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传统啤酒行业今年呈现出"旺季不旺"的态势,包括青岛啤酒、百威英博、嘉士伯等在内的啤酒"巨头"销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嘉士伯更是关闭了11家在华工厂。受中国市场"拖累",全球啤酒市场业绩也陷入低迷,随之而来的则是行业内并购不断,啤酒市场格局生变。在华润啤酒完  相似文献   

2.
李冰 《福建轻纺》2010,(12):1-1
<正>随着啤酒巨头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并购,2010年中国啤酒市场的品牌集中度达到空前的高度。但是随着可并购的资源越来越少,巨头间的争夺也日益激烈,同时也可能催生出中小企业为求自保而合纵连横共抗强敌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方政 《中国食品工业》2005,(10):22-22,24
<正>中国古代的“原始啤酒”大概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但市场消费的真正啤酒却是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洋枪洋炮一起进入中国的。从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到今天华润、青啤、燕京、珠啤、哈啤等啤酒巨头企业割据的啤酒市场,中国啤酒的风雨百年数言难尽。历经大规模合资并购、乐此不疲的价格战,中国啤酒企业又在笑纳来自世界各地卷土重来的啤酒资本。市场运作手段的不断创新,集团化啤酒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使得中国啤酒企业无论是在资本运作还是在市场运作上,从理念到实践都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中国啤酒市场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令其游戏规则无论对“国啤”还是“洋啤”都极具挑战意味!  相似文献   

4.
近日,华润雪花宣布正式进入北京主流啤酒市场,针对青啤“大优”和11度燕京推出雪花原浆酒产品。三大啤酒巨头齐聚北京市场角力。哈啤也在AB的扶持下开始进军主流酒市场,谋划借百威啤酒的渠道发力全国。与此同时,啤酒巨头们也将目光投向了高端啤酒。  相似文献   

5.
面对啤酒消费昔的连续萎缩,世界最大的啤酒生产商正在考虑一个革命性的转变,生产葡萄酒和烈酒以挽救市场。Anheuser-Busch是Budweiser和Michelob的制造商,已经感到啤酒的市场萎缩与葡萄酒和烈酒有关。住过去的十年间,他们的啤酒销售已经下降了5%。近几年,美国正转向优质葡萄酒和鸡尾酒的生产,啤酒的下降趋势还在继续。目前,市场增长最快的饮料酒足混合型的瓶装饮料。  相似文献   

6.
《福建轻纺》2016,(9):10-11
正从工业化时代到个性化时代,大众啤酒的销量逐年下降。无论是国外巨头还是国内企业,精酿啤酒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只有创新研发、精心推广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中国啤酒市场在总销量下滑的形势下,进口啤酒却连续4年以超过50%以上的速度增长。对这些进口啤酒,消费者并非像以前那样忠诚于哪个品牌,也不像以前那样专注于哪个品类,而是不断换口味尝新鲜。"这意味着啤酒业开始进入消费者主权时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9月30日,百威英博拆分旗下亚洲业务——百威亚太在港交所敲钟,曲折的上市路终告一段落。"十一"过后首个交易日百威亚太开盘价30.3港元,最高32.1港元,涨幅3.61%。业内人士认为,百威亚太上市之后,在资本市场获得青睐的同时,也促使国内啤酒市场格局进一步改变,使得高端化、集中化产品成为未来市场的决胜点。  相似文献   

8.
《福建轻纺》2016,(11):17-18
正这2年,啤酒行业日子都不怎么好过。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市场,销量都在下滑。作为销售终端,超市虽然"促销大战"火热,但市场反应"平淡",经销商们在啤酒库存积压中苦苦挣扎。而厂家的季度财报,也比往年"难看"了许多。竞争激烈,进口啤酒"凑热闹"啤酒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在许多大超市,啤酒促销活动也异常火爆。"原价49.8元现价39元了,抓紧来看抓紧来买啊……"在合肥  相似文献   

9.
正截至目前,国内啤酒巨头的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啤酒"),以及国际啤酒巨头百威英博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威英博")以及嘉士伯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士伯")均已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报告。记者查阅数据获悉,两大国产啤酒巨头业绩增长迅猛,两大进口啤酒巨头中国区业绩较为平稳,国产啤酒巨头和进口啤酒巨头的盈利水平正在拉近。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啤酒包装领域,一直是玻璃瓶和易拉罐一统天下,但是,国内和国际市场近年来逐渐将目光转向PET啤酒瓶。目前,美国大型啤酒厂Miller公司、日本Kirin啤酒、丹麦Carlsberg公司、荷兰Heineken公司都使用一定量的PET啤酒瓶,世界啤酒酿造巨头AnheuSer—Busch公司也有超过3%的啤酒在使用PET啤酒瓶包装。在韩国,PET瓶啤酒已超过啤酒消费市场的40%,这也是到目前为止PET瓶装啤酒最成功的市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一、资产重组依然 自1997年以来,中国啤酒业就进入了资产重组的大整合时期。青岛啤酒公司继2000年南征北战后,又于2001年并购福建、广西等地的几家大啤酒厂,使公司大本营聚集了近50家啤酒企业。特别是青啤将北京五星和三环两个老牌啤酒企业悉收麾下,一时间震动京城。作为回应,同属中国啤酒业第一集团龙头企业的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在控股山东莱州啤酒厂后,去年3月18日、20日,又出资9562万元和1.2亿元,控股既是山东强势啤酒企业,又跨入全国啤酒业前20强的山东无名啤酒  相似文献   

