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对榨乳过程进行了采样分析,确定了原料奶中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分析了原料奶在不同温度储存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情况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酸奶发酵和冷藏过程中的存活情况。研究发现,酸奶的低酸性环境并不能有效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所以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要对奶牛的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进行有效防治,并严格控制榨乳的卫生条件及原料奶的储存温度。  相似文献   

2.
对榨乳过程进行了采样分析,确定了原料奶中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分析了原料奶在不同温度储存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情况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酸奶发酵和冷藏过程中的存活情况。研究发现,酸奶的低酸性环境并不能有效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所以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要对奶牛的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进行有效防治,并严格控制榨乳的卫生条件及原料奶的储存温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取样分析,发现原料乳中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控制该菌的有效措施是将原料乳降温储存(迅速冷却到8℃以下,最好能达到4℃);如果没有降温措施,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量不超过10cfu/mL时,25℃储存不超过4h,20℃储存不超过8h,15℃储存不超过12h。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酸性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生产酸奶时预杀菌要彻底。  相似文献   

4.
将酸奶发酵剂和不同菌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接种到原料乳中,检测酸奶发酵与冷藏过程中酸奶的pH值、乳酸含量、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数以及成品酸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当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初始接种量分别为1.8×10、1.8×102cfu/ml时,在酸奶发酵与冷藏过程中均未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品酸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活性呈阴性;当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接种量分别为8.5×103、2.7×104、2.7×105、1.8×106cfu/ml时,在酸奶发酵过程中(42℃、4~5h),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冷藏(4℃)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数呈逐渐下降趋势;对于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初始接种量为8.5×103cfu/ml的样品,在冷藏的第3d就检测不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品酸奶中耐热核酸酶活性呈阳性。在酸奶发酵与冷藏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乳酸含量的升高和pH值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随着冷藏设备的广泛应用,嗜冷菌及其耐热代谢产物成为影响原料乳质量和乳制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奶站的新鲜原料乳为研究对象,研究春季原料乳中总菌落和嗜冷菌在不同储存温度下的生长情况。使用Gompertz模型建立4℃~14℃储存的原料乳中总菌落和嗜冷菌的生长动力模型,模型可以有效的模拟原料乳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低温储存的原料乳中总菌数与嗜冷菌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冬季、春季和夏季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15、25、37℃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利用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对生长数据进行建模。3个季节的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Gompertz模型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936(冬)、0.1057(春)和0.1032(夏),而Logistic模型相应的参数值为0.1498(冬)、0.1926(春)和0.1857(夏)。通过模型参数比较表明,Gompertz模型比Logistic模型更能准确的描述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情况;同时,建立以温度为自变量的平方根模型,以此来预测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秋季低温储存原料乳进行预测微生物学研究。使用Gompertz模型建立4~14℃储存的秋季原料乳中总菌落和嗜冷菌的生长动力模型。模型可以有效的模拟秋季原料乳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2,可以用来预测微生物生长情况和达到控制下限的时间。研究表明嗜冷菌是低温储存的原料乳中优势微生物,在4~8℃储存温度下总菌落数与嗜冷菌的数量呈很好的相关性(R~2=0.931),可以通过总菌数推算出嗜冷菌的数量,保证乳制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原料奶在实际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是波动变化的。本文在建立10~37℃温度范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原料乳中生长模型的基础上,得到温度变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状态的影响。采用"等效生长时间"理论,结合modified Gompertz模型得到波动温度下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模型。验证结果显示,R2,Af,Bf均接近于1,表明所建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波动温度下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状况。此外,将模型与Combase Predictor(CP)软件在相应条件下所建波动模型作比较,CP模型基于肉汤培养基而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速率明显大于牛奶中培养的,表明预测软件应用于食品中进行波动温度建模时应作验证,在牛奶中建立的波动模型的适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壳寡糖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壳寡糖对原料乳中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牛津杯抑菌环法研究壳寡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稀释涂布法测定壳寡糖对细菌总数、芽孢数、耐热芽孢数、嗜冷菌数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原料乳中的美兰还原变色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壳寡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对原料乳中细菌总数和嗜冷菌数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并明显延长原料乳中美兰的变色时间,对芽孢总数和耐热芽孢数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低温储存条件对原料乳嗜冷菌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储存条件对原料乳中嗜冷菌细菌多样性及牛乳品质的影响,为原料乳低温储存条件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原料乳在4℃储存一天后的细菌多样性,依据现行国标方法监测了4,10℃和15℃储存期间原料乳中嗜冷菌数和菌落总数的变化。原料乳在4℃储存过程中,微生物繁殖比较缓慢,但其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明显,储存24小时后,假单胞菌、黄杆菌等嗜冷菌的相对丰度占原料乳中细菌总量的90%以上;根据微生物计数结果和国标限量,低温储存4℃≤24 h,10℃≤16 h,15℃≤8 h,原料乳中菌落总数能满足生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但嗜冷菌大量增殖可能会引起牛乳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原料乳中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来源,通过杯碟法检测原料乳中的β-内酰胺酶,并鉴定出原料乳中有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随后,通过对原料乳产地的空气、牛体臀部、牛体腹部、牛体乳房、榨乳罩杯、输乳管路外侧、盛装原料奶的空贮罐等进行了大量细菌采集和分离,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technology,MALDI-TOF-MS)技术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牛体乳房5号菌与原料乳中检测出的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相似,均为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由此推断原料乳中的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可能来源于牛体乳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并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在生乳与灭菌乳中的生长状况.方法 采用GB/T4789.37-2008<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测定不同温度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生乳和灭菌乳中的生长情况,利用MicroFit 1.0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该菌在生乳与灭菌乳中生长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生乳中的最大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在灭菌乳中的最大生长速率,二者的迟滞期、代时无明显差异.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生乳与灭菌乳中的生长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一种常见的致病菌,而其产生的肠毒素A是乳及乳制品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建立了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乳中携带sea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该方法能快速、稳定地在8h内完成对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对人工污染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最低检出限为83CFU/ml。  相似文献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一种常见的致病菌,而其产生的肠毒素A是乳及乳制品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建立了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乳中携带sea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该方法能快速、稳定地在8h内完成对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对人工污染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最低检出限为83CFU/ml.  相似文献   

