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连铸过程中铌的氮化物、碳化物和碳氮化物在奥氏体晶界的析出对铸坯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分析了500 MPa级高强度抗震钢筋(HRB500E)中铌的氮化物、碳化物和碳氮化物在液相、凝固过程以及奥氏体相等不同阶段的析出热力学,计算了不同温度下NbN和NbC的平衡/实际浓度积,得到NbN和NbC在微合金钢连铸过程中的析出规律....  相似文献   

2.
低合金高强度钢中氮化物和碳化物析出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低合金高强度钢(16Mn)在液相、凝固过程以及奥氏体相等不同阶段中碳化物、氮化物析出的热力学条件,计算了不同温度下铝、铌及钛的碳化物、氮化物的析出平衡浓度关系,得到了各种析出物的析出顺序。  相似文献   

3.
针对Fe-Nb-Ti-C-N系统, 利用双亚点阵模型对DH36钢中碳氮析出物析出条件进行热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钛的碳氮化物析出温度为1 380 ℃, 铌的碳氮化物析出温度为1 100 ℃.其中在1 100~1 400 ℃的高温区, TiN为影响奥氏体均热阶段晶粒长大的主要因素.在1 100 ℃以下的低温区NbC、TiC是抑制DH36钢中奥氏体再结晶及再结晶后奥氏体长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含铌钛微合金化钢连铸坯高温变形试样中碳氮化物的析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冬梅  张立 《化工冶金》1997,18(3):273-276
铌、钛微合金化钢连铸坯高温变形试样中主要有三类碳、氧人合物析出;(1)高温细Nb(C,N)动态析出物;(3)温度低于900℃区间洞晶界和在晶粒基体内部析出的微细Nb(C,N)动态析出物;(3)温度低于900℃后Nb(C,N)依附在TiN颗粒上生成的复合析出物,在950-900℃区间析出的微细Nb(C,N)是造成此温度区间试样延塑性急怖降低的主要原因,由于氮优先与钛反应,减少了低温时Nb(C,N)t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低碳含铌钢连铸坯的表面裂纹,在模拟钢坯表面通过立-弯式连铸机喷水冷却段和扇形段热循环的条件下,研究了碳氮化物的成分和形貌对连铸坯高温塑性的影响。现已表明,由于喷水重复冷却和与输送辊道紧密后再加热,引起的板坯表面温度变化,原始奥氏体晶界细小的铌的碳氮化物析出增多。高温微分热力学分析表明,钛的微合金化对钢凝固过程和δ/γ相变的过冷度有显著的影响,除钛元素外,氮化物形成元素诸如Zr,Y等对钢的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莱钢生产设备现状,针对不同生产线,采用Cr微合金化和轧制工艺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开发了10~50mm规格系列HRB500E高强抗震钢筋。  相似文献   

7.
用萃取分离碳氮化物的方法对含碳量分别为0.13%及0.16%的两个含锰为1.20%的钢在不同冷却制度下钒的碳氮化物的析出进行了定量研究。用透射电镜对析出物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观察。综合实验数据分析后,提出了适宜采用的冷却制度。  相似文献   

8.
9.
Nb-Ti微合金钢碳氮化物的析出热力学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规则溶液亚点阵模型为基础,针对Fe-Nb-Ti-C-N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平衡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高温阶段的析出相为TiN,微细的TiN强烈地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低温阶段的析出相以碳化物(NbTi)C为主,NbC和TiC是抑制奥氏体再结晶及再结晶后晶粒长大的主要因素。析出相形成元素Ti的增加引起其形核化学驱动力增大,并加快析出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含Nb微合金化钢 ,模拟安钢中板现有生产工艺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 ,研究在试验室条件下 ,通过对试样进行单道次及多道次金属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的控制轧制 ,探讨控轧控冷工艺对Nb碳氮化物第二相粒子析出规律的影响 ,并结合安钢轧制工艺现状 ,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MarBN钢M23C6的分布情况;分析了MarBN钢中MX、M23C6主要的形核位置;计算了MarBN钢中V、Nb和Cr的碳化物和氮化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际溶度积及平衡溶度积,由此得出MarBN钢在液相、固相前沿、固相中的析出规律,并与一些学者的实验结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固相中,碳氮化物的析出...  相似文献   

12.
Nb-Ti微合金钢中第二相析出的热力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Nb-Ti微合金钢在液相、凝固过程、奥氏体以及铁素体相中氮化物、碳化物和碳氮化物等第二相析出的热力学条件,计算了钛和铌的碳化物和氮化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溶度积,由此得出微合金钢在不同相阶段的析出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该微合金钢中,氮化物、碳化物和碳氮化物不可能在液相中析出;TiC0.03N0.97和TiN在凝固过程中具备析出的热力学条件;在奥氏体相中,随着温度的降低,氮化物、碳化物及碳氮化物的析出顺序为:NbC0.75N0.25、NbC、TiC、NbN。  相似文献   