12.
孙照广 《中国酒》2003,(1):22-23
在90年代初进入中国啤酒业的外资啤酒巨头,因不堪承受中国啤市地方保护色彩浓重、价格大战硝烟弥漫等一系列恶性竞争,绝大部分外资终因“水土不服”而在90年代末陆续退出中国啤酒业,随着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一体化经济的大背景和中国啤市的广阔前景的到来,外资啤酒巨头去年又纷纷再次进入中国啤酒业,给中国啤酒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外资啤酒巨头重返中国市场,对中国啤酒业来说——  相似文献   

13.
谈资     
《新食品》2010,(12):15-15
近期,不时有啤酒巨头在全国跑马圈地的传闻。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燕京啤酒纷纷瞄准河南市场。银子弹啤酒生产商——美国摩森康胜也于日前宣布和河北四海啤酒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组建合资公司。华润雪花、嘉士伯、百威英博争抢重庆啤酒转让的国有股权。啤酒市场狼烟四起。  相似文献   

14.
韩永奇 《啤酒科技》2005,(6):11-13,17
近年来,中国啤酒市场并购不断,啤酒企业并购浪潮愈演愈烈,国内外的啤酒巨头们开始疯狂圈地,许多啤酒企业被尽数收编。本来啤酒企业问的并购是正常的经济活动,只不过近年来啤酒企业并购日益加剧,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并购能否带来神话?如火如荼的圈地运动对啤酒产业的影响何在?利在那里?弊又在何方?  相似文献   

15.
啤酒甲醛事件对我国啤酒业发生了两次影响,影响已经波及国外市场。透过甲醛事件有人认为今后啤酒业将会发生以下几方面的变化。啤酒销量仍将继续增加 2005年我国啤酒产量预计达24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但是金星啤酒营销副总闫志民等一些企业人士认为,虽然甲醛事件已经发生过两次,但是不会影响啤酒销量的提升,2006年啤酒销量让将继续增加。他们分析认为,  相似文献   

16.
《中国酒》2004,(6):53-53
在夸年的长春秋季糖酒会上,新天国际酒业与国内最大的啤酒厂青岛啤酒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开发生产低醇起泡型饮料酒——“KV葡萄酒”。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商,新天此次牵手啤酒巨头青啤.其目的显然不仅仅为了完善自身的产品品系,另外一层还更表露着新天一直来“联合做大葡萄酒市场”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岳蕾  罗月婷 《新食品》2006,(A02):17-17
2005年.中国啤酒市场有两大热点:一个是北京.燕京与青岛两大巨头正面交锋:一个是广东,本地强势品牌珠江啤酒面对诸多列强兵临城下,奋勇抗战。两大战场让整个2005中国啤酒市场风云滚滚。  相似文献   

18.
进入A股市场通道的打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似乎都在催生外资“并购中国”的浪潮,而那些通过购买中国产业的海外资本则长期潜伏下来……自2005年以来,我国的并购市场突然活力爆发,各种收购兼并活动风起云涌,外资并购更是独领风骚。进入2006年外资更是频频出手,不断大手笔收购中国的钢铁、银行、水泥、啤酒等企业股权,例如美国私募巨头凯雷将徐工机械揽入怀中,全球钢铁巨头米塔尔入股华菱管线,比利时英博集团天价将福建雪津啤酒收入囊中,疲软多年的水泥业已然成为外资最青睐的香饽饽…  相似文献   

19.
<正> 在中国代理七种啤酒品牌的美国凌龙集团高级付总裁韦世年表示,该公司聘用了一家英国顾问公司就中国的啤酒市场作研究。 结果发现,啤酒在众多酒类产品中,属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种,并预计中国啤酒产量将于2000年有三倍以上的升幅,潜力极佳。 韦世年表示,1995年,国内销售的酒类产品达940种;由1990年开始,中国每人平均啤酒饮用量由6公升增加至1994年的11.3公斤,升  相似文献   

20.
<正> 记得几年前,当全球网络狂热之时,有人给泼冷水说“网络经济有泡沫”,结果被国内好事之徒驳为:“有泡沫的啤酒更好喝,网络就该有泡沫。”尽管“有泡沫的啤酒好喝”,但中国啤酒业应该拒绝泡沫,因为看似繁荣的啤酒业里面正隐藏着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