15.
范宇  周炜  陈历俊 《中国乳品工业》2012,40(2):33-34,44
研究了两种发酵乳在低温储存过程中寡肽浓度及寡肽氨基酸组分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储存过程中蛋白质被降解并产生寡肽,两种发酵乳中小分子寡肽占主要部分,混菌发酵乳寡肽浓度高于单菌发酵乳,两种发酵乳寡肽都富含谷氨酸、丝氨酸、色氨酸残基。  相似文献   

16.
巴氏消毒乳储存过程中化学与微生物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储存温度的巴氏消毒乳感官品质、生化指标和微生物数量,来确定影响巴氏消毒乳品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5 d的储存期内,巴氏消毒乳在4℃和8℃储存条件下感官品质变化趋势几乎一样,在12℃储存条件下感官品质下降趋势较4℃和8℃储存条件下快。巴氏消毒乳中脂肪酶的活力、TBARS值和蛋白水解程度均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SDS-PAGE显示主要蛋白未见明显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嗜冷菌的数量逐渐减少,菌落总数呈现对数生长趋势并在储存的第4天达到稳定期。巴氏消毒乳中残存的脂肪酶、蛋白酶和微生物是影响巴氏消毒乳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原料乳及其环境中的细菌微生物的多样性及致病菌的分布情况。提取DNA和PCR扩增后测序,主要测定稀释性曲线、OTU相对丰度曲线以及菌群分布图。结果表明:菌群具有多样性,在输乳管路外侧和盛装原料奶的空贮罐中均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应严格监控奶牛生活环境及储奶设施的卫生情况,从而保障原料乳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消费者巴氏杀菌乳的消费习惯,评估储存温度和时间对巴氏杀菌乳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消费者正确储存巴氏杀菌乳提供依据。方法北京10个行政区各选择1个大型超市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巴氏杀菌乳的饮用频率、储存温度和时间等。依据调查结果模拟消费者储存条件,结合微生物生长规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究温度和时间对巴氏杀菌乳中菌落总数及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数量的影响。结果调查问卷结果表明,18岁以下、18~54岁和55岁以上的消费者中,每天饮用巴氏杀菌乳的比例最高分别为15.4%、49.0%和75.9%;所调查消费者中,将巴氏杀菌乳储存在2~6℃、室温、-20℃的比例分别为75.0%、14.6%、5.5%;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储存温度对巴氏杀菌乳中微生物影响更大, 37℃储存48h后,菌落总数和S.aureus数量达到1.26×10~5CFU/mL和1.20×10~4 CFU/mL。结论北京市饮用巴氏杀菌乳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部分消费者(24.2%)不明确巴氏杀菌乳的正确储存温度;不当的储存温度导致巴氏杀菌乳中的菌落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为测定原料乳中的菌群分布情况,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主要对14?个奶牛场的原料乳进行采集,通过DNA测序确定菌群的多样性及致病菌的分布情况,进行操作分类单元聚类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物种分类分析3?方面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牧场的菌群存在多样性,位于前列的分别是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乳球菌属(Lactococcus),同时表明,个别牛场原料乳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志贺菌(Shigella)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部分奶牛场及奶户进行抽样调查,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为原料奶中的特征性致病菌,追溯分析其来源,进行肠毒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采取预测微生物学的方法,建立了原料奶中S.aureus的最适生长模型.同时.结合S.aureus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对黑龙江省原料奶收购过程的调查,应用Palisade公司开发的@RISK软件完成了原料乳中S.aureus的风险评估报告.最终建立原料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