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用户向发电企业直购电的核心问题是基于发电成本、输配电成本、大用户电费成本下的直接交易电价和输配电价的设计问题。将直接交易电价和输配电价作为参数,在要求大用户、发电企业、供电企业三方利润均衡的约束条件下,建立了电价的优化模型,并对上海地区典型大用户直购电价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中容量电费定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传统的配电网容量电费的电价中,只考虑了用户的容量大小,而没有考虑用户的功率因素、用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以及用户的具体位置等用户属性。通过对配电网用户属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配电网内不同性质的用户进行分类的方法,并依照此分类将配电网中的容量费用按一定的权重在不同类别的用户间进行分配。此全新的容量电费电价方法,较全面地考虑了用户容量大小、用户的具体位置、用户的功率因数、用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等因素,避免了将配电网内的投资费用仅按容量进行分摊的局限性,使配电网内的投资费用的分摊趋于合理。实例研究表明,该容量电费的定价方法能更合理地反映用户的属性。  相似文献   

3.
电力市场中考虑用户价格反应的实时电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时电价能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高效率运作的电力市场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实时电价数学模型一般都不考虑用户价格反应,把用户负荷看成常数,然后求解修正最优潮流方程,得到节点实时电价。文中提出一个考虑用户价格反应的实时电价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把用户的无功电价折算到有功电价,形成修正有功电价,来研究功率因数恒定的用户对实时电价的反应。用一个实例系统进行实时电价的仿真计算,得到的结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供电公司分时售电电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首先简要介绍了供电公司在电力市场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根据边际成本定价原理,针对简化的配电网条件,建立了分时电价优化模型。利用Kuhn-Tucker条件,进一步得到了供电公司分时售电电价的表达式,并从工程角度探讨了分时电价中各分量的计算方法。算例考虑了配电网线损和简化的可靠性要求,所得到的分时售电电价更接近于供电成本。  相似文献   

5.
吴敏 《大众用电》2003,(1):13-13
现在电力系统的改革已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是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而电力市场是应用计算机、测量和通信设备,以电价为控制信号,进行负荷管理的。在电力市场中,必须保证客户是平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客户的电价是绝对一致的。由于客户用电水平和性质的不同,对不同种类的客户收取相同的电费,这实际上是将供电费用绝对平摊。这样,供电成本低的用户补贴了供电成本高的用户,这是不公平的。真正的平等,必须按客户的实际供电成本收费,对不同用电种类,进行公正合理的成本分摊,尽量减少客户间的补贴。我国目前执行的电价政策,基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按照用户差异化需求制定可靠性电价成为完善电价体系的重要方面。文中综合考虑了系统运行方式和可中断响应因子,提出了基于改进长期增量成本法的配电网可靠性电价制定方法。该方法结合所提出的经济投资策略分析了不同运行方式下单位注入功率对经济投资年限的影响,根据不同运行方式下较小的经济投资年限推导了可靠性成本增量,并根据可靠性成本增量计算出不同可中断响应因子的区域可靠性电价。最后,计及用户差异化需求,基于单位可靠性增量成本制定了可靠性增量电价的定价方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由区域可靠性电价和增量电价相结合的定价体系能合理兼顾供电分区供电可靠性和用户差异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详细分析了边际成本法的定价理论基础,特有功实时电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推广到无功实时电价的计算中.为此,提出以电网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含节点无功平衡约束的成本最小化模型,并通过IEEE14节点系统仿真计算来分析基于边际成本的无功定价方法.按用户实际消耗的无功电量计算无功电费并制定无功电价,可以合理地分摊系统的无功供...  相似文献   

8.
英国1989年颁发“电力法”,改革电力工业体制,发电厂独立核算,其中央电力局解体,按国有股权40%股份化的电网、发电、供电诸公司及用户间以合同规定经济活动,共担风险,在一家管网、统一调度下,建立电力市场-电力库,发电厂商品化经营,国家调度中心以最低价格、最佳安全性作全局权衡,在各竞争发电厂商中择优上网发电,体制改革配以电价改革,电价核算按边际成本原理定价,电力库销售电价为购电电价加附加费,发电商以  相似文献   