13.
以材料热力学及动力学为基础,以Fe-V-C三元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1 130℃恒温条件下碳化物VC在奥氏体中从形核、长大到熟化的连续过程。各元素在碳化物-基体界面处达到局部平衡,根据基体成分以及每个碳化物颗粒的大小分别计算出生长速度。当碳化物生长进入熟化阶段,在Gibbs-Thomson效应作用下,小颗粒开始回溶,大颗粒继续长大,表现为总颗粒数量减少,平均半径变大;当保温时间达到1×104s时,析出量接近平衡状态,VC体积分数为1.51%、平均半径为0.72μm。  相似文献   

14.
摘要:具有优异性能的超高强度钢在各工业领域备受关注,随着超高强度钢服役环境愈加复杂,通过调整多种微观组织、采用基体与碳化物强化相复合结构来进一步提高钢材强韧性能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简要回顾超高强度钢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着重讨论在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超高强度钢中微观组织结构、碳化物析出种类及演变规律的最新进展,并详细介绍作者团队在超高强度钢领域的研究成果。在超高强度钢研究过程中,仍需深入探讨碳化物与基体之间存在的位相关系,澄清不同热处理工艺改变碳化物析出顺序的内在机制,为超高强度钢的组织调控和性能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以含钛中碳钢为研究对象,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含钛中碳钢中钛氧化物析出行为,结果表明:浇注温度为(1535±10)℃且钢中溶解氧含量大于0.003%(质量分数,余同)时,低钛中碳钢中的溶解Ti可与钢中的溶解氧反应生成Ti3O5、Ti2O3,生成TiO2、TiO夹杂的可能性较小;高钛中碳钢中的溶解Ti可与钢中的溶解氧反应生...  相似文献   

16.
摘要:在立式电阻炉内熔化45MnVS钢,分析了水冷和空冷2种冷却方式下试样中MnS的形貌特征,并对试样中MnS的析出与长大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水冷试样中MnS的平均尺寸为1.14μm,最大尺寸为7.80μm;空冷试样中MnS的平均尺寸为2.19μm,最大尺寸为8.78μm。钢液凝固过程中,MnS在固相分率达到0.69时析出;在相同固相分率下,水冷试样比空冷试样中MnS的尺寸小。固相分率小于0.97时,S元素为MnS长大的控制元素,固相分率大于0.97时,Mn元素为MnS长大的控制元素。计算所得水冷试样和空冷试样中MnS最终尺寸分别为5.27和9.54μm。  相似文献   

17.
摘要:通过热处理试验结合物理化学相分析实验,对含铌与不含铌的2种试验钢在不同均热温度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情况及含铌钢中铌的固溶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均热温度低于1200℃时,含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均小于无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含铌钢奥氏体中固溶的Nb逐渐增多;均热温度升至1200℃时,含铌钢奥氏体晶粒较无铌钢无明显细化。通过相分析试验研究实际Nb的固溶量与均热温度的关系,发现实际测量得到Nb未溶量随均热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比Nb在奥氏体中的实际固溶与理论固溶的关系,寻找适合的含铌试验钢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摘要:随着工程机械向大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超高强钢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且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结合5000mm宽厚板生产线及热处理装备,研究淬火过程中淬火温度对屈服强度1100MPa级超高强度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决定了合金元素的溶解和分布状态、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影响试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不同淬火温度下,基本微观组织为板条马氏体。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当淬火温度由840℃升高至990℃时,原奥氏体晶粒平均尺寸由9.0μm增加到22.5μm。采用900~930℃淬火及350℃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试验钢可获得最佳的强韧性匹配,此时屈服强度为1125~1155MPa、抗拉强度为1306~1335MPa、断后伸长率为12.5%~14.0%,布氏硬度为415~419,-40℃冲击功为80~100J,抗拉强度与布氏硬度比值范围在3.10~3.20之间,满足标准GB/T 28909—2012对Q1100E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摘要:通过测定4Cr5Mo2V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相变膨胀曲线,得到其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及Ac1、Ac3和Ms点温度。结合各相变点和Thermal-Calc分析结果,利用原位观察研究了4Cr5Mo2V钢在升温、保温和降温过程中的组织和及升温过程中碳化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Cr5Mo2V钢的相变点温度分别是:Ac1为820℃,Ac3为855℃,Ms为275℃;升温过程中,Cr23C6先于VC溶解,并在表面产生浮凸和空洞;保温过程中,晶粒长大机制为旧晶界迁移,并使得晶粒发生吞并和长大;连续冷却过程中,4Cr5Mo2V钢马氏体形的生成是以先形成的板条为基准逐步形成彼此平行的板条而构成板条束,或者是先形成的板条可以触发产生另一方向(60°或120°)的板条马氏体,构成多边形等具有几何形状的组织特征。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一系列不同厚度的模具浇铸得到不同凝固冷却速率的铸坯,采用腐蚀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Creo Parametric)技术重构了高钛耐磨钢中液析TiC在基体中的三维形貌,利用OM和SEM对液析TiC的二维和三维形貌进行对比分析,借助TEM和SAXS研究了凝固冷速对TiC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析TiC在空间中的三维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