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1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的管控现状智能变电站通过配置文件的形式描述了各智能设备之间的信息流向,配置文件的管控逐渐成为变电站运维的重要一环。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对于配置文件的管理粗放,配置文件版本混乱,无法适应智能变电站改扩建和日常运维检修的需求。现有的配置管理技术都是基于CRC值或者MD5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常规变电站在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综合信息分析与智能告警等方面不规范的问题,开发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Smart Substation Automation Equipment,SSAE)透明运维系统。首先将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划分为现场运维和远程运维以适应不同场景,并基于信息模式,细化设备一体化运维细节。对变电站监控系统配置规范化、自动化设备和运行参数网络化统一配置运维。研制一体化运维工具,在广域运维主站新增透明运维功能模块,实现交换机、测控装置和版本一体化管控运维。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变电站无人值守化的趋势,提高变电站自动化装置调试和运维效率,满足运维业务灵活扩展的需求,开展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变电站自动化装置远程运维技术研究。根据运维业务需求设计了远程运维系统架构和功能,研制了硬件通用、软件解耦、功能灵活的微服务运维网关;研发了边缘计算平台,应用容器技术实现业务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化;分离管理和业务数据,分别采用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和通用服务协议与主站交互;设计了设备和App即插即用、主动上线流程,实现业务服务的自描述和注册;研发了虚拟人机交互、版本管控、运维调试等App,可远程安装部署在运维网关。系统已在南京地区1座220kV变电站进行了试点应用,提升了试点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常用变电站自动化广域运维系统架构,基于运维主、子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研制了一种变电站自动化广域运维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应用审计日志、流量管控、权限认证、主站录屏等多种关键技术,在运维中心、服务管理中心和变电站分别设立广域运维系统的安全认证体系,同时在运维中心、服务管理中心和变电站之间配置双因子登录安全访问功能,实现了从调度到变电站的一体化全通信过程纵深安全防护,有效保障主站远方操作变电站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变电站的数字化配置是一个复杂过程,其频繁修改的配置文件存在管理效率低、监管难、过分依赖人员素质、风险高等风险。在深入分析区块链技术对于解决变电站配置问题的适应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变电站配置文件版本管理框架。对其中数据层区块结构、网络层组织、共识层机制、智能合约层实现、业务流程、存储空间回收、统计和监视等关键技术应用进行了详细设计。最后对所设计方案进行了性能和安全性分析。基于区块链的变电站数字化配置版本管理,提供了一个分布式系统方案,实现了基于智能合约的自动化更新,实现了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客观化监管。其效率和安全性有一定技术保障,为智能变电站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和变电站无人值班的推广,运维人员管辖的变电站数量急剧增加、责任更大;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远程运维”研究的项目非常少,目前还没有变电站综自设备远程运维的完整案例。因此,引入基于独立通道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远程运维”,实现变电站综自设备远程运维功能,保证远程监控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广域范围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类型多、分布广及难以统一运维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应用于变电站广域运维的服务管理中心。基于现有变电站、主站和检修三地的网络结构,设计广域运维服务管理中心的架构。提出服务注册、申请、监视等服务全过程管控流程,以简单服务描述语言和通用服务协议作为服务管理标准化交互方式。应用安全证书、权限、责任区等安全防护机制,实现对广域范围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维服务的统一展现、监视和管理。变电站广域运维服务管理中心已在江苏省调、南京和苏州地调试点应用。  相似文献   

