热疲劳开裂,针对问题的产生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压蒸发器管发生泄露。采用化学成分、金相、拉伸与能谱等方法对其材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材质不是蒸发器管腐蚀泄露的原因。腐蚀形貌与射线检查结果表明:泄漏点主要发生在焊缝附近的热影响区,通过现场工况调查并结合未泄露管化学清洗前后形貌、酸洗模拟试验与内壁沉积物分析,表明内壁腐蚀特征与停用时积水情况有明显对应关系,酸洗过程不会对金属基体造成明显腐蚀损伤,腐蚀主要发生在化学清洗前;采用停用腐蚀模拟试验对现场工况进行还原,其结果与现场实际管子的腐蚀特征基本一致。因此,基建期间部分管子内局部有积水和污物导致发生停用氧腐蚀是本次蒸发器管泄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化学分析、金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抚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炉低温再热器管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再热器管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管内的凝结水中溶解氧和结垢造成管壁局部腐蚀减薄直至穿孔.同时提出了再热器管在使用过程中防止腐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超超临界机组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首台超超临界机组水冷壁发生高温腐蚀的基本情况。对水冷壁管进行外观检查、金相分析和能谱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管子外表面存在高温硫腐蚀,对发生腐蚀的原因作了探讨,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分析、体视显微镜和SEM/EDS对核电机组泄漏的高温取样冷却器蛇形管材料的化学成分、腐蚀宏观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观察,结合冷却器的环境工况,提出了蛇形管腐蚀失效的机理。腐蚀产物的EDS能谱分析显示,蛇形管腐蚀失效部位有大量Fe、P和微量Na元素存在,说明蚀坑和穿孔是因为磷酸盐诱发的碱性腐蚀所致。蛇形管外壁局部过热,促进局部液体沸腾汽化,使得近壁处水中的磷酸盐和杂质含量达到饱和,从而以固相析出附着在管壁上。一方面,析出的磷酸盐与蛇形管表面氧化物发生磷酸盐反应;另一方面,介质的浓缩与沉积使传热恶化,导致磷酸盐隐藏和碱性腐蚀的发生,从而造成蛇形管形成蚀坑和穿孔。  相似文献   

15.
陈兵  阮英浩  姜楠 《表面技术》2016,45(6):180-185
目的 针对国内某化工厂氯化铝生产线上三效连续蒸发装置中换热器发生的换热管束泄漏事故,进行相应的失效分析,找出其原因,以避免相似的腐蚀失效事故再次发生.方法 采用宏观检测方法确定发生腐蚀的位置及腐蚀的宏观形貌,由全浸试验确定TA10合金在管、壳程工况下的耐蚀性,通过电镜扫描观察表面腐蚀的微观形貌,最后借助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的方法确定腐蚀产物的成分.结果 换热器中挡流板被腐蚀,其表面金属发生大面积不规则剥落,换热管束外侧发生严重腐蚀,金属大面积剥落,管程出口处只有焊缝处发生明显腐蚀.TA10合金在管程工况下不会发生腐蚀,而在壳程工况下,会发生较为严重的腐蚀,腐蚀表面呈现出多层状结构,且表面形状无规则,生成的腐蚀产物为TiH2.结论 TA10合金在壳程工况下,并不能达到良好的耐蚀效果,现有工艺条件下,露点的产生使换热管外侧有高浓度盐酸产生,其会和TA10合金发生严重的吸氢反应,从而导致氢致开裂以及吸氢脆化,伴随气体的冲刷,便出现了金属大面积剥落现象,换热管与管板在连接处发生缝隙腐蚀,缝隙内钛作为阳极发生溶解.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腐蚀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火电厂锅炉水冷壁管开裂情况,通过宏观形貌、材质分析、硬度检测、显微组织检测、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RD等手段,对水冷壁开裂管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水冷壁管开裂的原因是氢腐蚀;主裂纹内部和氧化层缝隙存在大量铜,氧化层导热性能差,恶化局部传热,局部热负荷超过一定极限时,大大加速铜在主裂纹处富集,富集的铜元素又加速了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痕量溶解氢含量测定的新型热力系统锅炉"四管"(省煤器管、水冷壁管、过热器管、再热器管)腐蚀与氧化在线监测系统首次应用在某电厂66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汽系统中.该电厂在原有AVT(O)给水处理的运行中引入给水加氧处理(OT),通过加氧处理前后给水、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取样点水汽指标的监测,验证了此系统对溶解氢含量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查明表面蒸发式空冷器管束失效原因,提出避免再次失效的对策。方法 目测管束失效部位宏观形貌,用金相显微镜得到管束基体的金相组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管束失效部位的微观形貌,用能仪谱获得管束基体及其失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等。结果 目测可见失效部位管件表面有红褐色腐蚀产物存在,且管壁减薄非常明显,远离失效部位的管件表面完好;金相显微分析表明,管件基体金相组织与标准20#钢金相组织吻合;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管壁表面腐蚀产物疏松多孔;能谱分析表明,管件基体化学成分主要缺少了Cr、Ni、Cu这3种合金元素,管壁表面腐蚀产物化学成分由Fe、Zn、O、S组成。结论 Cr、Ni、Cu合金元素的缺失导致了管基体耐蚀性能降低,管程内烃类介质的含硫组分和管壳外换热介质的氧成分成为腐蚀源,电偶效应下的全面腐蚀导致管件基体快速减薄而穿孔泄露。使用化学成分符合国标的20#钢生产管束,并保证管束表面镀锌层的完整性,尽量减少烃类介质的含硫组分和换热介质的氧等含量,可以避免管束再次失效。  相似文献   

19.
锅炉低温段省煤器盘管在短期运行后(3个月)发生严重泄漏,经化学,金相,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分析,认为该管段母材上原存在有缺陷,后在硫酸腐蚀下导致泄漏停机,建议省煤器制造时进行无损检测及水压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