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食性膜对夏黑葡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可食性膜复合涂膜对夏黑葡萄的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可食性膜的浸泡涂膜、聚乙烯保鲜膜包装、低温冷藏处理,测定不同可食性膜的复配对夏黑葡萄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0%壳聚糖+0.2%明胶+1.0%蔗糖酯+0.5%甘油+0.08%苯甲酸钠的复配涂膜,结合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和低温冷藏(0.5℃),对夏黑葡萄有着较明显的保鲜作用,其保鲜期可达75d.  相似文献   

2.
可食性涂膜因具有天然安全、可降解的特点,成为当前果蔬保鲜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提高番茄贮藏品质,延长保鲜期,综述了单一可食性涂膜和复合可食性涂膜在番茄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分析不同涂膜材料对番茄的保鲜效果,指出复合可食性涂膜相比于单一涂膜,具有更好的成膜性能、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和抑菌效果,能更有效地实现番茄的贮藏保鲜.对番茄贮藏保鲜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为番茄天然安全贮藏保鲜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协同生物源保鲜剂对冷鲜牛肉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冷鲜牛肉的保鲜期并减少贮藏期间的汁液流失,以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值、pH值和汁液流 失率等作为评价指标,选用壳聚糖与前期实验筛选的复配生物源保鲜剂(乳酸链球菌素质量浓度2.5 g/L、ε-聚赖氨 酸3.0 g/L、纳他霉素1.5 g/L)对冷鲜牛肉进行涂膜保鲜,并与商业保鲜剂的保鲜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复配 生物源保鲜剂结合壳聚糖涂膜保鲜的冷鲜牛肉4 ℃贮藏8 d时的汁液流失率较对照组降低2.13%;贮藏16 d时,复配 生物源保鲜剂结合壳聚糖涂膜保鲜冷鲜牛肉的菌落总数为4.75 (lg(CFU/g)),属于二级鲜肉,较对照组降低了 4 个数量级。可见,复配生物源保鲜剂、商业保鲜剂、复配生物源保鲜剂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均可延长冷鲜牛肉的 保鲜期。复配生物源保鲜剂结合壳聚糖涂膜的保鲜效果最好,可将冷鲜牛肉的保鲜期延长至16 d。  相似文献   

4.
为了延长冷却肉的货架期,文中采用不同浓度茶多酚结合壳聚糖与可食性膜溶液混合制成涂膜保鲜剂,通过测定贮存过程中冷却肉的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H值、色差值、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值)等指标的变化,对冷却肉保鲜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7%茶多酚、1.0%壳聚糖涂膜保鲜冷却肉效果较好,显著优于对照组和单纯使用壳聚糖涂膜保鲜组,在0~4℃条件下能将冷却肉保鲜期延长至16 d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以壳聚糖为主成份制成保鲜剂,以涂膜形式用于椪柑保鲜的研究,探讨了壳聚糖保鲜膜的保鲜机理与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保鲜膜能有效控制与调节椪柑的呼吸作用、失水程度和化学成份含量变化,保鲜期长达6个月。  相似文献   

