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硫氰酸根离子选择电极一般是以Ag_2S/AgSCN混晶为膜材料而制成固态膜电极,也有人以甲基兰或季铵盐等大阳离子与SCN~-形成缔合物作为离子交换材料而制成液态或PVC膜电极。我们以7402季铵盐[(C_nH_(2n+1))_3CH_3NCl]为缔合物中的阳离子,研制了一种PVC膜的硫氰酸根离子选择电极。  相似文献   

2.
四十年前,Kolthoff 首先用熔融 AgCl 制成了一个球状电极,研究了这种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性质。1961年,Pungor 等人研究了 AgI—石蜡固态膜电极,被认为是现代固态膜电极的(刍鸟)形。在离了选择性电极发展的十多年间,基本上采用压制法及胶结法(如硅橡胶电极等)来研制固态膜电极,对熔铸固态膜电极却鲜有研究,特别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70年代,多孔素瓷膜固态沉淀盐、取代磷酸盐铊(Ⅰ) 离子选择电极相继制成,文献还报导了对钾离子响应的冠醚载体PVC膜铊(Ⅰ)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文献[7]报导了一系列用途广泛的15—冠—5的黄酮类取代基衍生物.本工作以其中的两种——冠醚Ⅰ和冠醚Ⅱ作为载体,分别制成了一价铊离子选择电极Ⅰ和一价铊离子选择电极Ⅱ(分别简称“电极Ⅰ”和“电极Ⅱ”),并测试了它们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铅离子选择性固态电极是实用价值较大的一种固态电极,尤其是测定硫酸根,其性能比钡电极要好,因此受人重视。1977年笔者对铅离子选择性固态电极作过较全面的介绍,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尚未见到关于铅电极综述性的文章。最近,笔者对Chem.Abstr., 84卷(1976)到100卷(1984)关于铅电极的报道以及国内对铅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工作作  相似文献   

5.
固态膜碘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及应用较多,曹月如等用PVC膜—乙基紫—I_3离子电极测定了化学试剂中的碘含量。本文以十六烷基三辛基碘化铵作电活性物质,用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作增塑剂,研制成功PVC膜碘离子选择电极。用此电极作指示电极,采用氧瓶燃烧—自动电位滴定法,对一些含碘药物的含碘量进行测定,终点附近约有100mV以上的突跃。测定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6.
用高分子材料为母体的离子选择电极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人们把活性材料混合在惰性高分子材料中做成膜,活性材料有固态的,也有液态的。若把液体离子交换树脂制成电极膜(例如,PVC膜的钙电极,钾电极等),常有活性材料流失,离子选择电极性能变差的情况发生。为克服这种缺点,化学家们试用化学方法把活性基团键合到高分子母体上,然后制成离子选择电极。这一途径很可能发展出一系列新的电极,但目前还处在萌芽阶段,虽有少数应用实例,还没有这类商品电极。本文拟将这类离子选择电极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7.
全固态电极通常是指不使用内参比电极,而使膜的内表面直接与固态导体接触所构成的电极体系。这种电极有结构牢固、便于携带和在各个方位工作的优点。由晶体膜或混晶膜构成的全固态电极的内导体系已有数种形式,但迄今为止尚少见关于PVC膜电极固态化  相似文献   

8.
研究离子电极的发展史一般追溯到1906年Cremer的玻璃电极。实际上,作为离子电极的核心部份——选择性膜,有着更长的历史。Laush-minarayanaiah写的一本关于离子电极的专著,提名为“膜电极”(Membrane Electrodes),试图借“膜”的概念包罗所有类型的离子电极。在1980年匈牙利国际离子电极学术会议上,当有人认为电极分类法最好能包括第1、2类等经典电极时(R.Buck),另有人认为谈例如Zn/Zn~(2 )电极的选择性并无意义(J.Koryta),Zn/Zn~(2 )即使可认作离子电极,但亦不是选择性膜电极(W.Simon)。我们可以说,60年代以来离子电极的大发展与电位分析法的复兴,正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以玻碳为基底电极,掺杂钴-氧化钴的聚苯胺为中间体,层状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PVC膜为敏感膜,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固态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该电极的检测磷酸二氢根的线性范围在10-1~10-4mol/L之间,响应斜率为-32.3 mV/dec,检测下限为7.65×10-5mol/L,电极响应时间较快,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0.
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与应用在六、七十年代得到迅速的发展与普及,成为电分析化学中较为活跃的一个领域。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一般包括(1)电极膜材料的选择;(2)电极工作的机理,(3)电极技术的应用。其中电极膜材料一直是离子选择电极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离子选择电极研究领域中最活跃的分枝。 1975年IUPAC〈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依据膜电极的响应机理,膜的成份和结构,推荐将离子选择电极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大家知道,可穿导离子的膜按其结构可分为三大类,即固定定域体膜、流动定域体膜和无定域体膜。同样,离子选择性电极膜也有这三类之分。十多年来,对离子在生物膜中穿导性质的研究,有不少报道;对离子选择性电极膜导电性质也有研究,采用小电位极化法研究低阻电极膜,但报道不多。这一方面是由于电极膜体系的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交流阻抗方法用于离子选择电极传导机理的研究开始于六十年代末。Buck等人用交流阻抗法对离子选择电极特别是对于玻璃电极的阻抗特性作了大量的研究。Rechnitz和Brand对玻璃电极,液膜电极以及晶体膜电极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在国内,章咏华等在10KHz~1Hz范围研究了功能高分子膜离子电极的阻抗特性。管从胜、章宗穰用交流阻抗法在100KHz~5Hz范围内研究了三种CdS/Ag_2S配比的镉离子选择电极。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塑化的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所用的“惰性”骨架化合物主要限于聚氯乙烯、硅橡胶及环氧树脂等少数类型,绝大多数工作集中于选择相关的电活性物质及增塑剂方面,并且就电活性物质对电极性能的影响作了大量的研究,相反,关于骨架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对电极性能的影响却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报告一系列能够形成塑化膜的惰性  相似文献   