8.
部分省电力公司建设了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运行管理系统,针对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置描述文件(SCD)、智能装置实例配置文件(CID)、回路实例配置文件(CCD)、智能装置能力描述文件(ICD)等配置文件开展管控工作,但仍然存在管控配置文件与现场装置运行配置文件不一致问题。以网络分析仪在变电站实时运行及与全站二次设备可靠通信的特点,利用报文分析、服务解析、网络节点变化、校验码等手段,实时对装置运行配置文件与归档配置文件进行比对分析,实现配置文件从站端到调度端全方位立体化管控,实现了配置文件离线、在线多维度无缝隙管控,提升了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9.
河南电网作为我国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的枢纽省份,在大电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河南电网拥有智能变电站268座,传统变电站的管理方法存在诸多问题:管理分散、数据多源、线下执行等。文章对目前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管理及运维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体化的智能变电站管控方法,通过配置文件流程化管理、可视化运维以及云平台构建,实现智能变电站配置资料的全生命周期管控、一致性校核和数据的综合性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变电站运维安全管控领域,提出了通过深度融合智能巡检监控、智能辅助设备监控和人员管理智能监控三大模块实现多源信息融合,有效对变电站智能运维监控平台进行监控,可实时监控变电站主、辅设备运行状态和人员安全状况,实现对运维设备和人员的全方位管控,提升了运维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金国忠  徐伟  王鸣 《浙江电力》2011,30(11):12-14,33
基于IEC 61850标准建设的数字化变电站呈现出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特点,比较其与传统常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差异,分析数字化变电站对变电运行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在运行操作、设备维护、运行准备和基础资料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震 《电气技术》2012,(8):136-138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广泛应用,集控站模式的推广,变电站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对主网设备的五遥功能,可以完成对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数据采集、运行维护与监控操作。而变电站防汛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电网发展需求,本文分析研究了淮南地区已经成功投运的一种变电站防汛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电力线载波实现,并且可以实现Web浏览。  相似文献   

13.
变电站自动化信息交换安全认证体系   总被引:3,自引:12,他引:3  
分析了基于IEC61850体系的变电站自动化信息交换体系结构,基于数字证书和代理多重签名体制,提出一种实用与发展并重的变电站自动化信息交换安全认证体系。在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IED)或变电站通信控制器中集成密码计算模块,采用普通的或代理的数字签名模式,实现信息交换过程中控制中心与变电站IED身份和信息完整性的认证。该安全认证体系符合IEC61850标准体系,密码计算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指定的密码技术。  相似文献   

14.
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延伸,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从基于模拟信号、电缆连接、数据繁杂的传统变电站转变到数字信号、光纤连接、数据统一的智能变电站,其二次系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时间同步系统、一体化电源系统、智能辅助系统、高级应用5个方面,分析了智能站与常规站技术的差异,有助于提高智能变电站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水平。  相似文献   

15.
侯晓凤 《供用电》2009,26(4):45-47
数字化变电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二次设备的组态模式。通过介绍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给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检修管理、专业管理界限、安全问题带来的变革,以及应采取的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技术基础,对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点:数字化变电站具有数字化的数据采集系统、数字化变电站内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变电站内部具有分层分布分散的系统结构、数字化变电站采用网络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及数字化变电站能够实现设备状态检修和自动化的运营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从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合并单覆数据同步问题、继电保护冗余配置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数字化变电站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数字变电站IED设备通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DE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关键二次设备,也是支持变电站向数字化进程迈进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决IDE设备间的通信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IEC61850通信协议的数字化变电站通信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实现IDE间的数据共享,符合设备互操作性、网络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原则,适应数字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特点和需求,为今后IED网络的实施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文章对IEC61850协议目标,数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三层通信网络结构,以及如何在IEC61850协议主导下实现IED间的通信等内容做了描述。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信息交互接口及人机交互界面不统一,严重制约变电站的高效运检,针对该现状,文中开展基于电力系统通用服务协议(GSP)的变电站二次设备高效运维技术研究。文中首先设计变电站二次设备一体化运维体系架构,提出基于变电站运维能力描述语言(SOMCL)的变电站二次设备一体化运维信息建模方法。然后基于面向对象技术(OOT)设计变电站二次设备一体化运维服务接口及一体化运维信息交互机制,实现运维工具与被运维对象之间信息交互即插即用。最后研制变电站二次设备一体化运维工具,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标准化、可视化,达到变电站二次设备一体化高效运检的目标。文中方法在多个新建智能变电站进行了试点应用,验证了变电站二次设备一体化运维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