9.
分时电价的理论及其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辉 《湖北电力》2002,26(1):42-45
分时电价能在很短的时段更新供电成本的信息,为电厂提供优化发电功率的依据。合理计算分时电价对于维持和扩大电力的再生产,鼓励用户的合理用电,健全与完善电力市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分时电价理论及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分时电价政策忽略了用户参与分时电价政策的意愿,且用户电价电量响应行为建模未考虑用户调整用电行为成本,为此提出基于用户成本选择用户范围的分时电价最优策略。分析用户改变用电行为所产生的调整成本与节省用电费用的关系,推导分时电价机制下用户电价电量响应行为模型。当用户改变用电行为后,其生产成本高于实行分时电价前的电费,则对用户参与分时电价政策的意愿评估为零,不纳入分时电价实施范围。仿真及实验结果显示,与不选择用户范围的传统分时电价模型相比,该模型能够反映用户调整用电行为过程,科学选择参与分时电价政策的用户范围,实现电网和用户的总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通过充电桩的变流器接口接入配电网,变流器的无功功率调节能力有助于改善配电网电压分布和运行效率.文中提出一种计及充电站无功补偿的配电网日前-实时协调优化模型.首先,建立了以配电网运营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日前优化模型,确定充电站日前有功功率、电容器组投切和有载调压挡位.再根据日前优化结果和电动汽车实时数据,建立配电网与充电站分层协调的电动汽车有功和无功功率实时优化模型,其中为确保每台电动汽车离开时能够达到目标荷电状态,考虑电动汽车前一时刻荷电状态的影响动态调整其当前荷电状态边界.最后,通过IEEE 33节点系统测试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关口表数据库,提出了一种简捷、易于编程实现的输电费用计算方法。输电服务中,输电网输送的总电量、每条输电线路在此次输电中输送的电量、每条输电线路的损耗以及总损耗均可通过关口表读数、计算后得到。所得数据传输到SQL Server数据库,再经过简单的数据处理后,进行成本分析、总费用计算和费用分摊。开发的输电费用在线实时计算系统利用关系数据库编程语言SQL Server 2000对数据库特别是关口表数据库进行管理,易维护、扩展,数据传输和计算均在服务器端完成,增强了系统安全性和易维护性;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6.0开发人机互动界面,系统界面友好、简捷易操作。实际运行表明,输电费用在线实时计算系统可以对复杂电力系统的输电费用进行在线实时计算,计算速度快、操作透明度高,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均能进行查询,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3.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动力电池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闫智刚  唐民洪  张绍辉 《蓄电池》2002,39(3):97-102
简要介绍了国内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自行车用铅酸动力电池的发展情况 ,同时介绍了铅酸动力电池的最新发展技术 ,即水平铅酸电池、双极性铅酸电池、卷式铅酸电池以及胶体电池 ,针对电动自行车对电池所提出的要求 ,指出铅酸蓄电池只要提高其比能量、循环寿命及快充能力 ,凭借其优良的性能 /价格比 ,仍然是现阶段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汽车的首选电源  相似文献   

