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鲁棒性作为一种动态行为也是超网络领域的研究热点,对构建鲁棒网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对超网络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对其动态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神经影像领域.在现有的脑功能超网络研究中,大多是探究网络的静态拓扑属性,并没有相关研究对脑功能超网络的动力学特性——鲁棒性展开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文中首先引入lasso,grou...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超网络上提取局部脑区指标作为特征,忽视了全局的拓扑信息,继而影响网络拓扑的评估,降低分类器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脑功能超网络的多特征融合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抑郁症数据集上构建超网络,其次将局部脑区特征和子图特征进行融合。最后采用基于多核的SVM分类器进行分类。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选取28例正常被试和3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分类准确率,平均可达91.60%。获得的异常区域包括左侧舌回、左侧尾状核、左侧丘脑等重要的抑郁症病发区域。故而该基于脑功能超网络的多特征融合分类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分类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3.
脑功能超网络已成功应用于脑疾病的诊断。在之前的研究中,集中通过改变超边的方法来改善超网络的构建,忽略了不同尺度的节点定义对脑功能超网络拓扑的影响。考虑到该问题,提出了基于不同尺度的脑区划分来进行脑功能超网络的创建,从而分析其对脑功能超网络拓扑和分类性能的影响。具体来说,首先,基于自动解剖标记模板,利用聚类算法和随机动态种子点的方法对大脑进行细分割;其次,基于每种节点规模下所得的平均时间序列,利用LASSO方法分别进行脑功能超网络的构建;接着分别提取功能超网络的多组局部特征(节点度、最短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并利用非参数检验和基于相关的方法选取每种节点规模下的差异特征;最后,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分类模型。分类结果显示,随着节点规模的增大,所构建的脑功能超网络分类准确率增高,在节点尺度1 501下,准确率高达95.45%。同时,多尺度融合的分类准确率优于任一尺度下的分类准确率,这表明不同尺度的节点定义会影响脑功能超网络的拓扑,在未来的脑功能超网络研究中,除了关注超边的构建方法外,应更加关注大脑划分方案的选择,而且多种基于大脑划分的尺度融合特征可以补充更多的分类信息,提高抑郁症与正常人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传统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功能脑网络(FBN)研究是基于在整个扫描过程中FBN固定不变的假设。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FBN是动态变化的,而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多任务融合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方法来构建静息态fMRI的动态FBN。 方法 提出的多任务融合Lasso方法可以在构建动态FBN时,保留网络的稀疏性及子序列的时间平滑性。具体来说,首先用滑动窗方法得到交叠的静息态fMRI子序列;然后用多任务融合Lasso方法联合地估计一个样本的所有子序列的功能连接从而构建动态FBN,用k均值聚类算法得到每类样本子序列的功能连接的聚类中心,并将所有类的聚类中心组成回归矩阵;最后根据回归矩阵求样本的回归系数,将其作为特征进行分类,验证多任务融合Lasso方法对动态FBN建模的有效性。 结果 采用公开的fMRI数据集来验证多任务融合Lasso模型构建动态FBN的分类效果。实验使用阿尔兹海默症神经影像学计划(ADNI)公开的fMRI数据集中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早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健康被试3组数据,并用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来评估算法的分类性能。在3组二分类实验中,本文方法分别达到了92.31%、80.00%和84.00%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与静态FBN模型和其他传统的动态FBN模型相比,本文方法能取得更好的分类效果。结论 本文提出的多任务融合Lasso构建动态FBN的方法,能有效地保留网络的稀疏性和子序列的时间平滑性,同时提高算法的分类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为脑部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多任务融合Lasso模型可以用于动态FBN的构建,挖掘功能连接的动态信息,同时整个算法可以用于基于fMRI数据的脑部疾病的分类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脑功能超网络的研究对脑疾病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有多种超网络的构建方法被应用于脑疾病的分类研究,但这些方法均未考虑到组间的重叠性问题.研究证明,组间的重叠性可能会对相关超网络模型的构建及构建后的分类应用产生影响,因此若仅使用非重叠组结构会限制其在超网络中的适用性.针对已应用于脑疾病分类研究的超网络构建方法在构...  相似文献   

6.
脑网络分析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影像领域的研究。超网络构建方法被提出用于描述多个脑区之间的高阶关系。超网络是根据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时间序列通过稀疏线性回归方法构建。在已有文献中,用于构建超网络的稀疏线性回归模型是采用lasso方法解决。然而这种方法存在局限,在超边构建时不能够有效的解决脑区之间的组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将elastic net方法引入到超网络构建中,并且应用于抑郁症患者与正常被试的分类。实验结果显示基于lasso与基于elastic net的方法分别可以达到83.33%与86.36%的分类准确率。分类结果表明与原有方法相比,基于elastic net的方法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特征以及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7.
