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猪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柚子皮肉酱的加工工艺,在影响肉酱口感单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柚子皮添加量、食盐添加量、肉添加量等参数,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柚子皮、猪肉和食盐的添加量分别为4.05,28.90,0.51g,辣椒与花椒配比为1∶1,料酒为5mL时,柚子皮肉酱达到较好的口感。经过最优条件下的验证试验,感官评分为98分,接近理论值98.99分。在此条件下,制作出的柚子皮肉酱颜色鲜亮,油润,有光泽,香气浓郁,具有明显的柚子皮和肉特有风味。成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优化酸提醇沉法提取柚子皮中果胶的工艺。方法以液料比、溶液p 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实验因素,果胶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L_9(3~4)正交试验设计,3水平4因素响应面实验设计,最后对提取的果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 2种方法相比较,实验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权重基本一致,即提取温度溶液p H液料比提取时间,但最佳工艺和果胶提取率略有不同。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m L:g)、溶液p H 2.0、提取时间100 min、温度80℃;响应面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6:1(m L:g),溶液p H1.9,提取时间106 min,提取温度77℃。连续6组实验取平均值为21.31%,响应面提取率比正交提高了6.6%。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响应面模型可用于实际柚子皮酸提果胶过程预测,为柚子皮生产高值化利用和果胶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柚子皮中果胶提取及脱色工艺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探讨子从柚子皮提取果胶的温度、酸度,时间等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其适宜条件是:90-95℃下,加入0.395%的盐酸,提取45min。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用盐析法从柚皮中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盐析法提取柚皮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pH值1.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50min,料液比1∶25(g∶mL),饱和明矾溶液与水解液体积比1∶1,盐析温度60℃,盐析时间50min,盐析pH值4.0。在此工艺条件下,果胶得率为18%。 相似文献
7.
低糖柚子皮菠萝复合果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柚子皮、菠萝为原料,辅之以白砂糖和增稠剂等配料,不添加任何防腐剂、香精、色素,采用合理的制作工艺,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果酱的最佳工艺配方,即:柚子皮浆与菠萝果肉浆的复合比例为60:40(w:w),加糖量为35%,柠檬酸0.5%,黄原胶为0.4%。制成的果酱色泽自然,风味宜人、果酱胶凝稳定性好;此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仅为为35%,是一种能量低,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低糖食品,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8.
9.
超临界流体萃取柚子皮香精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柚子皮香精油,研究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等因素对柚子皮精油萃取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最佳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柚子皮香精油的工艺是可行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粒度60目、流量25L/h、萃取时间80min、温度50℃、压力25MPa,其萃取率为5.12%。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柚子皮中的果胶,在超声波为90 W的条件下,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H值、料液比和酶量对柚子皮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并选取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柚子皮果胶的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柚子皮果胶提取率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6.30,pH值4.65,加酶量1.87%,提取温度40 ℃和提取时间47.49 min,提取率达到24.81%。研究结果为柚子皮的综合利用及天然果胶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沙田柚柚子皮盐碱脱苦及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科技》2017,(8)
通过研究食盐浓度、碳酸氢钠浓度、脱苦温度、脱苦时间和漂洗脱水次数等对柚子皮脱苦效果影响显著的因素,同时对比真空冷冻干燥和50℃热风干燥对柚子皮营养成分和复水率的影响,优化出简单、高效、便于操作的柚子皮盐碱脱苦及干燥工艺。结果显示,当食盐浓度为5%,碳酸氢钠浓度为0.5%,常温条件下脱苦8 h,后搅拌漂洗30 min、离心脱水5 min循环处理2次得到的柚子皮的柚皮苷含量当量较低、感官评分较高,通过对比真空冷冻干燥和50℃热风干燥8 h的脱苦柚子皮营养成分和复水率情况,真空冷冻干燥的柚子皮Vc、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复水率均高于热风干燥,盐碱脱苦工艺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适合于柚子皮贮藏前处理。 相似文献
18.
19.
蕨菜又名龙头菜、鹿蕨菜、拳菜,系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湖南湘西、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其嫩茎鲜美可口,风味独特,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元素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及富含膳食纤维。 蕨菜具有很强的生长季性,采收期正值春夏高温高湿的4~6月,采后蕨体呼吸作用旺盛,不久便失水老化,失去食用价值,难以满足市场需要。研究开发袋装蕨菜保脆保鲜工艺,有利于蕨菜保脆保鲜,延长食用期,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与商业价值。 一、工艺流程挑选去杂 整理分级 清水洗净 新鲜蕨菜 预处理 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