6.
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涂膜剂对鲜虾及虾仁进行涂膜处理,然后分别进行冷藏及冷冻保鲜.通过测定解冻汁液流失、煮汁损失、干耗率及质构变化,研究在不同贮藏条件下采用可食性涂膜保鲜虾在品质控制方面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可食性涂膜保鲜能显著减少解冻汁液流失、降低煮汁损失及干耗率,并且能保持较好的硬度和弹性.壳聚糖复合涂膜的保鲜效果优于海藻酸钠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植酸、氯化钠、桔皮提取液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复合壳、聚糖保鲜剂,在常温下对海芦笋浸泡涂膜后做贮藏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筛选保鲜效果较佳的保鲜剂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经复合壳聚糖涂膜处理的各试验组,明显降低海芦笋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和失水率,有效延缓VC和叶绿素的氧化。复合壳聚糖涂膜液的优化配方为壳聚糖1.5%,植酸1.5%,氯化钠0.2%,桔皮提取液10%(质量分数)。经该配方涂膜密封贮藏的海芦笋比未处理的海芦笋保鲜期延长10d以上,可以满足目前物流速率和物流技术对蔬菜保鲜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研究了库尔勒香梨经过涂膜后的保鲜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可食性涂膜中茶多酚、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甘油的添加量以及淀粉的种类和含量对香梨失重率的影响,并应用响应面试验对其进行了优化;将香梨涂膜后在30℃干燥45 min,分别在10、20、30 d测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30℃贮藏30 d,在10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玉米淀粉5 g时,甘油的添加量是1 g,茶多酚的添加量是3 g,CMC的添加量是0.3 g,涂膜保鲜剂处理的库尔勒香梨失重率为4.33%±0.2%。在贮藏实验中香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涂膜组比未涂膜组的香梨硬度、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要缓慢,但涂膜组与未涂膜组在可溶性固形物、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实验中数值都呈现上升趋势,涂膜组比未涂膜组上升缓慢。涂膜组在30 d内果实表面完好,而未涂膜组在20 d就已发生腐烂变质。由此说明茶多酚复合可食性膜对香梨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能有效延长香梨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9.
为延长中国樱桃采后保质期,探究苦荞粗多糖涂膜处理对中国樱桃的保鲜效果,本研究对新鲜中国樱桃采后用不同浓度的苦荞粗多糖进行涂膜处理,塑料包装盒包装置于4 ℃下贮藏6 d,测定贮藏期间樱桃的理化、微生物和感官指标来分析苦荞粗多糖可食涂膜对中国樱桃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苦荞多糖可食涂膜保鲜有效降低中国樱桃除采后果实失重率(<3%),贮藏第6 d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度、维生素C和总酚含量维持在新鲜采收时的87%、60%、40%、44%以上;延缓果实硬度和颜色的劣变,抑制贮藏期间细菌、霉菌和酵母的增殖,菌落总数<7 lg CFU/g,霉菌和酵母总数<6.2 lg CFU/g;0.4%和0.8%的苦荞粗多糖对中国樱桃的保鲜效果与相同浓度的壳聚糖相当,保鲜期延长至4 d,而1.2%的苦荞粗多糖显著增加樱桃保鲜期至5 d。苦荞粗多糖涂膜处理可作为有效的方式用于中国樱桃的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壳聚糖联合茶多酚对四季豆涂膜保鲜的可行性。方法以四季豆为实验材料,采用壳聚糖涂膜(浓度为1.5%)、壳聚糖联合茶多酚复合涂膜(1.5%壳聚糖中添加150 mg/kg茶多酚)2种保鲜方式,研究茶多酚对四季豆贮藏品质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茶多酚联合壳聚糖涂膜的四季豆在贮藏期内叶绿素、维生素C、水分含量的下降速率和纤维素含量的上升速率均低于壳聚糖涂膜组,贮藏品质较好。茶多酚联合壳聚糖涂膜的四季豆体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低于壳聚糖涂膜组,但二者均高于未处理组。结论涂膜处理有利于四季豆的贮藏,涂膜剂中加入茶多酚后保鲜效果更好,和壳聚糖涂膜相比可将四季豆贮藏期延长10 d,和不涂膜组相比可延长20d。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处理条件下红牛肝菌保鲜品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采集后原态、整理态及保鲜剂)对红牛肝菌贮藏期间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红牛肝菌为研究对象,对其贮藏过程(1 d、4 d、7 d、10 d、13 d、16 d和19 d)中理化指标(失重率、呼吸强度、硬度和相对电导率等)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分为五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去泥脚、不清洗,第3组去泥脚、清洗,第4组用保鲜剂保鲜,第5组用保鲜剂保鲜并用吸水纸。结果表明,红牛肝菌贮藏过程中整理态保鲜效果优于原态;配方为1%黑虎掌菌提取液+0.75%竹荪提取液+0.5%壳聚糖的保鲜剂有利于红牛肝菌的保鲜,贮藏19 d后仍可食用,但贮藏过程中是否用吸水纸对红牛肝菌保鲜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因此,红牛肝菌保鲜可采用去泥脚、清洗后用可食性保鲜剂保鲜,保鲜期可延长7 d以上。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6):147-151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可食性碱性多糖,具有抑菌、保鲜、易成膜、可降解等优点。文中综述了壳聚糖在保鲜方面的应用,概述了其抑菌性能,保鲜机理,详细介绍了单一壳聚糖、改性壳聚糖和复合壳聚糖涂膜对水果、蔬菜和肉类的保鲜效果和性能,以及不同浓度不同分子量等各种因素对果蔬、肉类保鲜的影响,并对壳聚糖成膜的机械性能和成膜改性进行了简述,对壳聚糖保鲜膜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白酒糟醇溶蛋白(prolamin from distiller''s grains,PDG)和壳聚糖为基本成分制备添加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抗坏血酸(vitamin C,VC)的复合涂膜液。用此复合涂膜液对巨峰葡萄进行涂膜处理,在25℃条件下贮藏9 d,以外观、失重率、硬度、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为检测指标,研究复合涂膜液对葡萄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在25℃条件下贮藏第9天时,PDG复合涂膜组和壳聚糖涂膜组的失重率和还原糖含量均显著小于未涂膜组(P<0.05),PDG复合涂膜组的失重率、硬度及丙二醛含量等指标均优于壳聚糖涂膜组,表明PDG复合涂膜和壳聚糖涂膜均有利于葡萄的贮藏,且PDG复合涂膜的保鲜效果优于单一壳聚糖涂膜。