14.
电力市场下计及节能环保的实时发电调度策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公司购电费用最小和煤耗(排放)最小双目标下实时调度策略问题.根据当前电力市场运营规则及实时调度自身特点与要求,在不影响计算精度的前提下简化了模型的复杂度,将2种不同优化目标下的最优策略应用反比例分配原则并结合相应的权重系数统一到一个模型与算式中,再利用优化排队法将所需调整的功率偏差量分配到相应机组.通过IEEE 3机9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该算法所需数据少,计算量小,适合在电力市场条件下,运行方式调整频繁时快速得到计及购电费用及煤耗(排放)双目标的实时调度功率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电动汽车存在的初始成本高和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短等问题,常采用电容器作为辅助能源来均衡负载并迅速吸收再生制动能量。与目前电动汽车使用的超级电容器相比,薄膜电容器单体工作电压高,不需要进行充放电均衡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抗振性好、无极性等优点,因此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薄膜电容器样机系统的性能试验和道路试验结果表明:薄膜电容器系统可以作用电动汽车快速吸收制动再生能量和大功率放电的辅助动力源使用,但需要进一步解决薄膜电容器系统的能量密度小、自放电能量损失较大的问题,方能真正进入实用化阶段。  相似文献   

16.
针对计及冷热电联供的微电网独立供电系统,建立了基于燃料电池和微型燃气轮机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数学模型,基于各微电源功率特性,建立了考虑设备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燃料成本、环境成本、替换成本、报废成本,以系统等年值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微电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计及冷负荷、热负荷平衡等因素,在同时满足用户对冷热电多种能源形式需求的情况下,对计及冷热电联供的微电网电源优化配置方案进行了求解。  相似文献   

17.
当风力发电商(WPG)和电动汽车(EV)聚合商组成的虚拟电场(VPP)参与市场投标时,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预测出力偏差以及市场价格的波动性,都是VPP在参与市场投标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在计及上述因素的影响下,文中研究了由WPG和EV聚合商组成的VPP在日前市场和实时市场的联合竞价模型:假定VPP是价格的接受者,综合考虑日前和实时价格的不确定性,在日前市场中根据风电出力和市场价格的预测结果进行日前竞价,然后在实时市场上参与实时竞价。VPP不但可以通过EV充放电平抑WPG投标偏差,还可以根据价格信号进行充放电投标,实现削峰填谷。通过引入偏差考核机制,在日前和实时市场结束后进行统一结算。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利用Shapley值法将总收益在WPG和EV之间根据各自的贡献进行合理分配。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VPP参与日前和实时市场可以增加收益,降低出力和价格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为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In Japan, electric power utilities purchase electricity from 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s (IPPs) through competitive bidding; the IPP evaluation is based on the avoided costs of corresponding generators of utilities. In this evaluation, however, nonpricing factors such as power flow constraints in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cannot be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approach to evaluate economic impacts of IPPs, the IPP electricity being priced on the basis of total generating costs of the electric power utilities. Such a price to purchase the electricity of IPPs is referred to as the “break‐even cost.” The main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Break‐even cost depends on not only the power flow constraints in the system, but also various IPP factors such as generating pattern, location, and capacity, 2) Break‐even cost for the base‐type IPP is higher than the avoided cost of corresponding utility generators, because IPPs located on demand sides can reduce the transmission power loss in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3) Break‐even cost is affected by available capacity of utility generators, especially for the peak‐type IPP generating only during peak demand periods. © 2000 Scripta Technica, Electr Eng Jpn, 133(2): 20–30, 2000  相似文献   

19.
针对榆林供电公司松定变电站通信信道和设备不能满足关口电量实时采集的状况,提出通过数字式电力线载波机远程接入电力调度数据网的通信连接解决方案,实现了HT2000eRTU采集生成的计量计费信息上传.运行实施结果表明:该方案实现了松定变电站远方自动抄表功能,能够满足陕西省电力调度中心和榆林市电力调度中心对松定变关口电量实时采集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目前北京冬、夏季天然气和电力季节性负荷曲线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其峰谷差较大且互补的特点,以注重经济性和实用性为前提,以改善电网和气网的管网利用率为目标,提出对居民小区现有供暖设备进行改建。冬季使用蓄热电锅炉来辅助燃气锅炉供暖,充分利用优惠低谷电;夏季采用电冷联产系统,在居民区空调用电负荷较高时段辅助供电,并通过暖气管道输送冷水,满足居民对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