14.
铯离子选择电极研制,国外曾报道过四苯硼铯液膜型、冠醚—PVC 膜型和非均相固膜型等类型。但四苯硼铯—PVC 膜铯电极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在离子缔合型阴离子选择电极研究的基础上,报道一种以四苯硼铯为活性物质的PVC 膜铯电极——离子缔合型阳离子电极。经过活性剂、溶剂、增塑剂的筛选试验和膜配方配比试验、确定膜的最佳组成为:四苯硼铯的硝基苯饱和溶液5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0%、聚氯乙烯20%。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水质总磷传统检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突出了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的优越性。主要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在开发液态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和固态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两个方面的研究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在开发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6.
硫喷妥钠可用硝酸汞滴定,用固态膜汞(Ⅱ)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在体系中加入乙醇可获清晰的滴定电位突跃,研究了实验变量的影响,研究了pH9.0~11.0范围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试用于硫喷妥钠针剂的分析。目前,药典多采用萃取——重量法和分光法测定硫喷妥钠的含量,均较繁琐。文献曾报导用银离子电极,AgNO_3作滴定剂,电位法测定其含量。惜Ag~+离子电极响应缓慢,且终点电位突跃较小,难获良好的结果,我们利用Hg~(2+)能与硫喷妥钠形成一定组成的不溶性缔合物的反应,以市售Hg~(2+)离子电极作指示,Hg(NO_3)_2作滴定剂,电位法测定硫喷妥钠针剂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所得结果较前文方法更佳。  相似文献   

17.
洋中脊热液流体及大陆斜坡气体水合物区的冷泉中溶解有硫离子.Ir/IrO2电极对硫离子非常敏感.虽然它和Ag/AgCl参比电极配对在pH 0~14中具有优良性能,但在含有2×10-4mol/L Na2S的缓冲溶液(pH=12.6)中无法得到稳定电位.测试初期是高强度假信号,然后是上下波动的信号曲线.为克服硫离子的干扰,在Ir/IrO2电极表面镀上了Nafion膜.Nafion是杜邦公司生产的一种聚合物选择性半透膜.相对于为未镀Nafion膜的Ir/IrO2电极而言,镀膜电极不仅对不同pH值溶液响应良好,而且在含有2×10-4mol/L Na2S的缓冲溶液中信号稳定,表明了硫离子的干扰被有效屏蔽.固态镀膜Ir/IrO2和Ag/AgCl电极对适用于对海底热液和冷泉的pH测定与长期观测.  相似文献   

18.
交流阻抗法用于研究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选择电极(ISE),特别是有机物的ISE,在近20年有很大的发展,各种ISE已不下数百种,但它们在稳定性和选择性上,多数都存在着问题。开展ISE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已是很迫切的问题,这方面的文章占的比例在增加。研究的方法有交流阻抗法,研究离子在两互不相溶电解质界面(ITIES)上迁越的各种方法及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等。交流阻抗法可用于研究固态和液膜各类电极,方法比较简单。早在六十年  相似文献   

19.
铅、镉在铋修饰的厚膜碳浆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在厚膜印刷的碳浆电极上同步镀铋测定痕量重金属元素铅和镉.文中研究了碳浆电极的预处理、溶液中铋离子浓度、预富集时间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铅、镉在铋膜修饰的碳浆电极上可得到灵敏的阳极溶出峰,峰高和溶出电位与汞膜电极法相近.使用铋膜电极可避免使用汞电极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采用厚膜印刷的碳浆电极可以大大降低检测成本,实现电极的单次使用.  相似文献   

20.
全固态控制电位电解型①SO2 气体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电极结构,Naifion-117膜为中间固态电解质,研制一种新颖的全固态控制电位电解型SO2气体传感器。研究表明:其响应时间、底电流、结构性能等均优于Au-Naifion膜作为中间电解质的半固态控制电位电解型SO2气体传感器与全液态SO2气体传感器。在SO2气体间断监测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