高含量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组成赋予PDG良好的保湿性,增强PDG膜的阻氧性,有利于其发挥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种可食性涂膜对黄皮货架期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货架期不同类型的可食性涂膜处理对黄皮品质的影响,为可食性涂膜技术在黄皮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奠定基础.以黄皮为试材,经壳聚糖涂膜液、羧甲基纤维素涂膜液、海藻酸钠涂膜液分别处理后在常温下贮藏8d模拟货架期,考察不同涂膜处理对果实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食性涂膜处理尤其是壳聚糖膜、羧甲基纤维素膜能明显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其中壳聚糖膜可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显著降低贮藏期间细胞质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有效延缓黄皮果实的采后后熟,从而延长黄皮采后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延长低温西红柿牛肉肠货架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秀芳  于长青 《食品科技》2006,31(9):265-268
低温西红柿牛肉肠用可食性壳聚糖和Nisin作为涂膜保鲜液处理后,结合真空包装,分别置于常温(20℃)、冷藏(0~4℃)2种不同温度下贮藏,测定不同贮藏期细菌总数、大肠杆菌、TVB-N、H2S等指标及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西红柿牛肉肠经真空包装、可食性壳聚糖和Nisin涂膜保鲜液及二者复合处理后,其货架期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复合处理后的制品,在常温下货架期可达分别为30d、30d、60d,在冷藏条件下分别为60d、60d、120d以上。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涂膜对鲜切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壳聚糖涂膜对鲜切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将鲜切寒富苹果分别用质量分数0.5%、1.0%、1.5%的壳聚糖浸泡3 min后沥干,用0.11 mm厚度的PE保鲜膜包装后置于4 ℃冷库中贮藏,每2 d测定与成熟衰老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适当质量分数的壳聚糖涂膜可保持苹果切块的感官品质、延缓营养物质下降、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对鲜切苹果有较好的护色效果;壳聚糖涂膜也能较好地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在研究的3 种质量分数中,1.0%壳聚糖处理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最好,能在4 ℃冷库12 d贮藏期中维持鲜切苹果的较好品质。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是一种理想的防腐涂层材料,主要探索可食性壳聚糖复合涂膜的最适配方,以及可食性壳聚糖复合涂膜延长干豆腐货架期的效果。采用可食性壳聚糖涂膜剂对干豆腐进行保鲜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干豆腐涂膜进行配方和工艺的优化。在常温下以干豆腐样品的感官评价、菌落总数为衡量指标,确定干豆腐涂膜的保鲜效果。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和验证试验确定干豆腐最佳涂膜保鲜配方和工艺:壳聚糖添加量为1.6%、柠檬酸添加量为1.5%、乳酸链球菌素(Nisin)添加量为0.04%、氯化钙添加量为0.8%、甘油添加量为1.0%,在80℃下涂膜2 min,并对涂膜处理后的干豆腐进行保鲜密封包装。在常温条件下,普通包装保质期达到4 d。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衍生物膜性能对水果保鲜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柱  张荣  于艳丽 《食品科技》2007,32(8):241-244
目前国内应用的保鲜膜主要有PVC、PE两种,不仅保鲜效果不佳,且或多或少危害人体健康。改性壳聚糖具有优异的成膜性、抗菌性、吸湿性,无毒,易降解,因此改性壳聚糖保鲜果蔬已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研究机构的重视。首先制备壳聚糖(CTS)、壳聚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CTS-DMDAAC)、羧甲基壳聚糖(CMCTS)、壳聚糖/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S-ETA)保鲜膜,对改性壳聚糖膜进行抗拉强度、吸湿性、水溶性的测试,然后对改性壳聚糖膜应用于保鲜杨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的抗拉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TS>CTS-DMDAAC>CMCTS>CTS-ETA,CMCTS膜的吸湿性、水溶性最好。制膜法保鲜效果接近涂膜法。改性壳聚糖类保鲜杨梅的最佳浓度为1.5%CTS、1.5%CMCTS、0.2%CTS-DMDAAC、1%CTS-ETA;CTS-ETA保鲜效果最好,CTS保鲜效果最差。低温贮藏效果明显高于常温贮藏。  相似文献   

19.
将不同比例的马铃薯淀粉、壳聚糖溶液复合,定期对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Vc、色差、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检测,研究其对青线椒的涂膜保鲜效果,以等量蒸馏水浸泡相同时间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该可食性保鲜膜的保鲜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2%壳聚糖+1%马铃薯淀粉复合膜保鲜效果最佳,其次为1%壳聚糖+2%马铃薯淀粉。  相似文献   

20.
分析壳聚糖与天然抑菌抗氧化物质茶多酚对黄瓜进行涂膜保鲜的可行性。用茶多酚和壳聚糖混合液处理黄瓜,结合PE保鲜袋包装贮藏,测定贮藏过程中黄瓜呼吸强度、维生素C含量、硬度及失重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壳聚糖联合茶多酚对黄瓜的保鲜效果优于单一保鲜剂,涂膜剂中添加茶多酚可明显延缓果实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降低黄瓜的失重率,黄瓜的硬度和维生素C的保存率高于对照组。涂膜保鲜剂中添加茶多酚量为0.3%时保鲜效果最佳。壳聚糖中添加茶多酚能够明显延长黄瓜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