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应用应运而生,用于训练和演算的硬件设备通常以GPU为主,在实际部署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硬件采购成本和用电成本.因此针对现有深度学习系统中成本与算法可用性的平衡问题,本文提出以树莓派与Movidius神经元计算棒为计算平台,通过改进的SSD+MobileNet算法实现对车辆目标进行识别和检测,并在实际环境中对训练的模型进行测试和调优,最终达到满足实际使用的效果,处理速度为平均每秒4帧.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在树莓派这样计算能力较弱的平台上,可以通过类似于Movidius神经元计算棒这样的VPU模块来实现算法的加速,在满足实际使用的情况下还可以大幅度降低计算成本. 相似文献
2.
3.
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视频安防监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安全的需求和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HOG+SVM的嵌入式行人检测与追踪系统,以树莓派3B+开发板作为核心处理器,采用树莓派CMOS摄像头采集图像,通过舵机实现行人跟踪驱动。重点介绍了基于HOG和SVM的行人检测算法,以及基于像素的视觉追踪算法的行人检测与追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识别行人并进行追踪拍摄。本文研究为嵌入式平台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行人检测与追踪系统案例。 相似文献
5.
6.
7.
城市道路上车辆行人的检测是自动驾驶汽车环境感知功能中的核心要素之一。针对现有城市道路车辆行人检测任务在使用目标检测算法检测精度低,检测位置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城市道路车辆行人检测新算法—HCA-YOLOv5目标检测算法。通过K-means++聚类算法重新设计并更新锚框初始值并将其匹配到对应特征层,以提高模型对检测目标的检测性能;通过利用城市道路图像中不同高度上的类别分部特点并结合Transformer结构改进HANet的注意力结构,提高I模型I对输入图像的全局上下文特征提取能力,加强网络.对城市道路场景图片中不同类别的辨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自动驾驶数据集KTT上,所改进算法的均值平均精度(mAP)达到了9193%,相比原YOLOv5算法mAP提高了292个百分点,满足了城市道路场景下车辆形容的准确率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自动驾驶领域涉及的众多任务中,行人识别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针对基于图像数据的行人检测算法无法获得行人深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行人检测算法。该算法结合传统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运动目标识别算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点云识别算法,可以在不依赖图像数据的条件下感知和检测行人,进而获取行人的准确三维位置,辅助自动驾驶控制系统作出合理决策。该算法在KITTI三维目标检测任务数据集上进行性能测试,中等难度测试达到33.37%的平均准确度,其表现领先于其他基于激光雷达的算法,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目前行人检测系统检测精度低以及检测实时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RFB算法的车载实时行人检测算法RFB-Nano。RFB-Nano采取多尺度特征融合机制,减少计算量。对特征提取网络VGG16进行模型压缩,减少至一个RFB模块,添加1*1卷积、拟归一化BN层,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参数量;并在损失函数中引入类加权交叉熵增加分类的性能。最后将设计的RFB-Nano算法与其他算法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检测实时性,达到精确性和实时性的有效平衡表现。 相似文献
11.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人检测一直是目标检测研究与应用中的热点。目前行人检测主要通过设计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建立对行人特征的描述,然后利用分类器实现二分类。卷积神经网络作为深度学习的重要组成,在图像、语音等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针对人工设计的特征提取方法难以有效表达复杂环境下行人特征的问题,提出采用多层网络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对行人检测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卷积神经网络层数、卷积核大小、特征维数等对识别效果的影响,优化了网络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行人检测具有很高的识别率,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行人检测任务中使卷积神经网络(CNN)选择出更优模型并获得定位更准确的检测框,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检测方法。改进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如何决定CNN样本迭代学习次数和如何进行重合窗口的合并。首先,关于CNN样本迭代次序问题,在顺序迭代训练多个CNN分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校验集正确率及其在迭代系列分类器中展现出的稳定性进行更优模型选择的策略,以使最终选择的分类器推广能力更优。其次,提出了一种不同于非极大值抑制(NMS)的多个精确定位回归框合并机制。精确定位回归框的获取以CNN检测过程输出的粗定位框作为输入。然后,对每个粗定位框应用CNN精确定位过程并获得对应的精确定位回归框。最后,对多个精确定位回归框进行合并,合并过程考虑了每个精确定位回归框的正确概率。更精确地说,最终的合并窗口是基于多个相关的精确定位回归框的概率加权求和方式获得。针对提出的两个改进,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行人检测公共测试数据集ETH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两个改进方法均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检测性能,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融合两个改进的方法相比Fast R-CNN算法检测性能提升了5.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复杂环境下行人检测不能同时满足高召回率与高效率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行人检测方法。首先,采用CNN中的单步检测升级版网络YOLOv2初步检测行人;然后,设计一个网络与YOLOv2网络级联。设计的网络具有目标分类和边界框回归的功能,对YOLOv2初步检测出的行人位置进行再分类与回归,以此降低误检,提高召回率;最后,采用非极大值抑制(NMS)处理的方法去除冗余的边界框。实验结果显示,在数据集INRIA和Caltech上,所提方法与原始YOLOv2相比,召回率提高3.3个百分点,准确率提高5.1个百分点,同时速度上达到了11.6帧/s,实现了实时检测。与现有的流行的行人检测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5.
行人检测已成为安防、智能视频监控、景区人流量统计所依赖的核心技术,最新目标检测方法包括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 RCNN、单发多重检测器
SSD、部分形变模型DPM等,皆为对行人整体的检测。在大场景下,行人姿态各异,物体间遮挡频繁,只有通过对行人身体部分位置建模,抓住人的局部特征,才能实现准确的定位。利用Faster RCNN深度网络原型,针对行人头部建立检测模型,同时提取行人不同方向的头部特征,并加入空间金字塔池化层,保证检测速率,有效解决大场景下行人的部分遮挡问题,同时清晰地显示人群大致流动方向,相比普通的人头估计,更有利于人流量统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行人检测方法的准确率,针对行人图像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和YOLO(You Only Look Once)方法的行人检测方法。以加强行人特征表达为目的,通过分析行人在图像中的表达和分布特征,提出一种不影响实时性的矩形输入深度残差网络分类模型以改进YOLO检测方法,使模型能够更好的表征行人;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准确率和泛化能力,采用了混合行人数据集训练的方式,提取VOC数据集的行人数据与INRIA数据集组成混合数据集进行训练,明显降低了漏检率;并且利用聚类分析预测框的方法重新设计了初始预测框,提高行人定位能力并加快收敛。经公开的INRIA数据集的测试实验证明,本方法较主流的行人检测方法每张图片误检率有明显改善,降低至13.86%,有1.51%至58.62%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本方法拥有良好的实时性和泛化能力,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7.
针对行人检测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卷积网络浅层特征的问题,改进Faster R-CNN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特征卷积网络的行人检测方法。该方法有两处改进:a)设计了SFCM模块,用于提取卷积神经网络浅层细节特征;b)引用挤压与激励操作设计了AFCM模块,用于筛选检测所需的强辨识力行人特征。此外,利用公开的Caltech和INRIA行人数据集,通过在基准框架中逐一添加SFCM和AFCM模块训练行人检测器,验证了所提模块的有效性,并对比了主流行人检测算法。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的误检率分别降到了9.13%和9.46%,具有更优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