程忱  郭浩  陈俊杰 《计算机科学》2016,43(7):265-267, 284
脑网络作为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在神经影像领域的应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研究发现脑网络中的节点规模对网络的拓扑属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静息态功能影像数据,在5种不同的节点规模下分别完成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的脑网络构建,比较了网络拓扑属性的变化,并选择了4种不同的分类算法进行脑疾病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节点数量不仅对拓扑属性产生了影响,而且对分类模型的构建也有直接作用。支持向量机(RBF核函数)模型在节点规模为250时,分类效果最好,平均正确率为83.18%。该研究结果在抑郁症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基于脑网络的机器学习分类研究在网络节点规模的选择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LASSO方法构建脑功能超网络模型缺乏组效应解释能力和网络有偏性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组变量选择的近似无偏稀疏脑功能超网络模型来改善超网络的构建,分别为组最小最大凹惩罚方法和组平滑剪裁的绝对值偏差方法,并将其分别应用于抑郁症的分类研究中。分类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分类表现均优于传统超网络模型,且组最小最大凹惩罚方法的分类准确率最高,达到86.36%。结果表明若想构建有效的脑功能超网络模型,不仅需要考虑脑区间组效应的解释能力,还需考虑模型变量选择的有偏性问题。而且在考虑到超网络有偏性的基础上,选取较为宽松的惩罚方式来选取目标变量,则可更精确地表征人脑的复杂高阶多元交互信息。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多核聚类方法较少考虑多核数据局部流形结构以及在多核融合时学习参数过多进而易受多核噪声异常等干扰的问题,文中首先提出了基于局部核回归的聚类方法(CKLR).该方法通过局部学习来刻画单核数据的流形结构并采用稀疏化的局部核回归系数来进行预测和聚类.文中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单核局部核回归融合的多核聚类方法(CMKLR).该...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单一脑图谱模板的功能连接网络中提取的特征表示不足以揭示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NC)之间的复杂拓扑结构差异,而传统的基于多模板的功能脑网络定义多采用独立模板,缺乏模板间的关联,从而忽略了各模板构建的功能脑网络中潜在的拓扑关联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次脑图谱模板和一种使用关系诱导稀疏(RIS)特征选择模型的方法。首先定义了具有关联的多层次脑图谱模板,挖掘模板之间潜在关系和表征组间网络结构差异;然后用RIS特征选择模型进行参数优化,进而提取组间差异特征;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构建分类模型,并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诊断。在山西大学第一医院抑郁症临床诊断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显示,基于多层次模板的功能脑网络通过使用具有RIS特征的选择方法取得了91.7%的分类准确率,相比传统多模板方法的准确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在数据维度约减、异常检测方面有着较强的计算优势。针对Lasso用于异常检测中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度权重的最小角回归(LARS)算法解决Lasso问题。首先考虑每个回归变量在回归模型中所占权重不同,即此属性变量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不同,故在LARS算法计算角分线时,将各回归变量与剩余变量的联合相关度纳入考虑,用来区分不同属性变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然后在LARS算法中加入主成分分析(PCA)、独立权数法、基于Intercriteria相关性的指标的重要度评价(CRITIC)法这三种权重估计方法,并进一步对LARS求解的前进方向和前进变量选择进行优化。最后使用Pima Indians Diabetes数据集验证算法的优良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更小阈值的约束条件下,加入多维权重后的LARS算法对Lasso问题的解具有更高的准确度,能更好地用于异常检测。  相似文献   

12.
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是目前广为应用的一种稀疏特征选择算法。经典的Lasso算法通过对高维数据进行特征选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计算开销,然而,求解Lasso问题目前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例如当特征维数和样本数量非常大时,甚至无法将数据矩阵加载到主存储器中。为了应对这一挑战,Screening加速技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Screening可以在问题优化求解之前将稀疏优化结果中系数必然为0的无效特征筛选出来并剔除,从而极大地降低数据维度,在不损失问题求解精度的前提下,加速稀疏优化问题的求解速度。首先推导了Lasso的对偶问题,根据对偶问题的特性得出基于对偶多面投影的Screening加速技巧,最后将Screening加速技巧引入Lasso特征选择算法,并在多个高维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通过加速比、识别率以及算法运行时间三个指标验证了Screening加速技巧在Lasso算法上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3.
    
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able selection and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for linear regression.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wo general LASSO models: Sparse Group LASSO and Fused LASSO, and apply the linearized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 (LADMM for short) to solve them. The LADMM approach is shown to be a very simple and efficient approach to numerically solve these general LASSO models. We compare it with some benchmark approaches on both synthetic and real datasets.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大多数软件缺陷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较差的问题, 提出了结合最小绝对值压缩和选择方法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最小绝对值压缩与选择方法的特征选择能力降低了原始数据集的维度, 去除了与软件缺陷预测不相关的数据集; 然后利用交叉验证算法的参数寻优能力找到支持向量机的最优相关参数; 最后运用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运算能力完成了软件缺陷预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缺陷预测模型与传统的缺陷预测模型相比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且预测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池的无监督线性回归主动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子昂  蒋雪  伍冬睿 《自动化学报》2021,47(12):2771-2783
在许多现实的机器学习应用场景中, 获取大量未标注的数据是很容易的, 但标注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选择一些最有价值的样本进行标注, 从而只利用较少的标注数据就能训练出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 目前, 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已广泛应用于解决这种场景下的问题. 但是, 大多数现有的主动学习方法都是基于有监督场景: 能够从少量带标签的样本中训练初始模型, 基于模型查询新的样本, 然后迭代更新模型. 无监督情况下的主动学习却很少有人考虑, 即在不知道任何标签信息的情况下最佳地选择要标注的初始训练样本. 这种场景下, 主动学习问题变得更加困难, 因为无法利用任何标签信息. 针对这一场景, 本文研究了基于池的无监督线性回归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学习方法, 该方法同时考虑了信息性、代表性和多样性这三个标准. 本文在3个不同的线性回归模型(岭回归、LASSO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和线性支持向量回归)和来自不同应用领域的12个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 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集成聚类的流量分类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刚  余翔湛  张宏莉  郭荣华 《软件学报》2016,27(11):2870-2883
流量分类是优化网络服务质量的基础与关键.机器学习算法利用数据流统计特征分类流量,对于识别加密私有协议流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特征偏置和类别不平衡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流量分类研究所面临的两大挑战.特征偏置是指一些数据流统计特征在提高部分应用识别准确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另外一部分应用识别的准确率.类别不平衡是指机器学习流量分类器对样本数较少的应用识别的准确率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集成聚类的流量分类架构(traffic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ensemble clustering,简称TCFEC).TCFEC由多个基于不同特征子空间聚类的基分类器和一个最优决策部件构成,能够提高流量分类的准确率.具体而言,与传统的机器学习流量分类器相比,TCFEC的平均流准确率最高提升5%,字节准确率最高提升6%.  相似文献   

17.
基于零范数特征选择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高维稀疏建模问题, 本文从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出发推导出一个基于零范数约束的特征选择判据, 并利用嵌入式设计模式的特点将其与支持向量机方法相结合. 仿真实验和真实数据实验表明, 该方法不仅具备良好的特征选择性能, 而且在稀疏建模问题中表现出良好的分类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稀疏移动群智感知是一种新兴的模式, 它从感知区域的子集收集数据, 然后推理其他区域的数据. 然而, 在实际应用中, 工人不足或分布不均的情况广泛存在. 因此, 在有限的预算下, 必须优先选择相对更重要的工人收集数据. 此外, 许多稀疏移动群智感知应用对数据的时效性要求较高. 因此本文将考虑数据的新鲜度, 并使用信息年龄作为新鲜度指标.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 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级年龄敏感的数据感知和推理框架. 该框架旨在预算约束下, 选择合适的工人收集数据, 并通过准确捕捉感知数据时空关系进行数据推理, 以优化信息年龄和推理的准确性. 由于预算和工人有限, 可能会导致数据量较少的情况. 因此, 本文还提出了精简数据推理模型的方法, 以提高推理效率. 通过广泛的实验进一步论证了该框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管涛  王杰 《计算机科学》2013,40(Z6):153-156
谱聚类来源于算子理论研究成果,在大数据降维和分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多注重应用算法设计,很少见到谱聚类理论方面的研究。为弥补这方面的一些不足,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这些理论,侧重于阐述与谱聚类的算子理论紧密相关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并简要介绍了一些具体的谱聚类算法、原理及其性能。从积分算子、图谱理论、流形学习出发,评述和分析了谱聚类的最新理论原理、收敛性结论、发展现状以及与流形学习的内在联系,最后指出了理论研究的一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